Found out I wrote this 10 years ago

XX,

谢谢您的叮咛。我在写给YY其中所要表达的是正见的重要性,因为唯有正见才能突破一切法相的妄见妄执,所以要真正无相就要有正见。

在我写下第一篇文章(2010年六月)时,的确还有这个"执着于虚空法相"的现象。但因为不断地舍去法相的执着,而不去肯定一个"虚空相",渐渐地体会到觉性随缘而行,随物而应,因为不特意去肯定一个"虚空相",在日常生活只是保持无为无作的自然觉照觉知。

但是后来,觉悟到法印之无我(2010年十月),才彻底断除一切执着于我体的迷惑妄见妄执。

以前就是因为执着于一个我体,甚至于执着觉体为我体,才有"虚空相",或是内外、能所的执着,这都不离我见的范围。也就是说:妄见执着于个人身心为我是一种我见,妄见执着如虚空的觉为我体也是一种我见,妄见执着于一个不分内外的觉体为不变的我也是一种我见。

但自从觉悟本来无我,就没有这种的迷惑执着,也不见觉体为虚空相的我体,也不见有内外、能所、体用之别。觉性遍满一切但无我,若觉悟本无我,不再见觉有我体,自然不再落入"清净无染的虚空法相",也自然不会再去肯定一个我(甚至虚空相的我体),不再去守住一个我体或法相。

因为觉悟没有三者:观者在观所观,也就是说,没有"无形象如虚空的觉体""在看着""虚空内的景色/念头/声音"等等,而是看到景色时只有看到景色,并无三者,这即是觉性觉知/佛性,不再去守住"无形象如虚空的觉体"的法相。因为没有能所,看到最遥远的山都只是自觉/清净觉知而已,完全没有内外或距离,所以山河大地尽是法身,觉性不限于"虚空相",觉不是"无形相的虚空相"而是完全空性无体可得,所以现在生活看物做事只是自然看物做事的"",无我,也无虚空法相,自然只是觉性觉知,空性了知,不假造作。

因为一切法相都是一种我见/邪见,所以在我体会中正见非常重要,而觉悟了二空,破除妄见执着,自然能突破一切法相。

....

YY,

你所说的我都认同,但是"没有被东西绑住,但仍有觉知的状态"并不是我所说的法印之无我或觉悟正见。觉悟到本来没有我是觉悟而断掉错误的知见迷惑,并不是体会到一个"没有被东西绑住,但仍有觉知的状态",虽然你觉悟到原来"绑着你"的都只是自己妄想出来的,本来就不实在的,所以顿时能解放对自己妄想中"在绑着我"而造成的"累",这虽然也是重要,但并不是我所谓的断除我见,也不是我所谓"本无我"/"法印之无我"的意识,而"愿意为道场和众生牺牲"虽然是一种很大的理想和愿望,莫就是佛教,而只是自己的一种愿行(比如一个人可能有很大的愿行,但还是不懂佛法,所以大乘注重愿力但不代表有愿就已经是菩萨或懂得了佛法,而非佛教徒也可能有些很乐意为众生牺牲,但他们可能完全没有接触过佛教或佛法)。而做事要周到,要做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自己要做的事,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每个人--不管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是要学习的,这一点我的父亲虽然不知道很多佛法但做事都很周到,而我也向他学习,但这种人生基础虽然是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要学的,但不代表就懂得了佛法或是"理事无碍"。

而你说"小乘者虽能无我相(住于觉体,理上无碍)",在我所知和体会,小乘的无我相不只是见到而住于觉体,而只是见到觉体不代表完全彻悟人我空,就比如我第一篇的文章那时已经见证觉体,也已经体会"没有被东西绑住,但仍有觉知的状态",但是到后来我在如Bahiya Sutta观行时才突然证悟到人我空,彻底断除我见。而Bahiya因为佛陀那时的开示顿时就证得阿罗汉果,所以我想小乘的体悟就是要证悟人我空。

这时连一个"镜子"和"影子"的比喻都不使用了,因为完全没有照者/所照,一切即是了了分明的觉性觉知,但不是一个了了分明的我体在照物。后来对万法缘起性空如梦幻泡影又有更深的体悟。这个二空显真如就佛陀在迦罗迦经(Kalaka Sutta)所说,“比丘,如来在看物时,不立有所看的东西,不立一个不被看的东西,不立一个还未看的东西,不立一个观者... 在听时... 在触时... 在思时(都是如此)。因此,比丘,如来同样对一切可见,可闻,可触,可思的现象都是‘如'。我也告诉你:没有其他的‘如'是更高上或更崇高的。” 但是这个"不立"不是"不要想"而已,而是要证悟人法二空的真理,因为不妄见而显真如。禅宗有个公案,雪峰曰:“要会此事,犹如古镜-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玄沙闻之曰:“忽遇镜破如何?”曰:“胡汉俱隐。”玄沙曰:“老和尚足跟犹未点地在!”健代曰:“胡汉现成。”

所以在我经验中,见到了觉体,还要体悟“觉”,而了悟“体、根源”/"一体"只是一种“习见”。破“体,根源”的习见障碍而更进一步了解“无我”。因为我们的习见不能让我们突破我体执着或对"觉"产生的法相/我执,而了悟觉的真面目。圣开师父的"如鸿飞空空无际,似刀割水水无痕"非常重要,但是"不执着"也有不同的程刺,所以要真正不留痕迹,唯有破除一切我见我执,包括对"觉"的我执我见,这么样子才能觉性觉知,空性了知,不然执着在一个我体,都还是执着,那个"一体,根源,镜子"都也是法相我相执着,留下痕迹。破了这种我见我执,在于所证悟的正见正觉落实在生活,自然在行住座卧就能体会到"如鸿飞空空无际,似刀割水水无痕"。

就如我已经说了,无我并不是一种"清净的状态",而是诸法本来如此的法印,完全不是状态,境界,清净,等等。如果体悟到法印之无我,这不是一种要保持住的清净境界,而是每时每刻,行住坐卧都能体会/应征的真理,不管是在待人处事,在忙碌中,或是静坐,有念或无念,都还是如此的真理。听声音时本来就只有听到声音的清净觉知,没有听者,只有看到景色,思想,做事等等的缘起法,并无觉者,观者,思想者,作者,本来没有我,无能所,无内外,而一切当下都是清净觉知。

就比如"没有圣诞老人"/"天空没有花"是真理(但有些人妄见有空花,有圣诞老人),如果一个人想要保持一个"没有圣诞老人的清净状态"就代表他完全不明白那个真理,因为哪里有一个清净境界可守?"圣诞老人","没有圣诞老人的清净境界"都是妄想!因为本来就没有圣诞老人,哪里须要求一个特别"没有圣诞老人"的境界呢?"无我"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真正证悟这个道理,是完全没有理事的障碍的,因为理即是事,事即是理,而不能在事外找到一个清净境界叫做"无我"。事中本无我,无我所,这是真理,在人事物外并非能找到一个"无我"之境,而且诸法万物皆是空性无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易空,空不易色,而不是在人事物外有另一个空,或在人事物外另有一个佛性(性相本一如,就如我第二篇文章就有提到,在相外/用外并无佛性可言),所以才能理事圆融无碍。如果人法二空之理和事物是两样东西,那么修这个并没有用。

现在因为没有那么多我和我所的执着,因为本来就无我,而万法万事都是空性无常性、如梦幻泡影的,所以对待善恶得失的一切事物都看得比较淡,平静欢喜地面对人事物,不执着有一个"我",也不执着得失,所以做事就是随缘而作,随缘而了。我也是在学习,所以也只能以有限的经验分享。所以觉悟无我并不是要保持一个出世间的境界才"不被绑住",而是要在世间每一时刻都解脱,所谓的正见没有理事障碍,而是理事不二(理本来就不离事,离开了人事物并无理可言,只是看众生在事中迷不迷),所以要在人事物,行住坐卧都要有正见的落实。



p.s. I want to add on to the above: not just have
正见 but directly realize, 证悟见。No self as a dharma seal and emptiness are not just mere concepts, they are a living truth that can be realized and then tasted in every moment. This living truth once seen becomes a natural state, effortless without entry or exit.


Labels: | edit post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