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要领(一) -洪文亮老师开示
(2009-11-09 12:29:23)
转载▼
标签:
分类: 洪文亮老师
149
(转自正法眼藏论坛:http://www.hongzen.com)
录自2004年五月禅修
zhengdapang整理
打坐的要领
打坐,是你最好的老师。
你身体这样一摆,脊椎没有前俯后仰,稳稳地坐在蒲团上。呼吸,随它长,随它短。需要长的时候它自己长,不需要那么长的时候,它自己短。所以说,呼吸长,呼吸短。《阿含经》里讲的安那般那,其实大家有些地方误会了。它说,呼吸长,知呼吸长,知道的“知”。你的呼吸短,就知道你的呼吸短。那个“知”不是你起一个认识去知,“哎,我这一次呼吸长,我这一次呼吸短。” 不是那样的“知”。叫你呼吸长呼吸短,知道长知道短,你不是变成一个石头人,木头人,什么都不知道,死人一样,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也不是起个念,“哎,我这一次呼吸长了,哦,这一次呼吸短了。”阿含经》的知呼吸短,知呼吸长,不是这样的“知”,别弄错了,又误会掉了。《阿含经》没有教你数一、数二、数三,没有哦。你去看看,它只告诉你,“知”呼吸长,“知”呼吸短,对不对!那个“知”的意思就是,不是木头人、石头人那个样子。这个意思就是“只管打坐”的要领。
身,口,意三个样子。身的样子,脊椎的姿式最重要。不是用力,不是弯腰驼背,也不是抻直起来,都不是,意加进去的都不是。口闭起来。闭起来可以念咒吗?还念佛号吗?可以吗?口闭起来,轻轻地闭起来。意,很多人就是误会在这里。哎呦,教你观心喽,观你的心从哪里来,心停在哪里。又是跑去了,跑到哪里去了。什么观心哪!释迦牟尼佛教的“身口意”三个方面的指导不是这样教的。他的意思,身口意的“意”,是教你这样静坐,坐禅,心念来了心念去,你不要欢迎它,也不要去排斥它。不迎不拒,不理它,有一个“不理”在那里,已经不对了。有一个“不理”这个念头,那就已经起个念头去“不理”了嘛!所以,真正的让你的心念来去自由,念头上来念头去。但是,不是死掉,也不是昏沉过去了。
怀奘不是说吗,“众生的本有,万法的全体”。心念是不是万法之一呀?就好像眼睛照到有相,眼睛就有相现。耳朵听到有声音,耳朵就有响。意根由法尘现,就有法相。念头来去是万法之一呀!万法的全身哪,全体的身,全身,那是你自己的光明藏啊!念头的来,念头本身是你的光明藏的作用,你的光明本身,你怎么知道有念头来去呀?还要在那里起个念头去观,不是矛盾吗?还有的人是,“哦,我知道有念头来了。好,不迎,不要去欢迎它,不要随它,也不要去排斥它。”以为不迎不拒是做意根的、身口意方面的“意”方面的用功,错掉了!
150
当念头本身的来去,念头本身是你自己的光明的作用,光明的动。光明本身的作用,是你本身,全身,万法的全身嘛!这个时候你起了个念头,“哦,有个念头,不要去碰它”,这个已经是分别意识了。但是,这个念头起以前的那个念头是自然的,是你本来的光明藏,你的光明的本身的作用。这样起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念头),那个(念头),这个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哦!因为我们习惯性地会生起分别意识,“哎…哦,哦,你这个念头…”在这个以前的,所以叫做“父母未生前”,还没有预兆以前。所以,因为你的意识知道念头来了,这个刹那之间,你前面那个“未生前”的那个就,你就“哦!原来是这样!”识的境界跟“父母未生前”,连念头都不知道念头的时候,光是念头,是你的光明在动的时候,这个一刹那,这个时候开悟的人也有,但太少太少,这比有光出现看到东西,或听到了声音而把你的我执打断还不容易,很少很稀有。大概是过去宿世因缘,过去已经相当成就,生下来就有这本事。否则的话,这个……念头本身是你的光明的作用,跟你去认到这个念头不同哎!体会的出吗?了解吗?光是了解没有用,所以要打坐!所以要打坐!!!
密在汝边
念佛号表示尊敬,表示希望,表示期望,将来能够到净土,到佛菩萨旁边。对他尊敬是好,但是,这个不都是你的“识”的境界吗?现在声音在响,念佛号还是念别的什么的,声音在那边呢还是在你这边?如果声音在那边,你这里听不到吗?如果声音是在这里呢?跟他们又不相干哪!你这里生起就好!也不能说那边也不能说这边生起。但是有啊!这个叫“无生之生”,“没有而有”。这是用道理讲的。本来不用道理嘛!你现在是用耳朵,你问耳朵,就是这样啊!“无生而生”就是这样,还讲道理吗?象那个声音不是“无生而生”吗?谁生了它?你去想就不是在打坐。那边响,就有声音在耳边响。那边念的人是他的光明在动,这边你听了是你的光明在这里动,就这样子。这是方便讲“你”的光明“他”的光明,其实是本身,光明,光明藏,法界本身的动。
所以有人问六祖,佛法最秘密的在哪里,告诉我。最宝贵的,最神秘的要旨,请六祖告诉我。六祖怎么说,大家都知道。他说“密在你那边”。秘密在你那边!很多人都把这个话简单地解释过去了。他说“秘密啊,真正的秘密不在我这里,也不在别人手里,所有秘密都在你那边”。听懂了吗?这样有什么用啊!等于没有讲。“密在你那边”,六祖的意思,真义是什么意思知道吗?各位!
现在是不是听到声音,远处传来念经的声音。这个声音谁造出来的?在什么地方造出来的?工厂在哪里?你怎么能会听呢?都不知道!能听的力量从哪里发出来的?不知道,但是在听啊!所以这个叫做“不知”的,也就是我们自己不知道不上我们意识的东西和我们最亲不过,最亲密——亲密的“密”,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当然也是秘密了。其实是最亲密的意思。跟
151
你最亲密,那是你的实相。不知最亲密,所以“密”在你那边。听,看,感觉,知道,怎么能知道?你动了哪个地方才能知道?佛也不知道。不知最亲,最真实。所以说,“密”在你那边,六祖的意思是这样。
盘腿盘久了会痛会酸麻,这个酸麻从哪里生起?不知耶。不知,但是会酸会麻耶,会受不了。把腿放开了也就好了,痛没有了,麻也没有了。这个“痛”怎么除掉的你知道吗?你怎么把这个痛麻除掉?你也不知道!“不知”最亲,最密,是我们的实在的样子。我们每一刻都是真实的活着,没有一点虚假,没有一点幻。是自己想歪了,那才是问题。其实我们都是“真实”。
《金刚经》里的四相
好,最后讲一点,大家最熟悉的《金刚经》。高雄来的朋友也许听过,你复习一下。《金刚经》说,大家记得的一句话,很重要,是什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金刚经》说这四个相是我们想错出来的相,是我们的错觉的样子,错的太离谱了。《金刚经》里头提出来,严重的错误的样子大概有四种:一个是没有“我”,你偏偏要认为有“我”,“我相”。有了“我相”之后呢,自然不是“我”就是“你”了嘛!“人相”。因为先有我相啊!那,不是我的,就是对方,对方是“人相”。“我相”“人相”出来了。“众生相”呢?很多人说,I是“我相”,you是“人相”,“众生相”是they。这只是一种说法了,不究竟。“我相”可以说是主subject,“人相”呢?object 客。“主、客”,“能、所”。知道吗?有了“能”,一定有下面的“所”。有了“主”,就有相对的“客”。“能、所”,“主、客”,“我、人”,这都是“我相、人相”的代号了,都是一样的意思,subject and object。
那么“众生相”是什么?比方说,我这里“啪”(师用力击掌),有没有声音,各位?有了。在各位耳边都响起来,有一个我拍手的声音。我请问各位,声音本身,这个声音哪,sound也可以,我发出的voice也可以。这个上头有没有“能所”?你听到的声音,这个声音上有没有“能”跟“所”在里面?你听到的声音哪,而且是被你听到的声音,才叫做声音是不是?只是你能听的不能称其为声吧,没有“所”的声,哪有这样的声音!但是,光是被你听到的声音,“所”,有了“所”,你没有能听的“能”,你怎么听到的。所以声音本身呢,本来就是声音而已,没有“能、所”之分对不对!哪有“能、所”之分,在哪里分呀?在哪里mix?声音本身没有办法分“能、所”,对不对,我有没有骗你?你告诉我,你听到的声音里有“你能听的”跟“被你听到的”我的声音在哪里碰头,在哪里交汇,在哪里混合,分得出来吗?可是光是能听不成其声,光是所听那你听到了什么?没有能所。但声音就是这样哦、呜、哎、啊、咿……那么明显,这声音上头没有能所。这个you can prove by yourself。这是很明历历的事嘛!声音是没有能所的,没有能所的是不属于我相人相哦!那么,我们把它叫做什么?这个才叫做“众生相”。声音如是,色相是不是?你看到的相,相上有没有“你能看到的”跟“被你看到的”?混在什么地
152
方?相就是相。没有办法分成你能看的“能”跟被你看到的“相”在哪里交汇,才变成一个相。有没有?没有。不能分能所,能看所看不能分,跟能听所听不能分一样。所以呢,相就是相,没有能所,所以叫众生相。不是我相,不是人相,所以叫众生相。所以声音也是众生相,色相也是众生相。痛啊、麻啊也是众生相,舒服啊那个“觉”也是众生相。“知道啊”,你知道什么?你说知道这个、那个,知道的那个内容。能知的跟被你所知的两个没有碰在一起,你知道什么东西呀?所以连“知”也是没有能所。色声香味触法,色是色,声是声音,香味是香,味道是味。色声香味触法各个不同哎!但是,不同的这些色声香味触法各个没有能所,找不出能所。但是有那么多“众生”,很多啊,色、声、香、味、触、法,各个不同——众生相。
好了,最后他讲什么?寿者相。嗨呀,我们这修修修的,声音没有能所,色相没有能所,我们误会有个我去看到这个色相,啊,那是根本的错误!但是奇怪,色是色啊,声音是声音啊,触觉是触觉啊,思想是思想啊,虽然没有能所,各个独立存在,所以众生相。对不对?好了,于是认为色相有色相的本体,有一个体,现出这个色相。我们总是认为它是从某一个…它一定有出生点、制造厂、工厂制造出来的,一定要有个原点、出生点。知道吗?一定要有出生点我们才心服。这个“一定要有个出生点”,一定由这个东西里生出来的迷知、妄想,这个叫什么?寿者相!这个东西不好处理。你知道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没有能所的,但是它各个都好象真的有。到了这个时候,那修道的人,你慢慢能清楚到了这里,有的人莫名其妙的念头,越来越少、越来越淡。但是呢,还挂在这里,执著每一样存在都是真的存在,有它的来点,有它的出生点——这就是法执!所谓佛见、法见都是这个寿者相。这个寿者相怎么断?凭你聪明的大头脑,一千万个爱因斯坦的头脑都断不了。想不通的。什么方法能断?请你的两只腿跟你的腰部、臀部靠坐垫,好好稳稳地坐--下--去。不要去卖弄你的聪明,卖弄你的思想,卖弄你的感情,那感情更不用说了!这样你才能知道,原来这个寿者相都是假的啊!一定要一个出生点吗?所有生出来的东西一定要有体吗?
所以禅宗祖师常常叫你参,参什么?“父母未生前”。我们都认为是爸爸妈妈生我的,没有爸爸妈妈就没有我,一般的人都这样讲。那他就问,既然你认为爸爸妈妈没有的话,我就不存在,我就没有,一般都是这样,这样正确啊。好了,你爸爸妈妈还没有出生,还没有投胎以前,爸爸还没有出生,妈妈还没有出生,这个时候,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怎么想,你怎么去想这个问题?怎么想也想不通的。但是奇怪,那你从哪里来?明明是爸爸妈妈的关系我才有啊!那爸爸妈妈还没出生以前我躲在哪里呀?天涯海角去找,“上穷碧落下黄泉”,到处找,找不到。禅宗祖师爷的问题,答案是什么?知道吗?问你的“只管打坐”。《金刚经》的四相那么清楚,你看看很多解说四相的,唉,文学作品一大堆,但看不到一篇屁股用功出来的作品。唉,头好大!
谁在打坐
153
大家学佛啊,很喜欢学神奇的、新奇的、很特殊的,很喜欢学这些,很少很少人喜欢去参这个“光明”。光明是你的本体、你的实相,很少人去理会这个。光明时时处处在动,都是你本身的光明在动。不去参这个,去参那个神奇的、奇奇怪怪的、很复杂的、很特殊的。人家不会的我会的,荷呦,时轮金刚呦,灌顶喔,插草喔,观想喔,这个叫做什么?“贪看天上月,失却手中珠”。有一天有人发飙,吃饭的时候,有人讲到这个,他就说,“天上月是假,手中珠也是假,两个都是不存在。”你看,用头脑去读宏智禅师的诗偈,不盘腿,光是用头脑。宏智禅师是慈悲啊,是用这个比方讲的。你自己本身在那里动,你自己就是光明,用这个比方讲的,他还做文章起来了“月亮不是真的有,手中珠也不是真的有。”那你现在讲的是真讲还是假讲。唉,喜欢用头脑的人就是专门找这个……
我请问各位呀,到底谁在打坐?谁呀?查得出来吗?谁在打坐?有的人会说,《金刚经》说没有我相,所以不敢讲“我”在打坐,所以他一定会说“没有一个我在打坐”。来了一个“没有我”!前面是有个“我”,想想不对,那么回答,“没有我”,没有这样子一个“我”在打坐。“我”也不对,“没有我”也不对,为什么?有个我,没有个我,“有”跟“没有”都是你的想法。同样道理,生和死,有一个生的叫做“生”,没有那个生的就叫“死”。等于是“有生”跟“没有生”,我们叫“生”跟“死”。还不是一样和“有”跟“没有”上头讲道理?那么,到底什么东西在打坐?不能用“我”。“我”也不对,“没有我”也不对,但是在打坐啊!那何物在打坐?什么东西在打坐?怎么办?有些高明一点的禅师,象择木兴道,他有的时候是为了开导说“打坐在打坐”,为了方便才这样讲。因为他是过来人,他怎么讲都对。或者用英文讲the universe is universing ,宇宙在坐宇宙,宇宙在宇宙。有的人听了会更莫名其妙。
各位一边听一边用功,如果不想听,从左边耳朵到右边耳朵溜过去就是了,不要抓住喽!我不是上佛学课。听了就算了,有点用处你自己知道。那个声音,外面那个叫的汽车声,跟我现在讲佛法,所谓的佛学的道理,等-同-价-值。没有分高低啊!不是我现在讲的才是佛法,外面那个叫的不是佛法,冷气机的这个声音也正在说法。哪有象穿袈裟、威严、上台、宝座,然后讲“诸行无常”这才是佛法。唉,永远也找不到,永远莫名其妙,把佛的真正宝贵的佛法都误解掉了。
大家知道,石头禅师的大弟子,药山大师。有人问他打坐的要领,怎么打坐才对呀?药山简单扼要的说…怎么打坐他怎么讲?药山禅师不是教你,哦,一呼一吸,一吸进去,念阿弥,吐气,念陀佛。吸进,阿弥,吐气,陀佛,那么任脉、督脉那样慢慢转,慢慢转……他才不会教你这种马戏团的戏法。他只告诉学生,怎么说?“思量个不思量的”。嘿,问题来了。思量,就是要想啊!想一个什么东西,他叫我们想打坐的时候的要领,“思量个不思量的”,想那个不想的。既然不想那你叫我怎么去想“那个不想的”呢?所以听不懂。一般的人会觉得很矛盾,你这
154
个药山禅师怎么搞的,一头雾水。药山说,你不懂啊?我再告诉你,怎么打坐,怎么用功——非思量!三个字,“非思量”。
非思量
好了,喜欢在经典里转,没有接触到正法的,那一滴的味道都没有尝过的人马上怎么解释?哎,听过我好像下午介绍过,上午也说过。耳朵听声音,有什么声音响,耳朵就有那种响,狗叫就有狗叫声,汽车的喇叭声,就有汽车的喇叭声,都不要经过你的思量,不用费思量,就是不经过你的思量,自然就响起那种声音。大就大,小就小,高就高,低就低,毫不费力。我们的六根都在这种非思量的状态,它的function,它的作用叫做非思量的那样动。他听过这个道理,但他没有实际听懂,也不常常打坐,喜欢用头脑打坐,屁股垫在头脑上,颠倒。头放在坐垫上,屁股朝上那样打坐。我都笑他们,很多人学佛法,跟佛教导的那个正坐不同啊!佛教导的是稳稳地把屁股坐在坐垫上。我看很多人学佛法都是,头垫在坐垫上,屁股往上翘,上天。这叫颠倒妄想。连坐都颠倒妄想。听过六根的动,不要费一点思量,自然的那样子动,心境一如,有的时候这么讲,那么他们认为非思量就是,“唉呀,原来不管它,六根都是那样动,就那样好了,打坐的时候就是放任六根。反正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子,还有意根都是在非思量的状态跟境界交换,心境一如的状态在动。”哦!这样打坐,六根放任!好了,坐上去,就拼命在努力,做什么?放任六根。哎,还要你去放任六根啊!谁叫你去放任六根?哪个叫眼根?哪个叫耳根?还有一个叫耳根、眼根、意根的,都有吗?这些都是真正的具体的有自性的吗?你这还不是在道理上讲吗?(六根)只是方便这样一讲而已。
句中玄,或者言外意。没有经过真正的、透过这个的、嫡代相传的祖师爷禅师们交待过来、在旁边时常指导你,都会错掉。一上来就是放任六根、放任六根,本来我的六根都是非思量的状态动,所以我就应该这样做。就叫做多此一举,只是你的想法比较高明了一点而已!
药山在这里讲非思量是什么意思呢?他指的不是你的六根放下。有些人就把这个教法跟文殊师利的教法,认为是相同的说法。文殊师利怎么讲?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也不依。有个“不依”在身心上弄还不对,是不依也不依。好像很类似,就这样用功。初修的人还可以啦,刚开始这样进去。可是听过、接触到曹溪一滴的人还一直在这个上头,哎呀,那你就笨透了!文殊师利的意思不是叫你不依,连不依也不依,还有一个你不依的不依嘛!他是这样的意思吗?药山禅师跟你讲“非思量”,也不是描写你的身心的状态,你的存在、你的一切活动、生理的和心理的都是非思量,不是在解说这个事。怎么老是喜欢说明呢?喜欢理解它的道理是干嘛的。你理解跟不理解有什么关系呢?你不理解,肚子饿了也懂的吃,吃了就会饱。反正我们就喜欢去理解,喜欢知道。不知道就好像缺少了什么东西似的。不知道就不满意,一定要知道。实相不由得你知道哎小姐!那么你说实相我不知道!嘿,知道的不对,难道不知道的更对吗?不要闹笑话了!
155
其实药山讲的非思量,文殊师利讲的不依也不依,也不是叫你抓住你这个身心,叫你不依身,不依心,也不要起那个不要依念头,他不是这个意思。不依也不依,非思量,统统指的是你的本相、真相。你说它是本地风光、本性、光明藏、三昧都可以。还要你怎么做!吃饭,拿起一双筷子。当你拿起一双筷子的时候,不是非思量在动吗?根本不认得自己的真正的样子是无限的、一个非常超越时空的、无限无量的一个存在。怎么老是拘束在那么一个小小的范围里,讨论非思量啊,不依也不依呢?经典都不晓得读到哪里去了。整个经典就你,真正的你就是经典,不是经典的理论在那里,你去读它,你去了解它。释迦牟尼佛的sutra就是你自己本身实在的样子,真相本身就是sutra。还要你师父上台去解说:如是我闻。谁闻哪!打坐就是这个样子。拿起一双筷子,就已经成佛了,那个就是成佛的样子。那么,盘起腿稳稳的坐,还不是和抓起一双筷子一样!只是你多加了一个妄想,你就自己糟蹋了自己。莫名其妙的要掉进自己妄想的桎梏里头去了。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