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English version, see Thusness/PasserBy's Seven Stages of Enlightenment

NOTE: This is a translation-in-progress. Do not post this elsewhere. If you are good at Chinese I would appreciate any much-needed help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is translation.
 
请看:论无我,空性,摩诃与平凡,和自然圆满 - Chinese Translation of On Anatta (No-Self), Emptiness, Maha and Ordinariness, and Spontaneous Perfection

Th
usness
(真如)
是一位新加坡人,2006年与一位53岁的加拿大人交换关于修行的体验,因为那位加拿大人对梵我有深刻的体验。为免那位加拿大人误认梵我为佛性,因此真如写了他从十七岁当时所经历的六个阶段。其中也谈及修行中有关失眠的问题,相当有趣。当时加拿大人读到真如第五阶段注解的一段,“表现/现象就是本源”(Manifestation is Source),顿时就悟到了真如所要表达的含义。我原文英文翻译过来。


真如:当一个修行者深刻地体验到“我/我相”的虚幻时,虚幻的“我相”就有如溪河溶入大海,消失于无形。此时也即是大我的生起。此大我清澈灵明,有如一面虚空的镜子觉照万物。一切的来去,生死,起落,一切万事万物,缘生缘灭,皆从大我的本体内幻现。本体并不受影响,寂然不动,无来亦无去。此大我即是梵我/神我


: 修行人不可错认这便是真正的佛心啊!由于执着于觉体与甚深的业力,修行人会难以入眠,严重时会得失眠症,而无法入眠多年。"
原文: http://buddhism.sgforums.com/?action=thread_display&thread_id=210722&page=3原文: 20/09/2006,最后更新: 27/08/2012


Thusness “真如”/PasserBy 过路人”开悟的七个阶段


1阶段:我是 (I AMness)的体悟


一切从“未生以前,我是谁?” 这个疑问开始。那已经是差不多二十年前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这个问题引起我深深的关注。我能花整天整夜参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一切突然停止,没有任何的念头生起只是空白,彻底的虚无,只有纯粹存在。这仅仅的自我,这临在明觉/存在的本身是什么?它不是身体,也不是意念因为当时根本无念,什么也没有只有存在的本身而且我也不需任何人印证我的证悟。


在体悟的那一刻,我经历了巨大的能量被释放。仿佛生命就从我的身体展现而我只不过是这个展现。然而在那个时候,我仍然无法完全理解这经验是什么,而我是怎么误解了它(临在明觉)的本质。


2阶段:我是一切 (I AM Everything


我的体会好像跟印度教的“不二论” 有密切相关。但是我最大的错误就是当我跟我的一个佛教徒朋友交谈时,他告诉了我佛教“无我”的教义,而我完全拒绝这个教说,因为这个教说违反了我的体会。我不能了解为什么佛陀会教“无我”,更糟的是,他还把“无我”定为法印直到有一天,我体会到一切与自性融合一体,但却没有“我” (小我),好像是无我之我。我开始能接受“无我”的观念,但我还是坚持佛陀不应该用这么样的教法…
这体会是非常的美妙,就如无边无际的解放。我告诉我自己我已经不再有迷惑了,所以我编了一首诗:


我就是雨
我就是天空
我就是蓝色的本身
我就是天上的颜色
没什么比我更加真实的
因此佛陀,我是我。


这体会中有一组词语:“在任何时刻与任何空间有‘如’,这‘如’既是我” (“Whenever and wherever there ISthe IS is Me.”) 这组词语就像一个咒语。我常常凭借这组词语让我回到临在明觉 (Presence)。


在余下的旅途是展开和进一步完善这个“整体的临在明觉(Total Presence)”的体验,但不知何故总是有一个障碍,这“东西”阻止重回这个体验。而这障碍就是没有能力完全“消失”进“整体的临在明觉”...


3阶段:进入虚无的状态 (Entering a State of Nothingness


不知为什么,有一个东西障碍着我自性的自然流露,防碍我再次进入这个境界。“临在明觉”还是在的,但是没有“整体”的感觉。合乎逻辑和直观来讲,很清楚的,“我”就是问题。是“我”在防碍,“我”就是极限,“我”就是边界,但为什么我不能把它去除呢?当时没想到我应该观照的本质是什么,我太忙于进入一个虚无的状态,为了要去掉这个“我”... 这持续13年多(之间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小经验,而且“整体的临在明觉”的经验也出现了好多次,但是这些经验的出现在时间上都会有几个月的间隔)...


不过,我来到了一个重要的理解–这个“我”是一切不自然的根源,真正的自由是自发/自然性(spontaneity)。归顺与彻底的虚无,一切都是自如/自然的呈现。但是我得到了一个重要的认识–“我”是所有假造(artificial)的根源,真正的自由是自发/自然的。归顺于完整的虚无,一切都自如。


4阶段:在明觉如同明亮如镜的清晰Presence as Mirror Bright Clarity


我在1997年走入了佛门。不是因为我想了解关于“临在明觉”的体验,而是因为我在生命中深深体会到无常的教义。我因金融危机而面临着失去我所有的财富和更多的可能性。在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佛教对“临在明觉”方面是这么深刻与丰富。生命的奥秘是无法理解的,我从佛教中寻求归依,以减轻因金融危机引起的悲伤,但原来这就是能使我通往体验“整体的临在明觉”的钥匙


我当时已不是很抗拒 佛教“无我”的教义,但是对于“诸法无我”的概念还是不太清楚。


他们所讲的“我”是指“各人小我”的“我相”还是“永恒的能觉/觉者”(Eternal Witness? 我们是不是连“永恒的能觉/觉者”都要去除?“永恒的能觉/觉者”是不是另外一个幻相?


有思想,没有思想者
有声音,没有听者
苦存在,没有苦患者
有行为,没有行者


我深深地在观照着关于这组词语的意思,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听到“通~~~,它是如此清晰,没有别的,只是声音,没有别的!和“通~~~的响亮...。这是如此清楚,如此生动!


这经验是如此熟悉,如此的真实,那么清晰。这是跟“我是”(第一阶段)同样的经验...。它没有思想,没有概念没有中介,没有任何人在那里,没有任何中间...这是什么?它就是临在明觉!但这次它不是“我是”,这不是问“我是谁”,它不是纯粹“我”的感觉,这是“通!!!~~~...,纯粹...
然后就是味道,只是味道而没有别的...
心脏跳动... ...
风景...


没有缝隙之间,不再经几个月的差距它才出现...
从来没有一个阶段进入,没有需要灭的‘我',也从来没有存在过
没有进入和退出点...
没有任何声音在外面或在里面...
除了这生灭以外并没有‘我'...
临在明觉的万有...
每时每刻临在明觉正在展开...


评论:


这是悟到无我的开始。无我的领悟出现了,但非二元的体验还是比较像“梵我”(Brahman)多过于“空”(Sunyata),实际上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梵我”(Brahman)。现在,“我是” (I AMness) 是在一切中经历。


尽管如此,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阶段,修行人会体会一个解开“能所”分别的典范转移。这也是领导人们认识到“一切即(真)心”此关键的体悟/洞见,这一切仅仅是一实相。


现在来推断一个“绝对的实相”(Ultimate Reality)或是“宇宙共同一个觉体 (Universal Consciousness)而我们是这个实相的一部分”的倾向仍然还非常强。能所分别的结(dualistic knot)已经有效地去除了,但是见我与事物有“固有的存在”/“自性”/实体”的结(the bond of seeing things inherently)还没去除。


能所分别”和“固有的存在”/实体”的结是两个非常不同而能遮蔽知觉与妨碍我们完全地体验纯净明觉的摩诃(Maha),空性 (Sunyata/Emptiness),不二 /无二元(Non-Dual)性的“法术”。


“有关无我,空性,摩诃与平凡,和自然圆满”的文章中“无我的第二节诗”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洞见


5阶段:没有镜子在反射


本来没有镜子在反射
一直以来只有相的显现。
一只手鼓掌
一切即是!


4阶段其实只不过是主体与客体/能与所没有分割的经验。从那无我的寄语所瞥见到的体悟是没有我的,但到了后期进展的阶段似乎比较像是主体/对象(能与所)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合并(inseparable union),而不是绝对没有客体/我(No Subject)。这正是“对不二/非二元,三个层次的理解”文章的第二例。我仍然是现象的纯净与生动而惊异。


5阶段是很彻底的没有我,我会把这个阶段的体悟表达为方面的无我:没有能/所(no subject/object),没有作者(non-doership),没有主体(absence of agent)。


这里的触发点是直接与全面地悟到“那镜子只不过是一念的生起”。因此梵我就失去了它的坚固(solidity)和宏伟(grandeur)。但没有主体而只是一个念头的生起或一刻生动的钟声在回音会有“正确与解脱”的感觉。所有的生动和临在明觉仍然留着,但此外还加上了一个自由感。在这里,已经很清楚地照见“镜子与映像不可分割”并不正确,只有生动的映像之反射。如果本来就没有一个客体(subject)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合并。只有在细微的回忆中,那就是在一个念头回顾以前的念头时,那个观者似乎存在。从这里,我走向了非二元的第三阶段。


“有关无我,空性,摩诃与平凡,和自然圆满”文章中的)“无我的第一节诗”补充于“无我的第二节诗”,使得无我的体验变成彻底和不费劲(effortless),只有鸟鸣声,鼓声,脚步声,山,天空,行走,咀嚼,品尝;完全没有观者躲在任何地方!“一切”都是一个过程、事件/活动 、显现和现象,没有什么实有(不变,独自,固有的存在)的本体或本质。


这一阶段是一个非常彻底非二元的经验;非二元的体验变成不费劲,而且悟到:在观看时一直只有景色,在听时一直只有声音。我们会以自然与平凡为乐,就如禅宗所表达的:“砍柴、运水;春来草自青”。对于平凡(请参阅:“在平凡中的摩诃”),这也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解。最近与simpo的一次谈话中总结了我对于“平凡”想要传达的内容。SimpoLongchen)是一个悟性高和真诚的修行者,他在他的网站dreamdatum(网站已经不存在,但我的博客有备份:http://awakeningtoreality.blogspot.sg/search/label/Simpo%2FLongchen)写了一些关于非二元性的优质文章。


是的simpo


非二元是平凡的,因为没有任何超越”的阶段所能到达 ( there is no ‘beyond' stage to arrive at)。这似乎非常特别与宏伟的感觉只是体验之后做了比较而产生的想法。


话虽这么说,摩诃经验现为宇宙在咀嚼 和纯净万法自发/自然生还是需要持续于摩诃,自在,无边无限,和清明。因为那就是法的本质,不会是别样。从比较而来的特别和宏伟也必须正确地从非二元的“如是”中体验。


每当自我紧缩 contraction出现,它已经是一个体验者-体验的分裂。用俗语来说,有了那个为因,就会有那个果。无论是什么缘,不管是逆境,或者是用思维的回忆来达到某种良好的感觉,我们都必须知道那都是因为非二元的体悟”并还没如“显现分裂的业倾向遍满全身心。我们还没无所畏惧、开放与毫无保留地欢迎一切。:-


只是我的看法,一个非正式的分享。


到达这种程度的修行人常会过于兴奋,认为这是究竟/最后的阶段;事实上,它似乎是一种伪终结(pseudo-finality)。但这是一种误解。没什么可说的。修行人也会自然地引入“自然圆满”(spontaneous perfection),而没有进一步空掉五蕴。:-


进一步的评论: http://buddhism.sgforums.com/forums/1728/topics/210722?page=6


评论:


已经彻底地舍了,中心(center)已消失。那个中心无非是一个“制造分割的思维业倾向(造作的习性)”(subtle karmic tendency to divide)。比较诗意的表达是“声音在听,景色在看,灰尘即是镜子。”一直以来,瞬变的现象本身就是镜子;只因强烈的二元知见而防止了认识


为了使不二元变成较不需专注”而比较“不费力”(less concentrative and more effortless),经常需要经过再次的循环来精炼我们的智慧/体悟。这涉及到体验的非实体和自发性。“无我的第一节诗”在“有关无我,空性,摩诃与平凡,和自然圆满”的帖子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阶段的洞见。


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清楚知道,空掉客体(Subject)只会导致非二元(的体悟与体验),但还有必要进一步来空掉五蕴、十八界。也就是说,那个修行人还要进一步以缘起、空性渗透五蕴、十八界的空性。我们会了解到,那个把体验具体化成一个宇宙同体的梵我也是“把体验实体化的业倾向”。这会导致我们理解到不二明觉的空性。


6阶段:临在明觉的本性是空的


4阶段和第5阶是“看破客体/我体为不存在(无我)而只有(五)蕴”的灰度。但是五蕴也是空的(心经)。这听起来可能很明显但往往修行人然对无我已经有丰富的体验(如第5阶段)还是无法透视到诸法的空性。


正如我说过,第5阶段似乎已经究竟,要强调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我们是否能够进一步来探讨临在明觉的空性与进入摩诃的真如世界将取决于我们的因缘。


在这个时刻,我们因该对“空不是什么”有清楚的了解以免误解:


空不是一种实体 (substance
空不是根基 (substratum) 或背景 (background
空不是光 (light
空不是识 (consciousness) 或觉 (awareness
空不是绝对 (Absolute
空不存在于身 (Emptiness does not exist on its own
物体不由空组成(Objects do not consist of emptiness) 
物体不从空产生(Objects do not arise from emptiness
•“我”的空性并不否定了“我” (Emptiness of the "I" does not negate the "I"
空不是没有物体出现在心中而产生的感觉 (Emptiness is not the feeling that results when no objects are appearing to the mind
观照空性不在于把心安定 (Meditating on emptiness does not consist of quieting the mind


源:不二空性教学 (Non-Dual Emptiness Teaching


我想加入,


空不是修行之道 (Emptiness is not a path of practice
空不是一种成果 (Emptiness is not a form of fruition


空是所有体验的“本性”。没有什么可得/可证或可修的。我们必须了悟到这个空性,一切生动/真切生起的“不可得”,“不可定位”和“相互联结”之性。空会显示纯净明觉并不只没有“谁”,而且也没有“哪里”或“何时”。不管是“我”,“这里”或“现在”,也都只不过是根据缘起法的理则而缘起的印象。


此生故彼生,
此灭故彼灭。
此有故彼有,
此无故彼无。


这四句缘起法的理则的深奥不在于语言文字。从比较理论化的角度来解说,可以阅读Dr. Greg Goode写的“不二空性教学 (Non-Dual Emptiness Teaching)”。从比较体验化的角度来描述,可以阅读“有关无我,空性,摩诃与平凡,和自然圆满”的文章里“关于空性”和“关于摩诃”的分段。


评论:


在此,已清楚地了解到修行并非寻求镜子,也不在于避开虚幻的映像;它是彻底的“见”到映像之“性”。也就是见到在由性空而持续的反射/映像之外真正没有一个镜子。没有一个镜子可执着为背影的实相,也没有一个可避开的假相。中道即在不落两边处——照见假相即是我们佛性的般若智。


最近AEN已经更新了一些非常优质的文章,更好地描述了真如的摩诃经验。请读以下的文章:


- 真如的解放(Emancipation of Suchness
- 佛法:梦中梦(Buddha-Dharma: A Dream in a Dream


有关无我,空性,摩诃与平凡,和自然圆满”的最后三部分(“关于空”,“关于摩诃与平凡”,“自然圆满”)阐述了这一阶段的空慧和精炼我们的体验成不费劲的修持方式的逐渐进展。在空性的“不可找到”、“不可得”的经验以外,一切的“相互联结”产生的摩诃体验也是同样地珍贵,知道这点很重要。


7阶段:临在明觉是自然圆满的


经过再次的循环来精炼我们的修行和智慧/体悟,我们将来到这个体悟:


无我是一个法印,不是一个阶段。
明觉一直以来都是非二元的。
一切相一直以来都是无生的。
一切现象都是“相互联结”而本性是摩诃的。


一切一直以来都已经如此。只因“能所分别”和“固有的存在”/实体”的知见遮蔽了这些经验事实,因此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开放地、毫无保留地体验一切(读:“关于自然圆满”的分段)。然而这并不表示修行已经结束;修行只是进展凭借在动态与因缘-现象。根ground与修行之道path of practice变成无法区别。


评论:


有关无我,空性,摩诃与平凡,和自然圆满”的整个文章可以被看作为对最终证悟这个已经圆满和无作的明觉之性的不同方法。

------------
 

------------


对非二元三个层次的理解

本文: http://awakeningtoreality.blogspot.com.au/2009/01/three-levels-of-understanding-of-non.html

26-01-2009

真如
/过路人对我的答复:

我所说的不太正确思想在,但没有思考者。声音在,但没有听者。觉性不离念头和现象。

真如:是的
,但所说的仍然可以有以下的情况:

1有个觉体在反射念头和现象。(“我是

体验到
明亮如镜的清晰,但曲解了有二元对立和自性(“固有的存在”/“实体”)的知见

2镜子需要念头和现象来见到自己。

非二元
但有自性(“固有的存在”/“实体”)的知见。非二元之洞见的开始。

3念头和现象本来就是镜子(这里的镜子被视为一个整体)。

非二元
和非自性(“固有的存在”/“实体”)的洞见。

在第
3根本不可能在任何的生起中画出任何细微的线条无论任何似乎在来去(之物)都是觉性的本身。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觉性。我们应该用无我的教义、缘起和性空来看待觉性的“色/妙有”。


...............

Soh 回答

“妙明觉体上为何起诸法相?”

你的问题中已经假设有一个“觉”,“诸法相”,“在内生起”。这似乎理所当然是因为我们以无明所产生的“自性二元观”的见解来看待,而这种见解是从‘能所见’/‘自性见’的习性知见而来。当无明时,一切相似乎从觉体内生起,所以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了解什么是无明?无明不是什么都不知,其实是一种很深厚的“知”,就是所说的能所见/自性见,使众生妄知妄觉。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妙明觉体为什么灵明觉了?”所说的“觉”本来就只表相。毫无区别,只有迷时把相和觉分开了,那是妄觉,甚至当下体悟到觉体之后也还不能马上去除错误习性知见的影响力。空明本性不可离一切万法而言,但有迷悟双面,迷时十二因缘由无明产生了一切能所境界,悟时一切都是五种智光的显相。真正来讲没有“为何”,而是在某种因缘的情况下就会有什么法的显现,当因缘持续法自然而生。

所以明(真)心还需见空性。其体虽灵明却性空不可得。这个在“真如七个阶段”文章详细讲解。就比如我所说:悟了觉体后把它误为一个无限的容器在万物背影,一切法从中生灭,我体不变,那还是错误自性见,立了能所。

见性需要般若智来突破习性深重的无明。当无明尽了,那么“心”、“起”、“相”才能拆解/解构。

....


“sonict”是上个星期在百度的禅定吧读到我翻译婆酰迦经的一段, 证悟到无我。之前他已证悟觉体(http://tieba.baidu.com/p/2738931463http://tieba.baidu.com/p/2804648558, 但还未破除我见/能所见。(sonictt: 也是机缘巧合,时候到了,刚好看见你翻译的那段经文,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又通透了一把。原来只知道身体思维不是我,这里面本来没有我,但不知是什么在觉知, 认为有个什么在这一切的背后恒久不变的觉知着。但也是一种放不下,还在产生能所的烦恼。现在明白了,不过是烦恼在体会烦恼,清净在体会清净而已。)

佛陀在婆酰迦经言:婆酰迦,当你在见时,只有见到;在听时,只有听到;在觉触时(嗅、尝)也只有觉到;在识知时只是识知,那么婆醯,就没有在其中。当没有一个在其中,就没有一个在那里,没有一个在那里也就没有一个在这里或那里或中间。这就是苦的止息。、婆酰迦听此法句立即生死解脱。

(这是我从英文的Bahiya Sutta翻译过来:“When for you there will be only the seen in reference to the seen, only the heard in reference to the heard, only the sensed in reference to the sensed, only the cognized in reference to the cognized, then, Bāhiya, there is no you in connection with that. When there is no you in connection with that, there is no you there. When there is no you there, you are neither here nor yonder nor between the two. This, just this, is the end of stress."”
Update:

You can refer to the translation of Bahiya Sutta in the new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mall Boat Great Mountain’ by Ajahn Amaro https://cd1.amaravati.org/wp-content/uploads/2017/04/13/%E5%B0%8F%E8%88%B9%E8%88%87%E5%A4%A7%E5%B1%B1_20161111.pdf

Which I think is even better:

佛說:在所見中,只有所見。在所聞中,只有所聞。在所感中,只有所感。在所知中,只有所知。如此會看到,的確無物在此1;婆醯迦,該如此修習。婆醯迦,你應該依此:在所見中,只有所見。在所聞中,只有所聞。在所感中,只有所感。在所知中,只有所知。如此你會看到,的確無物在這裡;如此,的確無物。什麼都沒有時,您將看到,你不在此處,不在彼處,也不在兩者之間。此即苦的止息2。(自說經1.10)


Nice image by Sonam Norbu



....

 慧律法师写:


达到没有能所,见一切相就是你的心,你的心不离一切相,任何的相都没有对立,因为你的心不着,用这种功夫,就是无所谓的知跟所知,不可智知,不能用智慧化作一念能知能所知五蕴万法,因缘所生,相依相成相依相成就是能所不断,主宾不断。能所不断、主宾不断。即假即空假就是缘起。即假即空就是当下就是空。若悟真空这些五蕴身,色受想行识是真如,六入眼耳鼻舌身意也是如,一切皆如一切都是真如自性,尘劳本净这些五欲六尘本来就是清净,无道可修无道可修,也无灭可证因为是苦集灭道,道不修本自具足,无灭可证,灭就是涅槃,不生不灭叫做涅槃,整个苦全部都熄灭了,当然就是涅槃的境界,也没有涅槃可以证 所谓的「无常」是指因缘生,因缘灭,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缘起无生,所有的得失观念皆是错觉,苦乐也是错觉 天性:于中一法不立,故名「空相」。于一法不实,故名「实相」。空实一如,是为妙明真心。 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 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不法,不法即法,无法无不法,故是心心法。 司空本净:「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只么飞,无取无舍无憎爱。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因缘本空,故不须断灭,见性后因缘即是佛性,故不须断灭。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好恶是非,一时都放,则心无住处。心无住处,则无有心,即无有心,亦无无心,有无总无,身心具尽。身心尽故,泯齐万境。万境无相,合本一冥。冥然默照,照无不寂。以寂为体,体无不虚,虚寂无穷,通同法界。法界缘起,无不自然,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二性空是体,知二性空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 佛法在日用处,行住坐卧处,吃(喝)茶用饭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处。 傅大士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

谁敢杀我_写:

 没我什么事,那就没有喜怒哀惧、生老病死相,那么即喜悦而未喜,怒而未怒,即见而未见,闻而未闻,触而未触,妄想而未妄想,此所谓随六根随处现量,亦即随心现量,当处发生,随处灭尽,‘’‘’色是心,无色无心也无‘’‘’ 

无心无我无相,随心现量,当处发生,随处灭尽 自然而然自发的见相非相


Sonictt 写: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改!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改!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本无所住,心本无心。 就算认为心有所住,照样是非住,因为【一切本来无所住】。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改! 何其“本无自性”,所以一切清净。 何其“本无自性”,所以生灭的背后并没有一个能生能灭。 何其“本无自性”,所以一切并无所离,无所立,无所得。 何其“本无自性”,所以一切生灭和合本身的背后,是本来没有自主性的,没有任何东西是自控产生或者产生了自我控制,因此,一切都在如如不动中。 何其“本无自性”,所以本无自主力的一切,能变化,能成现象。 如果一切是有自控力的,那么它想变就变,不想变就能不变,但事实是想变得变,不想变还得变,不曾由任何东西操控过。 如果能想变就变,不想变就不变。那么人应该能无中生有,以及不病,不老,不死。 但这一切“有”,都不是靠“有”本身生成的,是有各种条件因素聚合在一起,才“有”。 才生,才老,才病,才死。 生并不从生来,生从死来。 老并不从老来,老从生来。 死也不从死来,死从生来。

何其“本无自性”,生老病死也不过生老病死,现象的本后,只是无法单独存在,没有自控能力的因素。包括当下的感受、意识、情绪、行为。都不曾有过自生自控。不曾有过住!一切无所住!

分段已了,变异已了,寂灭现前。 四大无自性,感觉无自性,思想无自性,觉性无自性,识心无自性。 所以,无自性见,无自性行,无自性觉,无自性思,无自性心。 没有无明,没有疑惑,没有生死,没有涅盘。 一切终无所得,无所失,无所离,无所依。 究竟寂灭。 名“寂灭”,实无一法实得寂灭。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_1TeV5y8eE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4O-gAYr5k0

大 悟之人不见法。他没有任何东西,因为法法本空,法法不相到。也不见身。为什么?四大本空,五阴本来就没有“我”。所以,什么叫做照见五蕴皆空?色即是空, 受想行识即是空。为什么讲色即是空?色即是空,空就是佛性,色就是佛性的展现。所以,真正的悟道的人,他的心性流露在一切缘起法里面,即于生灭,即得不生 不灭的无为法,也没有所谓有为跟无为,刹那即见永恒,永恒就是刹那,平等不二。 因此我们要了解:不见法,也不见身。身,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四大本来就空,五蕴——色受想行识,本来就是不可得。一切法,智者了知一切法,本来就无我。这无我里面,当下就是佛性。所以,佛法讲否定的时候,凡所有相,皆是假相。讲肯定的时候,尘尘都是真心,每一个颗粒微尘都是真心的影现,一切法全部都是真。 当他破除无明烦恼、破除执着、破除分别的时候,完全都是真心展现的,尘尘尽是真,没有一法不是真心,这个是站在肯定的角度。站在否定的角度,是凡所有相不 可得。站在本体界的角度,凡所有相,都是本体界的展现,都是清净心的影现,没有一法不是真实。

Those who are greatly realized do not view/conceive of dharmas. They do not have anything at all, because every dharma is fundamentally empty, every dharma is disjointed. They also do not conceive of a body. Why is this so? The four great elements are also fundamentally empty, the five aggregates have always been without a 'self'. Therefore, what does it mean to illuminate/see that the five aggregates are empty? Form is emptiness, feelings, perception, volition and consciousness are also empty. Why do we say that form is emptiness? Form is emptiness, emptiness is buddha-nature, form is the display of buddha-nature. Therefore, for those who are truly realized, [it is seen that] his nature of mind is outpouring within all dependently arisen dharmas, and within the arising and ceasing [dharmas], one attains that not-born and not-ceasing unconditioned dharma, and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dichotomy of] 'conditioned' or 'unconditioned'. One sees within a split instant, eternity, and eternity IS this split instant, they are equal without duality.

Therefore we should understand: not conceiving of dharmas, not conceiving of body. Body is composed of [the four great elements of] cohesion (water), solidity or inertia (earth), expansion or vibration (air) and heat or energy content (fire). These four great elements are fundamentally empty, the five aggregates - form/matter, feelings, perception, volition and consciousness, are originally ungraspable/unobtainable. Every single dharma, the wise knows that every single dharma, has originally been without a self. And in this very instant moment of no-self, that itself is Buddha-nature. Therefore, when the Buddhadharma talks about negation/deconstruction, all appearances are illusory false appearances. When talking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ffirmation, dust after dust [phenomena] is the True Mind, every single bit of micro-dust is the shadows [appearance/display] of True Mind, every single dharma is entirely True. When it has removed all our ignorance and suffering, broken apart our attachments, removed our discriminations, everything in its completeness is the display of True Mind, every dust turns out to be True, there is not a single dharma that is not True Mind, this is speaking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ffirmation. Stan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gation/deconstruction, all appearances are ungraspable/unobtainable. Stan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orld of fundamental body, every appearance is the display of the world of fundamental body [i.e. dharmadhatu], it is the pure mind's appearance/manifestation, there is not a single dharma that is not true.


---------------------------------

大悟之人,真妄无别,生佛不二,能所皆泯,心境双忘。

Those who are greatly realized [understands] that Reality and Falsity/Illusion are without difference, life and Buddha are not two, subject and object vanishes, mind and state/situation are both forgotten.

真,也不立一个真,妄心本空,真心也不立,这个叫做真正地进入绝对的如来‘常乐我净’的境界。

[With regards to the] Real, there is also no establishment of something Real, false mind is fundamentally empty, true mind is also not established, this is called truly entering into Tathagata's absolute state of "Eternal, Bliss, Self and Pure".

什么是如来的境界?妄,体会妄心本空,绝对不可以 立一个真心,立一个真心就是知见立知。

What is the state of the tathagata? [With regards to] False, [one] experiences that the false mind is fundamentally empty, [but] we absolutely cannot establish a real mind, to establish a real mind is to establish a concept/notion on top of [pure] knowing.

妄心本空,如是体会!法受益就好,仅止于此,进入绝对的智慧,绝对的平等,绝对的自在,这个时候不可以立一个真。若 立一个真,这个真就是妄。所以,不可以头上安头。法受益,仅止于此,内心相应就好,不可以再动一个念头,对法上的执着。所以,真妄无别,生佛不二。我们色身,这个就是佛!为什么?即于五蕴身,就是佛身。诸位!五蕴当体即空,就是如来藏性,就是佛,因此佛也不可以离开当下。

False mind is fundamentally empty, we should come to understand it as such! It is enough to benefit from this dharma, it [should] ends here, entering into absolute wisdom, absolute equality, absolute freedom. At this point in time we must never establish something Real. If we establish something to be Real, this Real will turn out to be [another] illusion. Therefore, we should never "put another head on top of a head", we cannot move another thought or have attachment towards dharma. Gentlemen! Five aggregates in its immediate essence is empty, just that is the nature of the Treasury of Thus Come One, just that is Buddha, therefore Buddha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is instant moment.

---------------------------------

所 以我们修行就是要开悟,证悟到一切法本空,归无所得,当下销归自性,了无所得。本来无生,何其有灭?生灭是对世间讲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而不是生灭里面 有一个不生不灭。我们修行人看经典经常误会,以为生灭法里面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错啦!而是生灭法当下就是无自性,是这样在体悟本性无生的。要讲生灭当 下缘起、性空、无自性,所以说它是不生、是不灭。要好好地去参悟。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on is to attain enlightenment, to realize that every dharma is fundamentally empty, returning to no-attainment/ungraspability, returning to the nature of self in its immediacy, realizing that there is nothing to attain/grasp. Originally there is no birth, how could there be a cessation? Birth and cessation are spoken to worldly beings, [in actuality] in this instant moment there is already no birth and no cessation. It is not the case that within birth and death, there is something that is unborn and undying. We practitioners that read the sutras are often mistaken about this, thinking that inside the birth and cessation of dharmas there is an unborn and undying basic nature, that is wrong! Actually it is the case that with regards to arising and ceasing dharmas, in that instant moment, there has never been a self-nature, and through this one realizes the basic nature that is not-born. We are saying that the birth and ceasing's very instant is dependently originated, empty in nature, without self-nature, therefore they are without birth, without cessation. We should very well go and ponder and realize this.


---------------------------------

From (for those that can watch Chines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DVQVq0UM6U&feature=related

Commentary on the Shurangama Sutra by Ven Hui Lu, on the chapter that discusses "All dharmas are Buddha-nature"

第二章,一切法本如来藏,哪一切法呢?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这个作如何解释呢?

众生位叫做色、受、想、行、识;当第八意识转成大圆镜智的时候,这五阴的名相统统消失,但转其名,不转其体,这个假名转掉了,叫做大圆镜智,色就是佛性;受就是佛性;想就是佛性;行就是佛性;识就是佛性。

换句话说:照见五蕴皆空,当体即空,佛性就显现。也就是说,色就是身,受想行识就是心,身心看得破、放得下的人,而且要完全彻底,那么就是佛,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所以,佛转这个五阴身为金刚不坏身,是指涅磐妙性,而不是指相,释迦世尊在这个相上示现,也有生、有老、有病、有死,那是从相上里面来讲。

所谓佛,是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换句话说:色受想行识无论怎么变化,他的心都是如如不动,起心动念,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所以叫做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这个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对这个色、声、香、味、触、法,意思是说:这六入,其实也是如来藏性所在缘起上里面建立的,如来藏性,它看不到、摸不到、嗅不到;但是,它可以起作用。

凡夫是眼耳鼻舌身意在造业,所以,从这六个地方,来染污我们的清净心;而佛陀这六个地方刚好放光动地,妙用无穷。

所以,在圣人的角度来讲,叫做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恶」就是善恶的恶。

六尘没有所谓的好和不好,但看你的起心动念,叫做六尘不恶,还同正觉,眼入,就如来讲,入无所入,何以故?

清净自性没有出和入,没有出和入。

我们在中国的大乘佛教,很多,多少,后来的人的注解,因为没有大悟,所以,扭曲了佛陀的意思。

譬如说: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讲过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而我们大乘佛法的法师,一直引用这一句话,这一句话是无始无明,是错误的,佛陀从来没有讲过这一句话;佛陀也没有讲过说:真空出妙有,妙有真空,释迦世尊,找遍三藏十二部,佛从来没有讲过这一句话。

佛陀也从来没有讲过说:从假入空,从空出假;不著两边,谓之中道。

释迦世尊从来就没有讲过这种话,没有的!

翻遍三藏十二部经典,没有讲过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也从来没有讲过:真空出妙有,妙有出真空;也从来没有讲过说:从假入空,从空出假,不著两边,谓之中道,有出有入,哪里是佛性呢?

所以,第一句话应该改成:随缘显现。

说: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我们一般有自性见,认为如来藏性,就是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好像是一潭死水一样。错了!

它会起妙用的,所以,它随缘可以显现,佛陀说法也在定中,行住坐卧,统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哪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东西?

这个随缘不变,会让人家落入:有一种东西不变,一直在找寻有一种东西不变,认为有一种东西叫做永恒。

他所谓永恒是永远不执著,充满智慧心叫做永恒,不是有一种东西叫做永恒。

要了解,有为法就是无为法,有为法就是缘起生灭无常法;彻底空就是无为法,当体即空,二话不说。

所以说:随缘显现,才是完全大悟的人讲的话,你随缘不变,哪一种东西不变呢?

大悟的人知道,佛性像摩尼宝珠,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它会变的,不变就是一潭死水了,它怎么起作用呢?

是不是?如果如来藏不变,那释迦牟尼佛怎么讲经说法呢?

它不变,一潭死水,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就是妙用现前,怎么会不变呢?

是不是?所以说:佛性是无常的,所谓佛性是无常,是站在妙用的角度讲的;佛性讲常,是站在体的角度讲的,对不悟的众生,只有这样讲。

讲无常,是佛悲天愍人,让你觉悟万法生灭无常,空无自性,所以,释迦世尊不得不讲无常,让你觉悟,提早觉悟。

讲常,是因为给二乘人有一个依靠,说我们的如来藏性是常乐我净,二乘人又执著有一种东西叫做常乐我净,又执著一个常。

释迦牟尼佛讲无常,是为了破除你的贪;讲常,是为了二乘人有一个依靠,二乘人却执著有一种东西叫做常。

释迦世尊又告诉我们:讲常乐我净,那是一种善巧方便,它要起变化,它就会无常。

讲经说法难道是常吗?

它就会无常,无常当体即空,它就是常。

所以,性相本一如,何来常无常?

性相本一如,何来住无住?

到这个佛的境界,安上任何的知见,统统叫做错,不准你安上任何的知见,一法不立,这个才是正法。

佛陀从来没有讲过真空出妙有,妙有真空,这一句话是中国的祖师注解所讲的。

佛陀也没有讲说:从假入空,从空出假,佛陀有讲:不二法门,你要搞清楚啊!

所谓不二法门,心境不二,是不是?

缘起等於性空,不是缘起另外有一个性空。

缘起另外有一个性空,缘起就是随缘,另外有一个性空叫做不变。

是不是?那就打成二段了,这个就不是不二法门了。缘起当体即空,就是性空;生死当体即空,就是涅磐,生死涅磐无距离,菩提由来无一物。


English translation at True Mind and Unconditioned Dharma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EN2k1EAKw&t=4526s
[1:28 AM, 2/23/2020] Soh Wei Yu: http://www.fodizi.net/huilvfashi/7447.html
再来,第一,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即【1、不自观音以观观者,】因为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的。不自观音就是不会拿这个音声……以观观者,第一个“观”叫做能观,“观者”就是所观。他不会拿这个音声,来变作一个能观跟所观。意思就是:观世音菩萨已经证得金刚三昧,就是心境一如的意思。不自观音就是不拿这个外在的音声,化为一个能观,一个所观,因为音声就是清净自性的缘起相,没有二相,缘起相就是真如相。所以,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观世音菩萨不会拿外面的这个音声,化作一个能观、所观。众生都是这样,听到美好的音声,心都跑掉了,一个能听,一个所听,心就跑掉了,就迷迷茫茫了。观世音菩萨知道,音声是幻灭的,幻灭就是实相的显现,缘起就是实相。【使受苦众生即得解脱,】让受苦的众生就得到解脱,【是为无畏。】
2、【知见旋復,】我们平常叫做知见立知,旋复就是回归涅槃妙心,旋复就是回光返照,转过来、转回来叫做旋复。所以,知见旋复,众生就是有知有见,佛无知无见,就是不立知见的意思,叫做知见旋复。众生的知见往外奔;佛菩萨知见,统统化为没有。所以,知见旋复,就是回归到无知无见,一个人不头上安头,知见立知就是无明本,佛菩萨知见不立知,头上不安头。所以,知见旋复就是无知无见,就是涅槃妙心。观世音菩萨证得无知无见,不立任何知见,证得金刚三昧,能起无作妙力。
[1:28 AM, 2/23/2020] Soh Wei Yu: 【3、观听旋復,能使众生,设为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为无畏。】什么叫观听旋复呢?就是我们的众生,“听”就是能听的,耳朵就是耳根,听,是听到外面的音声,众生听外面的音声,就被迷惑了。现在怎么样?回过头来,转过头来,这音声到底从哪来的呢?从耳根来吗?找不到。从外面的境界来?也找不到,找不到起源。耳根是无声,怎么样子呢?外面音声也是无声啊,找到一个声,找不到;可是,因缘,声音就显现,耳根就听得到。喔!缘生就是无生,原来万法都是无生,缘起就生。缘生就是无生,原来清净自性都在缘起里面,六根不可得,境界不可得,身心俱如幻,身心就像幻化的一样,缘生,音声出来了,这个音声,你实在去找,找不到一个实体,你找不到来处,也找不到去处,缘起就现,这个就是观听旋复,就是证得自性。能使众生,设为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为无畏。
【4、断灭妄想心无杀害,】观世音菩萨断灭了妄想,心当然不会残害众生,我们要学菩萨,不能残害众生,【能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
5、【熏闻成闻】,诸位!这个“闻”后面加一个字,就是“性”的意思,所谓“闻”,熏闻就是用本性修行,用闻性修行,熏习久了,全部都变成本性。记得!用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修行,不要落入意识形态,不要落入语言、不要落入文字。熏闻成闻,就是熏这个闻性,变成清净自性,【六根消复】,六根就是指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统统化为没有。【同于声听,】就是在音声一样,真如自性就是音声,真如自性就是六根,就是六尘里面,不必找,它是不二,尘自生灭,自性不动。【能使众生之当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坏,是为无畏。】有人伤害你,段段折坏,是为无畏。
【6、闻熏精明明遍法界,众生虽被药叉诸幽暗者来近其侧,然菩萨之精明能使药叉之目受明夺,】师父解释一下:闻熏精明就是熏习,闻,这个闻性一直熏习,精明就是见性。见性以后,明遍法界,这个大智慧、光明、清净自性周遍法界,就是处处见性的意思,叫做明遍法界。所以,你哪里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降临。众生虽被药叉诸幽暗者来近其侧,然菩萨之精明,能使药叉之目受明夺,他眼睛睁不开,受到菩萨的光,药叉看不到,害不到众生,【自不能视,是为无畏。】所以,记得!念观世音菩萨,在家居士、出家也好,师父主张:念一万声的阿弥陀佛,要念五千声的南无观世音菩萨,要这样念比较好。
[1:28 AM, 2/23/2020] Soh Wei Yu: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EN2k1EAKw&t=4526s
[1:29 AM, 2/23/2020] Soh Wei Yu: 【13、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六根圆通,明照无二,眼、耳、鼻、舌、身、意,完全通达清净自性。不二就是根尘不二、性相不二、理事不二、心境不二,不二就是真如,万法皆如,就是不二。【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7:52 AM, 2/23/2020] John Tan: Very good explanation. Must also emphasize 不二 does not mean 一. 无二也无一。

....

道元禅师《办道话》-洪文亮老师(日中)翻译 (12/11/2009)
问:有人说不要怕生死,因为有一种很快可以出离生死的方法。这就是说只要知道心性常住就对了。此身有生有灭,可是心性却不灭。假如知道不生不灭的心性在我们的身中,就是我们本性,而身体是一个假相,死此生彼不定,心却常住在过去现在未来而不变,如能这样了解便永远解脱生死。此生死时,即入性海,入性海自然就有诸佛如来的妙德,现在虽然已经明白这个道理,因为被前世的妄业所成的身体还在,所以还不能和诸圣一样。如果还不知道此理,那就永远会在生死海中头出头没。因此之故,只要你赶快明了心性的常住,何必闲坐空过一生,等待空花结果?这样的说法,是诸佛诸祖正传的法吗?

答:现在你所说的完全不是佛法,是仙尼外道之见。这个外道之见是说,我们身体里有个灵知,这个知,遇缘就能分别善恶是非、痛痒苦乐。而此灵性当此生灭时,离此生彼,看来似乎此灭彼生,所以认为常住不灭,这是外道之见。他们以为这是佛法,简直是把瓦砾当金宝,这种痴迷真可羞,无以为喻。大唐国的慧忠国师深诫这个说法,计著心常相灭的邪见,以为是诸佛的妙法,起生死的本因,而以为能离生死,非愚为何?可叹可伶!要知道这是外道的邪见,不可听!事到如今不得已,为了伶悯这些人,救救此邪见,我再来申说一番。
佛法本来说明身心一如、性相不二,印度中国都知道这个道理,哪能违背?何况若要说常住,万法都是常住,不分身与心;要说寂灭,诸法都是寂灭,还要分心与相吗?说身灭心常,不是违背正理吗?不只这样,应该要了解生死就是涅槃,不可以在生死之外说涅槃。再说,以为心离开身体而常住,以这样的了解,妄计为解脱生死的佛智,要知道这个了解知觉之心,还不是在生灭中而不常住吗?这个见解便不攻自破。仔细体会身心一如是佛法的要旨,怎么说此身生灭时,唯独此心离身而不生灭!假如有时一如,有时非一如的话,佛所说的自然都是虚妄不可信。又认为生死必须要厌离,难免就犯了谤佛之罪,可不慎哉?要知道佛法有心性大总相法门,包括一大法界,不分性相,不说生灭,菩提涅槃也都是心性。一切诸法万象森罗都是一心,这些诸法皆平等一心,毫无差别,这是佛家所说的心性。可以在一法上分身心,分生死涅槃吗?既然我们都是佛的学生,不要去听狂人胡言乱语、这些外道之见。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6b1250100ecmf.html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

(2009-06-16 23:47:38)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转载▼
标签:
自心

学人

达摩祖师

血脉论

杂谈

达摩祖师《血脉论》中说:“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
也就是说色不是单独存在的,对应于心,才显现出色。心不是单独的存在,对应于色,才显现出心的存在。着两个是互为依存,互为显现的。
   色毕竟空,也就是说没有色的存在了,心也就失去了显现的对立面,心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佛陀告诉学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可以以为相是真实,相的当下就是即灭相。如果坚信不疑,则心自息。而达于无心。
   心不自心,由色故心,就是说心的本身就是即灭相。没有一个心的实体存在。是由于见相而显现出心的存在。如果当下无心,色便失掉对立的显现。故而佛说:“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相貌,无方所。毕竟空不可得。故而祖师讲: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众生不敢忘心,恐落于无捞摸处。
   现在的学人,执着有个心的存在。实际上这个心也是毕竟空,不可得

...

 Thusness(真如):

除了无止尽无尽的幻化外,并无所谓的 “真” 与 “体”。
所以了知性空无实体,幻相无生灭,即是般若智慧。
连佛也没见过心,心只是假名。
非法界之外,有一真心实体。
心本无心,本无实体,故心不可得。
所以无需也无法逃离幻相。重要的是打开般若智慧,完全的,亲切的体验一切见闻觉知,而无执无住于一切法。

....


Padmasambhava

莲华生大士作
刘巧佛译

本文叙述「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这是开示本来觉性最直接的法要,源自「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敕」。

敬礼法报化叁身,敬礼一切圆证空明觉性之诸佛。
 
我将开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源自『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敕』,
它为你真实解说自己的本来觉性。
有幸佛子,谛听觉照!
叁昧耶 嘎嘎嘎
 
何其奥妙!
娑婆与涅盘同时圆具於一心之内,
它的本性亘古即然,你却无缘得识。
它空明无染,永世不灭,你却无缘一睹它的丰 。
它处处显现无碍,你却视而不睹。
因此着文,为解说自己的心性。
若不了解内在自性,
叁世诸佛所开示之八万四千法门,
无人得识其中奥义。
此言不虚,大雄诸佛之密意尽在於此矣!
佛法经典纵然遍满虚空,
究竟教诲终归於导入自性的叁要诀。
今开显诸佛自性,
下文解说修持要诀,此法既无前行,也无续修。
 
谛听!
有幸佛子,谛听!
常人虽也重视心性的问题,且广加研究,
对它仍然茫然无知,或落妄见,或入边见。
乃因彼等未能正视心性之本身,
只知发展为各种哲学观念及学说,
深奥难解,
使一般人错失了认识自性的机缘,
以致轮回流转於六道叁界,受尽诸苦。
由此可知,不觉自己的心性,是十分可悲的谬误。
纵然声闻缘觉试由无我的道理深入,
却无法了解自性之本来面目。
其他行者亦各执一论,
自作缠缚,无缘得见净光。
声闻缘觉受到主客(能所)二元之分别见所障,
中观派则蔽於真俗二谛的执着,
事乘与瑜伽乘因执着本尊外相而受缚,
大瑜伽(方便父续)及随瑜伽(般若母续)则因分别空性与觉性为二而生惑,
从不二的究竟义观之,
他们因分别空觉为二而步入歧途,
唯有先识破空性与觉性不二,方能证入佛性无碍。
由自性观之,不论凡俗,娑婆与涅盘本来不二,
只因你不断造作贪 诸毒,
故至今仍然流转於娑婆世界。
因此,暂且放下你现行或未行的佛学法事,
藉今日开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的因缘,
你终将明白,
所有佛法都在这无上自性解脱中得以圆满。
不论你修持何法,均将融入大圆满的究竟境界。
叁昧耶 嘎嘎嘎
 
那光明灿烂的觉性,也就是所谓的心性,
有人视它为具体存在,实际上它并非实存。
然而它又是一切之始,涅盘极乐及娑婆苦海的根源。
它一向被密宗十一学派所推崇。
从名相来讲,它具有各形各式的名称。
有人称它为心,或心性;
有人称它为梵,或大我;
有人视它为无我的教义;
有人直称它为心而已;
有人称它为般若,或圆满智慧;
有人称它为如来藏,或佛种;
有人称为大手印;
有人称为唯一本体;
有人称为法界;
有人称为阿赖耶,或一切种;
有人只称它为平常心(觉)。
 
现在为你开示本觉。要点有叁:
清除过去之念,不留纤毫痕迹;
向未来之念开放,不受他境所染;
安住当下心境,不修整造作。
如此的觉照,实在平凡无奇,
无思无念地观照自我,
若仅仅纯粹的观察,唯见明空之境,并无任何观者存在,
当下只是纯粹的觉照而已。
此觉空明无染,非由他生,
它真实无杂,明空不二。
它既非永恒,亦非受造,
然而它绝非虚无,因它光明遍在。
它也不是单一的实体,因它明显地遍存万物。
然而它亦不似一般物质和合而成,
因它不可分割,只具一味。
总之,我们本具的自觉,绝非源自任何外物。
如此方是真正观察实相之道。
 
在这本觉内,法报化叁身圆满如一。
因它不生及空性,故是法身;
因空性圆具光明朗净,故是报身;
因它能够自在显现,故是化身。
这圆满一体的法报化叁身,便是觉性的本质。
 
谛听这殊胜的开示,
你顿见自己当下的本觉原是如此,
本来空明,纤毫未染,
你怎能说,你不了解自己的心性?
你的修持本无所执,亦无所求,
你怎能说,你修持不佳?
既然你的本觉就是这个,
你怎能说,你寻不着自己的心性?
心性原本就是那一念,
你百般寻找,为何仍说你找不到那个起心动念的人?
由是可见,起心动念的主体根本不存在,
然而此念确有,你怎能说此念未生?
你只需随任此念生灭,不修不整,
你为何还说自己无法进入空境?
既然你只需顺其自然,无为无作,
你为何还说,你对它们一筹莫展?
何况明、空、觉性,本是圆满不可分的一体,
你怎能说,自己的修持一无所成?
既然本觉是自然出生、自然圆满,不受前因或外境所限,
你怎能说,一切功夫只是徒然?
既然所有念头都是当下生起,当下寂灭解脱,
你为何还说,你不知对治之道?
既然当下的觉性本来如此,
你为何还不识自己的本性?
 
自性本空,它真的无实无根,
你的自性也如虚空,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你真的不用先入为主地秉持着空观,
那自然生起的本觉,从无始以来一直空明朗净,
好似太阳一般,由核心自然发出光热,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这本觉本智,真的是不灭的,
好似江河流水一般永无止尽,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心念变化无常,真的不是我们的意念所能尽解,
它们就像微风一般难以捉摸,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不论任何外境生起,真的就是本体显现,
就像明镜能反映出一切外境似的,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世上纷纭万象,真的都在它的自身内解脱,
就像空中的云彩自行生出又自行寂灭,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在修持之外,岂另有修持之人?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在事行之外,岂另有行者之存在?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除了叁昧耶戒之外,岂另有守戒之人?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除了证果之外,岂另有悟者之存在?
你应该仔细观照自己的心性,审思再叁。
 
十一
当你外观身外虚空,
若无杂念,亦不受外界所染;
你再内观自性,
亦无念者以念向外造境,
那麽,那微妙的心性,便空明朗净,无垢无染。
你的本觉净光,即是法界本身,
好似无云晴空中的太阳,
阳光虽无形无相,却光明遍照。
不论你了解与否,此乃最胜法义。
 
十二
这本来圆满的净光,自始便非源自他物,
乃由觉性自生,本身却无父无母,真是不可思议!
自生之无上觉性,亦非由他物所造,真是不可思议!
它既无生,故也无由而灭,真是不可思议!
它虽无所不在,却无人得见真相,真是不可思议!
纵然流转於娑婆世界,却无损其身,真是不可思议!
纵使得证佛性,对它亦无所增益,真是不可思议!
它存在每个人内,却无人认出它来,真是不可思议!
然而你还冀望成就其他外在的证果,真是不可思议!
明知它在自身之内,你却四出寻觅,真是不可思议!
 
十叁
何其奥妙!
这当下的本觉空明朗净,无实可执,
仅此,即是无上的知见。
它涵括一切,却不受任何观念事物所羁,
仅此,即是无上的修持。
它不修不整,又是言语道断,
仅此,即是无上的道行。
无需四处追求,它本来圆满具足,
仅此,即是无上的证果。
 
十四
殊胜之正道有四:
殊胜的正见:
正因当下觉性光明朗净,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殊胜的正修:
正因当下觉性本具此光明,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殊胜的正行:
正因当下觉性本具此光明,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殊胜的正果:
正因当下觉性就是这光明朗净,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十五
今开示叁世不易的四定法:
不易之正见,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叁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修,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叁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行,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叁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果,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叁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十六
既然你已聆受叁世如一的 密教诲,
便应尽抛过去的知见及一切,
断除未来的冀望及筹划。
眼前这一刻,纵有念头生起,不执不取,心如虚空。
既然,由究竟观之,根本无法可修,故无需修持。
既然,那儿本不散乱,你只需心不散乱地安住此境,
不修不整也不散乱,只是觉照一切,
你的觉性便本知本明,光明灿烂。
当它生起时,称为菩提心,亦即悟性。
因无所修整,故超越一切外在知识,
因无所散乱,它是本体的光明净性,
外境外相,既无自性,故自然解脱。
明空不二,是为法界。
一旦悟及佛性无道可及,无法可悟,不证自明,
便得如实而见金刚萨 。
 
十七
下面的开示,将为你穷究六种边见,并推翻其说。
不论当前的知见学说,立论何等分歧,
所谓的心性,便是你的本觉,
它是自然生起的无上觉性。
应知,观者及观照本来不二,
当你观照,不妨寻找观者为谁,
若遍寻不得,
此一妄见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这妄见一了,即是你重生的一刻。
知见及持此知见之人并无分别,
若能不落入空见或空境,
当下的觉性顿显空明,
这便是大圆满见。
於是,不论识与不识,亦无分别。
 
十八
不论当前的修行方法,立论何等分歧,
你的日常觉心,具有透视观照的能力。
应知,修持与修持者本来不二,
不论你在修行与否,不妨寻觅一番修持之人,
若遍寻而不得修持之主体,
你的修持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修持一旦放下,便是你重生的一刻。
你若能既不落幻境,也不昏沈散乱,
当下无染的觉性自现光明朗净,
这毫不造作的觉照,便是专一定境。
如此,入定或不入定,本非二境。
 
十九
不论当前的行事标准,是何等的分歧,
你本具的元觉,却是唯一本体。
应知,行为与行者本非二事,
不论你正在造作或无事,不妨观察一下,
是否有一行者存在,
若遍寻行者而不可得,
你的行事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造作停止的那一刻,便是你的新生。
无始以来,事行与行事之人本无分别,
你若能不落入妄见,染着习气,
当下的觉性刹那归於清净无染。
既不相应,也不排斥,随顺事物,不加修整,
唯此道行,方称清净无染。
如此,净行与不净行,亦本来不二。
 
二十
不论当前的悟境证果,是何等的分歧,
心性的本质就是本觉,亦即本来圆满的法报化叁身。
应知,悟境与悟者本来不二,
你不妨寻找一下悟境及悟者。
若遍寻悟者而不可得,
你的悟境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悟境一旦寂灭,便是你新生的一刻。
悟境与悟者皆觅不可得,
你又不落於执着或贪 惧情,
当下的觉性便归於本来的清净无染。
只要了悟法报化叁身圆具於你内,
此即无上佛果。
 
二十一
本觉是不受不灭论或空见诸种边见所染的,
此即所谓不落两边的中道。
本觉原来就是清净无碍的常存觉性,
它又是空性之核心,
因此被称为如来性,即佛心或佛种。
你若明了此究竟奥义,便已超越一切论说,
因此它又被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即圆满智慧。
又因它超越了理性及观念的 畴,
因此又被称为大手印,即无上的象徵奥义。
因此,不论你了解与否,它皆自适其所。
由於它是涅盘极乐与娑婆苦海的根源,
故被称为阿赖耶,意即一切种。
由於它本来面目平凡无奇,
这空明常在的觉性,
又被称为平常心(觉)。
不论它具有多少个深奥而美妙的名相,
最终所指,不过是这当下觉性而已。
 
二十二
於此心外,向外驰求,
就好比外出追寻象迹,其实你的象正安居家中。
即使你通晓整个宇宙,也无法穷究这奥 的究竟。
如果你不了解万象皆出自一心,便无由证得佛果。
不知识取本觉之人,自然向外驰求,
一味向身外寻求自我的人,怎会找到自己?
好比一个笨人,进到人群中,
便受到外境所惑,而忘失了自己,
一旦忘失自我,便四处乱寻,
不断误将他人当作自己。
同理,如果你不知万物之本性,
不知外境原是出自一心,便会再叁流转於娑婆。
你若看不透自己的本来心性就是如来,
涅盘便变得遥不可及。
所谓娑婆与涅盘,全凭你一念无明或一念明觉。
若由究竟义观之,两者本质实在无所分别。
你还以为它们存在於你的自性之外,
真是极大的错误!
其实错误与无误,本来也是一味(自性而已)。
一切有性的心念本来不可分割,
不修不整的心性,
只需安住本来自然之境,便是解脱。
如果你认不出那根本的迷惑及幻相也是出自本心,
你便无法认识法界的实相。
 
二十叁
你应努力觉照那自始自生者,
由外相观之,起初似有所生,
存在期间,似有所住,最後终将归於某处。
可是你若加以细究,它却似乌鸦照井,
当乌鸦离井而去,它的倒影也一逝不返。
同理,一切表相皆由心所生,
既由心生,也由心灭,
唯此心性了知一切,且知一切本空本净,
有如天上穹苍,它的空虚与澄澈本不可分。
自生的本觉虽能生出外境,
变成光明透澈又井然有序的万象,
此即法性,也是实相。
它虽藉外相来显示自身的存在,
你心中却明明白白,那便是你的自性。
由於它是如此明朗透澈,故被视为虚空。
但虚空只是心性的一个比拟而已,
不足以涵盖其意。
因为自性虽如虚空,却具本觉,无所不明,
天空却无觉性,它的空虚好似死 一般地空虚,
了无生命,
因此,心性的真相,是无法以天空作譬的。
总之,能毫不散乱地任心性安住本然便是。
 
二十四
何况纷纭万象,也具有俗谛(相对性的真理)的价值。
没有任何现象真正地存在,它们迟早会消逝。
涅盘及娑婆中的一切事物现象,
只不过是表相而已,靠那唯一的自性去觉察。
每当内在的心境有所改变,
感受到的外境也随之变迁,
因此,你所见的一切,只是心性的流露。
六道众生都是依照自己的业报而认取外境的。
 
二十五
有些外道常持二元论,或以不灭论来驳斥空论,
密法九乘中也各据立场来观外境。
人们不仅观察外境的方式不同,解说立论也互异,
一旦执着於变化无常的表相,谬误便由此而生。
你若能对自心所见的表相,
不论它们是虚是实,始终不执不取,便是佛境。
 
二十六
外境本身并无过错,因为执着才成障碍。
你若了知那执着外相的念头,就是自性,
此念当下解脱。
一切显现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整个宇宙毕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六道众生毕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人的福报毕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下叁道的苦境毕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贪 痴等五毒毕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自生的本觉呈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涅盘道上的善念呈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种魔难障碍出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界神 及其境界出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种净念出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无念的定境,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观得万物光影交错,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色无边处定或识无边处定,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一多不二,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一切色与一切空毕现於前,这也是心性的流露。
没有任何境相,不是出自心性。
 
二十七
正因自性无碍的本质,境相才能不断生起,
有如大海及波浪本是一体。
因此凡是生起之现象,必将在心性内自然解脱,
不论你用多少不同的名相去指称它,
由究竟观之,心性不曾离开过一切而存在。
这一体性并非建 在任何有形基础上的,
它虽是一,你却无法由任何一边而得其全貌。
它也不是存在某处的实体,因为它不由造作。
它也不是虚无,因它的光明及觉性光辉遍照。
它更不是各种形色,因为空性与光明是不可分割的。
当下此刻的自觉是如此空灵及实在,
虽有此觉照,却找不到觉照的主体,
所悟实在只是被悟而已,一无实质。
只要据此修行,一切自然解脱,
我们的官能(五根)便能不受理性意识的干扰,
当下体认一切。
有如芝麻榨成麻油,牛奶搅成奶油的过程一样,
不经榨压,哪来麻油?不经搅拌,哪来奶油?
一切众生虽本具真实佛性,
不经修持,如何证入佛果?
若肯修持,即使放牛郎也能悟道解脱。
他虽不了解其中学理,
仍能从经验中一步一步地调练自己。
譬如有人亲口 过糖的滋味,
哪里需要他人解说其中滋味?
错失本觉,即使班智达(博学之士)也堕入歧路,
不论他们学问何等渊博,通晓密宗九乘的次第,
缺乏证量经验,所说难免以讹传讹,
离佛地益远。
一旦了知本觉,一切功德业报当下灭尽;
若不识本觉,一切德行或恶业,
终将累积为业报,在善恶二界中轮回流转。
只要你能识破自性中空虚的觉性,
善、恶、德、业,便不致落实成报。
就如虚空流不出泉水一般,
功德与罪业在虚空之境也无法滋生业果。
那自生的本觉方能观照透视一切,
以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是如此深奥!
你必须熟谙自己的觉性。
这 密教敕何等深奥!
 
二十八
何等奥妙!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直接为人开示本觉,
这是为了未来众生的利益。
此论虽精简非常,
所有密法、要门、口诀,尽在於此矣!
我既已传授此法於当世,仍另将它隐藏某处,
作为 藏密法,
使未来善业成熟之人,有缘闻此妙法。
叁昧耶 嘎嘎嘎
 
以上论述是开示人的当下觉性,
定名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此文乃是邬金教主莲华生大士所作,
愿这殊胜的解脱之道永不失落,
直到娑婆众生毕竟解脱。
 
木牛年第八个满月日,此 藏定名为Rig-pa ngo-sprod gcer mthong rang-grol,取自Rigdzin karma lingpa传承的Zab-chos zhi-khro dgongs-pa rang-grol。一九八五年Vajranatha恭译为英文,一九九一年刘巧玲恭译为中文,回向众生毕竟解脱。
莲华生大士作
刘巧佛译

本文叙述「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这是开示本来觉性最直接的法要,源自「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敕」。
....

《宝镜三昧》洪老师讲于金马仑

宝镜三昧歌拾唾
饭田禅师著〔日〕
少拙中译
2005年11月金马仑高原禅修
洪文亮老师指导和开示


这次向大家介绍宝镜三昧歌,「歌」是指写成文章或诗偈,「宝镜三昧」即是阿嗕多罗三邈三菩提。【宝镜三昧歌】是洞山禅师所作,石头希迁写了【参同契】,这两篇文章是姊妹品,这一篇比参同契说明更详尽,但写法相同。这一次的解释是从日本的饭田禅师翻译过来的,上次讲的参同契也是采用饭田禅师的解说。注解宝镜三昧的文章很多,饭田禅师写的这篇简明扼要,另一篇是面山老师在八十六岁高龄所作,因为时间有限,这次禅修我们只能讲饭田禅师的这篇解说。这两篇在曹洞宗的寺院中为早晚课必颂,可见其重要。

宝镜三昧是墙壁瓦砾,是行住坐卧,是生死去来,是苦乐升沉。

『宝镜三昧是墙壁瓦砾,是行住坐卧,是生死去来,是苦乐升沉』,这一句把重点都讲完了;墙壁也是,石头也是,各位打喷嚏、走路、睡觉,一切行住坐卧皆是宝镜三昧。那还有什么可以讲呢?我们最担心的是生死去来,中阴生到哪里去?有没有六道轮回?有没有地狱?有没有净土可以去?有没有天堂可以上?这些生死去来的问题很重要,而其答案都可以以一句「宝镜三昧」来解答。各位会觉得奇怪吗?「苦乐升沉」包括痛麻痒…这些都是,这表示不是特别有一个三昧,各位修了就可以进入,未修就不能进入;或是说有所成就的人才有宝镜三昧,不是!不管是佛还是凡夫,有情、无情、馒头、钻石、唱歌、走路…皆是,到底什么意思?

以正眼看,全宇宙是一枚宝镜三昧。因是一枚故,无能见与所见。

「正眼看」就是没有糊里糊涂。我们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东西,就觉得东西是红色、绿色、白色…「正眼看」就是没有加一个偏差去看,整个宇宙是一枚宝镜三昧。正因为整个宇宙是一副宝镜三昧,所以当然行住坐卧、墙壁瓦砾、生死去来都是一副宝镜三昧。因为「一枚」就是「一副」,只是一副,「整个」就是「一副」的关系,没有能见所见。整个身体都是你自己,有可能左脚是我,右脚不是我吗?右脚看左脚不是你,或左脚看右脚不是你,会这样吗?整个都是自己。你站出来外面一看的话,就分开了,既然整个都是,那能分吗?不能分吧!水能分做这边的水看那边的水吗?整个水都是水。可以领略得出来吗?

我们平常这样看,你、我、他就分了,其实我看你、你看他,他和我及你通通是一个东西,一枚宝镜!这样说我们就搞糊涂了,你是你,石头是石头,石头不是我,那石头和我怎么是一个东西?你同意吗?老虎现前了,老虎是我吗?不是吧?老虎怎么是我?这在参同契中是「回户」与「不回户」的道理。「回互」是整个宇宙是一副宝镜三昧,「不回互」是指对方是老虎,我是我,这是「不回互」。参同契强调的是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念头都认为老虎是在那边要吃我,我要逃开等等…,各个独立的,不回互。但是正眼看,原来整个都是一个法界、法性的显现。那要怎么样契合呢?用道理讲了半天不如你一盘腿上坐,简单讲就是这样,不是你觉得「啊!对了!」那是你的意识思维觉得对了。

若解会为镜,则入地狱如矢。不见言,山河不在镜中见,山河草木即镜。

『若解会为镜』假如你把他解释为一面镜子,那就『入地狱如矢』。你把他当作一面镜子解释,是解释哦,一解释的话,你就把他当作是对像去解说,那当然奇怪了,一面镜子照的当然是影子,这样分开来的话就完全错了。「入地狱如矢」就是马上错掉了,不可以把他当作这样去解释。『不见言』是没有听说过吗?『山河不在镜中见,山河草木即镜』,你听到「全宇宙是一枚宝镜三昧」,就把三昧当作是一副镜子,这样就很容易错掉了。所以他强调「山河草木不在镜中见,山河草木就是镜子」。千万不要把你所看的、所觉受的当作是镜中的影子,不可以这样讲,山河大地本身都是镜子,不是镜中的影子。

虎关禅师曰,莫启吾手其人如玉,莫启吾足脱体现成,看取,看取。

虎关禅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不要多加一个,手脚一动就不是了,等于说在意识境界里去想这个道理的话就错掉了,「当下就是圆成」,不需要动手脚,整个都是。所以各位看到的、听到的,你千万不要以为是大圆镜智所现,有一面法界法性的镜子所现的,随你的因缘果报不同而现出的影子,这样解说就完全错掉了。看到、听到、摸到、想到的通通都是镜子,包括你自己,整个都是镜子!这点不要误会了。

热恋中之情侣,即使孤枕夜眠,犹若二人同衾,雾散山隐(日本短歌)。此歌自古难解,道也须臾不可离,夫妻元一体,独眠不异两人同寝,如此亲蜜。谁敢愧对共枕情。

接着是取一首日本的短歌,热恋中的情侣就算是一个人睡觉,如同和对方一起睡。『雾散山隐』,雾散掉了,山就看不见了。此歌自古难解,雾散掉了,山怎么反而看不见了?一个人睡觉等同于两个人睡,到底是说什么?饭田解释说『道也须臾不可离』,道一刻也不能离。你本身就是,你自己把他分开来,所以求道,你不知道自己本身就是道,你本身就是道的话,怎么离?怎么分开?当然是片刻不可离。『夫妻元一体,独眠不异两人同寝,如此亲蜜』,这表示我们自己或是外面的石头瓦砾,通通都是宝镜,因此是这样亲密。『谁敢愧对共枕情』是指难道说你不是道吗?

雾是我见,看山时,山入眼,眼变山。

「雾散山隐」要特别注意,有了雾就看不清楚了,雾就是「我见」,我的想法、见解都是。我们看东西、听声音,马上有「我见」加进去,好像雾生起来一样。『雾是我见,看山时,山入眼,眼变山』,看山时,山的影子进入眼睛,眼睛里有山的影子现在网膜里,网膜上整个现山的影子,眼睛就是整个山。看到什么,眼睛就变成所看的像。『能见所见双泯』,对到了,还有能见所见吗?我看到山、树、云、太阳、月亮,看到时,眼睛就变成一朵云或一座山,这上头有没有能见所见?有能见所见是你动个念头:「我眼睛看到山」,你意识加进去了才有,当下都是影子,都是像,眼变成花,眼变成麦克风,有没有能见所见?能见所见是你去想他、讲他,所以他说是「看山时,山入眼,眼变山」。

能见所见双泯,本应解释为相容,恐被误解为二元之说,故曰山隐,此为隐之道理。

『能见所见双泯,本应解释为相容,恐被误解为二元之说』。有一个能见的,有一个所见的,有你和被你看见的山,两个东西溶解在一起,很容易被误解为二元,本来是两个东西,后来变成是一个东西,融入了,不是这样子。『故曰山隐,此为隐之道理』,所谓「山隐」,眼睛对到山的时候,眼睛变成山,眼和山变成一个东西,能见所见没有了。「山」是「我见」,你说「山」即是「我见」加进去了,思维一动,我见有了,山和你就分开了。现在知道能见所见相容的关系,能见所见都是一张宝境的变化而已。

天地同根,万物ㄧ体,最亲者无过于一,故宝镜三昧亦可说为大爱。

『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最亲者无过于一』,还有比一更亲密的吗?不是「一」的话,就有彼此相对关系了,所以宝镜三昧也可以说是大爱。整个都是一张宝镜本身在那里动,不是宝镜所现,所以这是大爱。如果没有这样,大爱生不起来的,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讲了爱、慈悲,都是以我的立场讲,我可以爱他一点,我可以同情他一点,那是你在施舍,大爱不是这样,大爱不是从这里来的。

只管打坐看,与公案打成一片看,必有不觉拍手大笑之时。

这个道理讲了很难了解,所以他说『只管打坐看,与公案打成一片看』。饭田老师多少还是受临济宗的影响,赞同参公案,不像择木兴道或是道元主张一直都是打坐,只是饭田是指参公案时与公案打成一片。那么『必有不觉拍手大笑之时』,讲了半天都不必动脑筋了,只管打坐看。如同我们讲咸是什么、甜是什么,讲了半天,一放入口中便知,所以只管打坐看。

宝镜三昧实为洞山之作。关于作者古来众说纷纭,恐过于穿凿。盖由于会元十三洞山章记有「师因曹山辞,遂嘱曰,吾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究的要,今付于汝」。乃认此为云岩之作,源自于药山。

『宝镜三昧的作者是洞山禅师,自古以来关于作者众说纷纭,恐过于穿凿』。原因是在会元十三洞山章记里有『师因曹山辞,遂嘱曰,吾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究的要,今付于汝』。曹山是洞山的学生,离开的时候,洞山告诉曹山:「我在云岩先师那里,亲印了宝镜三昧是究的要」。「是究的要」参禅最要紧的那个。「今付于汝」,现在付给你了。『乃认此为云岩之作,源自于药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很多人以为宝镜三昧不是洞山写的,而是云岩之作,洞山把云严给他的宝镜三昧交给曹山,而云严是从药山那里一路传过来的,此为后人的误会罢了。

盖此处所谓宝镜三昧非为书名,而是直指的的相承,「个」之正法眼藏,或为「师资相契」之意。

【宝镜三昧】并非书名,这点要特别注意。释尊拈花,迦叶尊者抬头一看,对到了,破颜一笑,传过去了,这是宝镜三昧。所以宝镜三昧并非如武术家传的密笈,也不是什么奥秘。而是直指滴滴相承,就是要把这个东西传下来。能够用文字写吗?文字写的只是代号,不是它本身。『个之正法眼藏』,「个」包含的意思很多,有人用「麻三斤」、「庭前柏树子」、喝、棒…等等,释尊是用「拈花一笑」。『或为师资相契之意』,一对到,相契了,那是宝镜三昧。这个有了就对了,不管你叫他舌头或是鼻子、耳朵、舌头都可以。

晦然称此书为宝镜三昧歌,传灯也加歌字以示分别。此歌确为洞山大师将佛祖密付之三昧,笔之成文,愿不分真俗,皆得以传诵证入佛道。

晦然禅师说此书为宝镜三昧歌,传灯禅师也加一个「歌」字以示分别,这首歌确为洞山大师将佛祖密付的三昧「笔之成文」,写成文章的。他希望不分僧俗,无论是在家出家都能传颂这一首歌而证入佛道,单靠传颂就可以帮你忙,得到释尊真正希望你做到的,不是叫你理解背颂,注意是「证入」。

不然「五位」之作者(洞山)亦必失其所据。面山之吹唱,痛批世谬,学人不妨参阅。

五位是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这是洞山禅师最有名的五位君臣,他的根据即是宝镜三昧,由此可见如果宝镜三昧不是洞山写的,那五位君臣是怎么来的?另一篇面山禅师的吹唱,痛批世谬,纠正世人误传的认为此篇是由药山传到云严再传给洞山,洞山再交给曹山是错误的,他说的很详细,大家不妨参考。

此歌与参同契和韵,将之绵密布演。文中意旨广略稍异,仍沿用虞语之韵,然知音者几稀。若先读参同契,再读此书,自然会发现两书虚灵相通。

『此歌与参同契和韵』,这首歌和参同契是合韵而成,连押韵都相同。『将之绵密布演。文中意旨广略稍异』,只是比参同契说明的更加绵密仔细,说明稍有不同而已,其实两篇要旨皆为佛要传的滴滴大意。所以参同契中的第一句「竺土大僊心」就是「宝镜三昧」,就是释尊传的「涅盘妙心」,亦即达摩传的「面壁打坐」;文字不同,表现不同,都是指「个」。「个」如果容易讲的话,明说就好了,这个「个」不能用文字讲,难以描写,也无法用感情、感觉加以意会「哦!对了!豁然开朗。」那是觉受。所以说它难,很难!但也不难,因为当下你本身即是,只是自己总不肯承当!那如果肯了之后就没事了吗?

如果肯了,但是认为自己对的那一唸放不掉,自肯的毛病上来,掉进悟病,此悟病最难除。但是让你「觉得对了」的经验一定要亲验没有亲自经验那不算,但是这个经验太美妙、太高兴了,过去的习气又上来抓住不放。所以自肯还是毛病,我们讲「真常之毛病」。

这一篇仍沿用「虞语之韵」,用的韵为虞国的韵。『知音者几希』,知道的人太少了。了解是必须的,修行方向才不会错,但了解不是充分的,不是了解了就代表你是对的。『若先读参同契,再读此书,自然会发现两书虚灵相通』,希望大家把此次讲解的宝镜三昧歌和上次讲的参同契对照着读,自然会发现两书是相通的,相通在何处?

忘己时无非己,视宇宙为一枚镜,则事事物物无一非镜,胡来胡现,汉来汉现。

他用一句话说明『忘己时无非己』,忘己的时候无非通通都是己,自己没有忘掉,就有你、他、有情、无情就分了。己是妄想建立起来的,「我是我」的那个念一直在,我在听,我在修道..那个我要忘掉!忘掉就不能做事吗?忘掉就不能生活吗?还是一样喝茶,还是一样呼吸、心跳,还是一样思想!不要把思想当作是自己就对了。思绪、思潮来了,想要止也止不住,因为它不属于你呀!『忘己时无非己』这是出自曾肇法师写的「圣人无己无非己」,石头希迁就是读到此句,有感而写成参同契。

忘己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是自己,这不是听过去就算了,你亲自反照一下自己看,有没有体会出一点味道?就算有一点,也是一下子就过去了,刹那又回到那个我,这就是习气的力量很强。这个习气你用道理想的,想不出来;用拜的,拜不出来,怎么办?只管打坐!佛传的,一上坐,摆在那里,整个宇宙就是你,你就是整个宇宙,当下现前!以凡夫的身,马上能够证成圣体,只有这个方法。不易凡身,顿成圣体。因为你本来就是一张宝镜三昧,摆在那里就是一张宝镜。不要坐在那里又搞自己的事,想要成佛,想要把烦恼去掉,想着要打通任都二脉…那就冤枉了!

『视宇宙为一枚镜,事事物物无一非镜』,这要彻底在打坐时证验。本来是这个样子,你不要想歪就对了。『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思想来有什么关系?思想也是法界的动,念头来、念头去或是心理想到的都是「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谁说打坐的时候念头来、念头去就不好?谁说的

能照是镜,所照亦镜,无他无自,莫能憎爱,元是一空。

『能照是镜,所照亦镜』,能照的是镜子,所照的也是镜子,重点来了!这叫做「忘己时无非己」,说法不同,意义一样。『无他无自』没有自己也没有他,这东西弄错了就变成假平等。不回互是独立,我和你不同,我和石头不同,这是不回互,这个弄不清楚的话,结果把回互也误会了,误会变成假平等。真的独立弄不清楚,就以为通通一样,结果就变成假平等、假的回互。这样的话,你的钱都是我的,无自无他嘛,你的东西我通通抢过来,因为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东西当然不是你的。这就是我们意识分别很难弄清楚回互与不回互,独立又平等同时存在,你怎么说呢?各个不一样,但是各个相同,同时成立吗?我们用脑子想,怎么想也想不通,其实原来各个都是这样子,我们搞不清楚。这一道最难打通了,打通的最好方法还是多多盘腿比较好,因为盘腿是回互与不回互同时现。两个同时现?你不要用脑筋想独立的就独立,不能平等;平等了就不能独立,这是废话,自圆其说的。你上坐盘腿,让六根自在,这时说回互与不回互都是多余的,闲话。

『无他无自的关系,莫能憎爱』,没有自、没有他,还能爱还能恨吗?但是千万不要又掉入假平等、假的回互去了。彻底的不回互才能彻底的回互,不能彻底不回户的话,你能回互吗?不能嘛!好比房屋的基石和柱子,各安其位,各显其用,各个尽其本分才能变成一个屋子。如果柱子不像柱子,地基不像地基,你能完成一个房子吗?不能!各个要尽其本分,你才能完成一个房子,所以「不回互」彻底了,才能完成「回户」的样子。『莫能憎爱,元是一空』请看信心铭的解说。

忽焉在前,刹时在后,初如处女,终如脱兔。始为巨贾,极尽奢侈,终致零落,在巷间行乞而不知耻。

『忽焉在前,刹时在后,初如处女,终如脱兔。始为巨贾,极尽奢侈,终致零落,在巷间行乞而不知耻』,都是指无穷无限的变换多端,都是空,指无限的那个能变的东西在变,整个是一副宝镜在那里动。有时一下子富贵,没有过一年半年又变成叫化子了,这整个是一张宝镜在那里显。

要能随所为主,转处实能幽。宝镜为己,己为宝镜。宝是万能自在之义,宝镜为喻,三昧为法

『要能随处为主,转处实能幽』,安分在自己的本分上就是「实能幽」,彻底的不回互才能「转处实能幽」。『宝镜为己,己为宝镜』,所以不要分做我是宝镜或是我是宝镜里现出来的影子,不对!宝镜本身就是你,你就是宝镜,那镜子上头有很多的变化,通通是你自己,无非己嘛!『宝是万能自在之义,宝镜为喻,三昧为法』,宝镜三昧这首歌用宝镜和三昧勉强分为两段的话,宝镜是比方,三昧是法,三昧是正受,正受是什么?没有自我的意见加进去,没有莫名其妙的邪见、偏见加进去,三昧就是正受。好了,讲了这么多道理,那实际的用功是什么?

三昧即正受,老实承受与缘合一而忘己。

『老实承受与缘合一而忘己』,只有这一句,大家要记住。宝镜是比方,三昧是正法,无己非己…这些是道理,实际上呢?各位现在坐在那里听我上课,你的缘是什么?你听到我说的内容,脑筋因此在动,在思考、判断,这都是缘,你有没有和缘合一?无时无刻都在动脑筋,我听到你在讲,讲的好、讲的不好,马上有一个跑出来在那里动,合一了吗?没有!那合一的人是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吗?没有意见吗?或是糊涂了吗?这是合一吗?听到后在上面动脑筋在思量,你要知道「思量本身究竟是不思量」。「我」在想,那个「我」不要插进去就对了,没有「我」插进去,你就不能分别我在讲什么吗?所以「妄想毕竟是法性」,懂吗?你说与缘合一,难道你就变成声音,所以只有声音在响,听到的内容,什么都都不懂?佛、大禅师不是教你这样。

把一个澈悟的禅师的牙齿拔掉,但是不上麻药,认为不痛才是与缘合一,合不合道理?很多人认为修行是这样,我修行很到家,所以我拔牙都不上麻醉,真的吗?就是忍也是「你」在忍,是忍的功夫好。「与缘合一」是「痛就是痛」,会大叫,怎么不痛?就是不想痛还是会痛。释迦牟尼佛拔牙齿不上麻醉,可以不痛吗?不痛才怪呢!
「老实承受与缘合一而忘己」,这并不是说你觉受都没有了,思想都不动了,不晓得你在说什么,不是这样。清楚你在说什么,但是上头没有一个分别的叫作「我」的妄念,没有!只是这样而已,所以「思想本身究竟不是妄想」。所以永嘉禅师【证道歌】里有「无明实在是佛性」。

最要紧是时时刻刻「老实承受与缘合一而忘己」,能一直不偏离这个就是悟后起修。并不是澈悟后就绝对不会跑掉、偏离,因此随随便变都可以,不是这样,处处时时「与缘合一而忘己」都不偏离就对了。弄清楚自己就是宝镜,就是悟了,悟后还要修行吗?「修行没有终止」,这就是曹洞宗最难使人了解的地方,使得学人转学跑到临济宗或是净土宗那里去。「悟没有开始,修行没有终了」一听就受不了!修行没有终止?那我要悟作什么?我以为悟了就没有事了,还要一直修行下去?悟没有开始?那我就不要悟了,本来就是悟嘛。一下子就搞糊涂了,用思想去想佛讲的正法,佛传的真正的东西,要命呀!

死时坦然死,绝无延生之念,故解脱安乐。另有译为「不受」,因受无受者故。何以如此?甜瓜彻蒂甜,苦瓜连根苦。

他用另一个说法来说明「与缘合一」,『死时坦然死,绝无延生之念,故解脱安乐』。临终死的时候坦然死,这个时候绝没有延生之念,想多活一天也好,多活两天也好,这样的话就苦了。这是与缘合一的道理,所以解脱安乐。
还有一个三昧翻译成「不受」,因为没有受与受者,宝镜嘛!能受所受没有的关系,所以叫不受。三昧正受有时翻译成不受,何以如此?『甜瓜彻蒂甜,苦瓜连根苦』,这上头有没有道理?苦瓜吃下去的时候,根也苦,叶子也苦;甜瓜整个都是甜,哪有这里甜,那里不甜?或是这里甜多一点,那里甜少一点?有这事吗?这是什么意思?没有能所的意思。本来没有能所,为什么?因为都是一枚宝镜。

大家刚才听到钟响了,下课了,平常我们都是「我自己听到钟响」,有没有分开来?有没有一枚宝镜?不是嘛!处处都是分开来。我是我,钟响是钟响,这是不回互。因为彻底的不回互,所以是回互。声音在我这里响,还是在那边响?我这边没有响,听不见;如果只有我这边响,那就不要钟也可以响,我想要响就响就好了,不行!一定要钟动才行,大家动起来才有,有缘才有。

比方讲,我在这里照镜子,镜子上有没有我的影子?有啊!如果没有我,镜子上有没有显出我的影子?没有!一定要有镜子,也要有我。也许有人说拿镜子的人把这个影子照出来的,那叫拿镜子的人走开,镜子摆在那里就好了,行吗?不是拿镜子的人把影子照出来的,那么是虚空把影子照出来吗?那影子是谁照的?不是镜子照,也不是中间的虚空照,也不是拿镜子的人照,但是,没有我不行,没有镜子也不行,没有空间也不行。没有这些东西,就没有影子,那这个影子是从哪里来的?你看,镜子和我是独立的,但是这个影子呢?不回互有影子吗?没有影子。像这样用头脑去理解的话是这样子,那么实际的情况还是希望大家多多盘腿,盘腿放松六根,六根让它放松,就是回到自然的规律。「哦!这是自然的规律…」,你不要又加进了自己的意见了。摆在那里,思想动来动去也不是你动的,也不是你赶走它,你不赶它,它也走掉啊。念头动的时候,你不要再加一个「我在想」就好了嘛!饭田禅师整个序言讲了半天就是一个重点:整个都是一个宝镜三昧在显,上头没有你、我、她,实际的生活怎么相应?就是和你所看到、所听到、所接触到的情景、情况合一,「与缘合一」这是实际生活用功很好的方法。


....

这本大手印的书写得很好:

直指大印: 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

....

[11:51 PM, 5/18/2020] Soh Wei Y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7phIpQ8kyY
[11:56 PM, 5/18/2020] Soh Wei Yu: 慧律法师 he is perhaps the only chinese master i know that talks about 'nature'
[11:56 PM, 5/18/2020] Soh Wei Yu: lol

[12:30 AM, 5/19/2020] Soh Wei Yu: ven. hui lu seems different in that regard
[12:30 AM, 5/19/2020] Soh Wei Yu: in that video he criticised other religion eternalism and said "permanence" is simply the emptiness and dependent arising of impermanence
[12:30 AM, 5/19/2020] John Tan: However they r anatta in no-self but view isn't strong
[12:30 AM, 5/19/2020] John Tan: Yes ven hui Lu is quite good
[12:31 AM, 5/19/2020] John Tan: What I din see in hui Lu is it remains as wisdom teaching
[12:32 AM, 5/19/2020] John Tan: Experience wise I prefer that 王洪亮?
[12:32 AM, 5/19/2020] Soh Wei Yu: "What I din see in hui Lu is it remains as wisdom teaching" what do u mean
[12:33 AM, 5/19/2020] John Tan: Although hui Lu comment is good and clear, anatta isn't clear.
[12:34 AM, 5/19/2020] John Tan: The experience no mind due to anatta insight then into DO and Emptiness is important.
[12:35 AM, 5/19/2020] Soh Wei Yu: "
再来,第一,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即【1、不自观音以观观者,】因为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的。不自观音就是不会拿这个音声……以观观者,第一个“观”叫做能观,“观者”就是所观。他不会拿这个音声,来变作一个能观跟所观。意思就是:观世音菩萨已经证得金刚三昧,就是心境一如的意思。不自观音就是不拿这个外在的音声,化为一个能观,一个所观,因为音声就是清净自性的缘起相,没有二相,缘起相就是真如相。所以,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观世音菩萨不会拿外面的这个音声,化作一个能观、所观。众生都是这样,听到美好的音声,心都跑掉了,一个能听,一个所听,心就跑掉了,就迷迷茫茫了。观世音菩萨知道,音声是幻灭的,幻灭就是实相的显现,缘起就是实相。【使受苦众生即得解脱,】让受苦的众生就得到解脱,【是为无畏。】"

"
大 悟之人不见法。他没有任何东西,因为法法本空,法法不相到。也不见身。为什么?四大本空,五阴本来就没有“我”。所以,什么叫做照见五蕴皆空?色即是空, 受想行识即是空。为什么讲色即是空?色即是空,空就是佛性,色就是佛性的展现。所以,真正的悟道的人,他的心性流露在一切缘起法里面,即于生灭,即得不生 不灭的无为法,也没有所谓有为跟无为,刹那即见永恒,永恒就是刹那,平等不二。 因此我们要了解:不见法,也不见身。身,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四大本来就空,五蕴——色受想行识,本来就是不可得。一切法,智者了知一切法,本来就无我。这无我里面,当下就是佛性。所以,佛法讲否定的时候,凡所有相,皆是假相。讲肯定的时候,尘尘都是真心,每一个颗粒微尘都是真心的影现,一切法全部都是真。 当他破除无明烦恼、破除执着、破除分别的时候,完全都是真心展现的,尘尘尽是真,没有一法不是真心,这个是站在肯定的角度。站在否定的角度,是凡所有相不 可得。站在本体界的角度,凡所有相,都是本体界的展现,都是清净心的影现,没有一法不是真实。"

- ven hui lu
[12:35 AM, 5/19/2020] Soh Wei Yu: this is still more like nondual, not anatta?
[12:35 AM, 5/19/2020] John Tan: I got to read
[12:35 AM, 5/19/2020] John Tan: What is that Zen teacher name?
[12:35 AM, 5/19/2020] Soh Wei Yu: 洪文亮?
[12:36 AM, 5/19/2020] John Tan: Yes
[12:36 AM, 5/19/2020] John Tan: U see hui Lu is speaking from highest form of teaching
[12:37 AM, 5/19/2020] John Tan: Actually very good
[12:37 AM, 5/19/2020] John Tan: U should pass your mom
[12:38 AM, 5/19/2020] Soh Wei Yu: ok
[12:39 AM, 5/19/2020] Soh Wei Yu: I also like 洪文亮。 i think these two, hong wen liang and hui lu fa shi 慧律法师 are the only chinese masters i really resonate lol
[12:40 AM, 5/19/2020] John Tan: Yeah only two that is really clear
[12:40 AM, 5/19/2020] John Tan: But u cannot read it from ur understanding
[12:40 AM, 5/19/2020] John Tan: It is not suitable for many ppl
[12:40 AM, 5/19/2020] Soh Wei Yu: What do u mean
[12:42 AM, 5/19/2020] John Tan: This text is very good. But not suitable for many ppl.
[12:43 AM, 5/19/2020] John Tan: It involves anatta insight, emptiness and DO, clarity from anatta perspective.
[12:44 AM, 5/19/2020] Soh Wei Yu: oic..
[12:45 AM, 5/19/2020] John Tan: He should say 尘尘假相都是真心
[12:47 AM, 5/19/2020] John Tan: The text that I wrote for u to XX, paste it here
[12:51 AM, 5/19/2020] Soh Wei Yu: 深入观行, 婆酰迦经。
了悟经旨, 直指无心。
无执能所, 忘却身心。
方知见性, 只需明相。
明相见性, 见色明心。
真心空性, 随缘显相。
迷时幻相, 悟时真心。
山河大地, 原是法身。
色声香味, 尽是妙心。
[12:51 AM, 5/19/2020] John Tan: Lol
[12:52 AM, 5/19/2020] Soh Wei Yu: yeah similar..
[12:52 AM, 5/19/2020] Soh Wei Yu: lol
[12:52 AM, 5/19/2020] John Tan: 🤣
[12:54 AM, 5/19/2020] John Tan: Only if XX can put down his  teacher status, he should re-read it.
[12:54 AM, 5/19/2020] Soh Wei Yu: Ic..
[12:55 AM, 5/19/2020] John Tan: Do u know what i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e first line?
[12:55 AM, 5/19/2020] Soh Wei Yu: 深入观行, 婆酰迦经。 ?
[12:55 AM, 5/19/2020] John Tan: Yes
[1:07 AM, 5/19/2020] Soh Wei Yu: not sure.. deeply contemplate this, not just skim through
[1:08 AM, 5/19/2020] John Tan: The purpose is actually to trigger about bahiya sutta
[1:09 AM, 5/19/2020] John Tan: Unfortunately the Chinese sutta may not be able to translate the bahiya sutta properly
[1:09 AM, 5/19/2020] John Tan: Many translate in the seen just the seen as a form of total concentration into a state of no mind.
[1:09 AM, 5/19/2020] John Tan: Like vipassana into no mind
[1:12 AM, 5/19/2020] John Tan: Therefore bahiya sutta can be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修 or can be understo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悟。all these depends on the calibre of the person.
[1:13 AM, 5/19/2020] Soh Wei Yu: Bahiya Sutta in the new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mall Boat Great Mountain’ by Ajahn Amaro https://cd1.amaravati.org/wp-content/uploads/2017/04/13/%E5%B0%8F%E8%88%B9%E8%88%87%E5%A4%A7%E5%B1%B1_20161111.pdf


佛說:在所見中,只有所見。在所聞中,只有所聞。在所感中,只有所感。在所知中,只有所知。如此會看到,的確無物在此1;婆醯迦,該如此修習。婆醯迦,你應該依此:在所見中,只有所見。在所聞中,只有所聞。在所感中,只有所感。在所知中,只有所知。如此你會看到,的確無物在這裡;如此,的確無物。什麼都沒有時,您將看到,你不在此處,不在彼處,也不在兩者之間。此即苦的止息2。(自說經1.10)
....
[1:14 AM, 5/19/2020] Soh Wei Yu: oic..
[1:15 AM, 5/19/2020] John Tan: But it should be understo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悟。y?
[1:18 AM, 5/19/2020] Soh Wei Yu: realization of anatta as dharma seal is different from a state of no mind
[1:19 AM, 5/19/2020] John Tan: No from the text, y should it be 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悟?
[1:20 AM, 5/19/2020] Soh Wei Yu: In seeing, always only the seen, or seeing is none other than seen. No you. This is truth, not training into a state of only the seen
[1:20 AM, 5/19/2020] John Tan: 如此你會看到,的確無物在這裡;如此,的確無物。什麼都沒有時,您將看到,你不在此處,不在彼處,也不在兩者之間。此即苦的止息2。(自說經1.10)
....
[1:21 AM, 5/19/2020] John Tan: It says therefore u should see this truth.
[1:21 AM, 5/19/2020] Soh Wei Yu: Ic..
[1:22 AM, 5/19/2020] John Tan: Therefore it is for 悟
[1:23 AM, 5/19/2020] Soh Wei Yu: Oic..
[1:23 AM, 5/19/2020] John Tan: This is the purpose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line
[1:24 AM, 5/19/2020] John Tan: 深入观行, 婆酰迦经。
了悟经旨, 直指无心。
无执能所, 忘却身心。
[1:24 AM, 5/19/2020] John Tan: 如此你會看到,的確無物在這裡;如此,的確無物。什麼都沒有時,您將看到,你不在此處,不在彼處,也不在兩者之間。此即苦的止息2。(自說經1.10)
....
[1:25 AM, 5/19/2020] John Tan: If without the above that, then it can be interpreted as just a state of no mind samadhi.
[1:25 AM, 5/19/2020] John Tan: There is no insight involved.
[1:27 AM, 5/19/2020] Soh Wei Yu: ic..
[1:28 AM, 5/19/2020] John Tan: But it is stated, therefore u will see from in seeing, just the seen, u will realize there is no object here, there is no subject here, no subject there either, nor any in between.
[1:34 AM, 5/19/2020] Soh Wei Yu: Oic..
[1:34 AM, 5/19/2020] Soh Wei Yu: Im glad they recently released that translation and ajahn amaro’s book in chinese. Otherwise cant find a good one that distinguishes that
[1:34 AM, 5/19/2020] Soh Wei Yu: I see other chinese explanations of bahiya also more on no mind
[1:35 AM, 5/19/2020] John Tan: Oh just recently released?
[1:35 AM, 5/19/2020] Soh Wei Yu: Ajahn amaro’s old book but recently translated to chinese
[1:35 AM, 5/19/2020] Soh Wei Yu: He also has a new book but in english
[1:35 AM, 5/19/2020] Soh Wei Yu: Called the breakthrough. He also reiterated bahiya sutta in that
[1:35 AM, 5/19/2020] John Tan: I heard he went into dzogchen?
[1:36 AM, 5/19/2020] Soh Wei Yu: Nope but he was discussing dzogchen with his friend tsoknyi rinpoche and found it similar to his thai forest practice. Tsoknyi rinpoche is the one i went to his retreat last year lol
[1:37 AM, 5/19/2020] John Tan: Most important breakthrough post that is not go into subsuming but into dependent origination and emptiness.  Many can still turn into non-dual awareness teaching.
[1:38 AM, 5/19/2020] John Tan: Or one can move into exertion and emptiness like dogen...
[1:38 AM, 5/19/2020] John Tan: Like 洪文亮

...

Zen Master Hui Lu on Hua Yan, Anatta, and Total Exertion

These lectures by Zen Master Hui Lu 慧律法师 are about Avatamasaka Sutra (Hua Yan Sutra), anatta, manifestation as clarity, and total exertion. This is a Chinese lecture.


[6:26 PM, 5/21/2020] Soh Wei Yu: This is nice https://youtu.be/8BRtkWUwfY8

[7:09 PM, 5/21/2020] Soh Wei Yu: 一真、一真法界 is like anatta
[7:09 PM, 5/21/2020] Soh Wei Yu: Second part talks about limitless universe
[7:58 PM, 5/21/2020] John Tan: Very clear to u right?
[8:00 PM, 5/21/2020] Soh Wei Yu: Yeah u watched?
[8:00 PM, 5/21/2020] John Tan: Yes

[8:07 PM, 5/21/2020] John Tan: He is just emphasizing anatta, manifestation as clarity and total exertion.

[8:13 PM, 5/21/2020] John Tan: If there is no I as a background, u r left with manifestation.
[8:15 PM, 5/21/2020] John Tan: If u want to bring out the nature of phenomena, 现象界
[8:16 PM, 5/21/2020] John Tan: U must see through first the background and point directly to this foreground as one's radiance clarity.
[8:17 PM, 5/21/2020] John Tan: So first the direct pointing is important, second eliminate the mistaken view that clarity is always hiding behind.
[8:18 PM, 5/21/2020] John Tan: In between, one must keep refining the view of emptiness and DO.
[8:18 PM, 5/21/2020] John Tan: His elaboration and emphasis of 重重因缘 is good
[8:19 PM, 5/21/2020] John Tan: And 刹那
[8:19 PM, 5/21/2020] John Tan: Both r important
[8:20 PM, 5/21/2020] John Tan: But total exertion of 华严 is not only that
[8:21 PM, 5/21/2020] Soh Wei Yu: oic..
[8:21 PM, 5/21/2020] Soh Wei Yu: in the second video he talks about limitless time, limitless space and using that limitless mind to experience everyday activities
[8:22 PM, 5/21/2020] John Tan: Second video?
[8:22 PM, 5/21/2020] Soh Wei Y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1plAl9WLCA
[8:24 PM, 5/21/2020] Soh Wei Yu: oh theres actually 5 videos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vXiTM5fwpkppVhrKBw4rjrnkJD2rOuS
[8:24 PM, 5/21/2020] Soh Wei Yu: only watched first two
[8:28 PM, 5/21/2020] John Tan: In the first video he talked about the mirror and reflection is also very good.
[8:29 PM, 5/21/2020] John Tan: But whether ppl can understand is a different matter.
[8:29 PM, 5/21/2020] Soh Wei Yu: oic.. yeah i remember he paused and ask do you understand? haha
[8:29 PM, 5/21/2020] John Tan: Yeah
[8:30 PM, 5/21/2020] John Tan: That reflection is the very mirror...not the mirrors that reflects, but the reflection as that mirror. I think that is very good.
[8:31 PM, 5/21/2020] John Tan: The way he described has a trigger point.
[8:31 PM, 5/21/2020] John Tan: I mean the way he puts it

...

In 2014, I posted thi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Thusness 7 stages + my own translation of a portion of Bahiya Sutta, to a China Buddhist forum. Someone from China realized anatta (previously was in I AM phase) after reading my translation of Bahiya Sutta. I compiled some of the illuminating discussions with him and a few others for my mom.

For those hoping to obtain right view in Chinese, they should read the whole of this document: https://app.box.com/s/ukzc6go2xtmpqrqu4z2fhbqitnx2m723


Also, here is a compilation of articles by Zen Master Hong Wen Liang, who is very clear: https://app.box.com/s/ceb9i7wsk0lkfl2sjex97ai56l1k52pf
 
 
...
 
Update:

Found another Chinese Ch'an Master who clearly had insights into anatta, dependent origination and emptiness. He seems to progress from true self, one mind, into anatta and emptiness.

Ven. Chi Chern 釋繼程

Flipp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books:

https://www.ddc.com.tw/search_list.php?c=1&s=2&k=%E9%87%8B%E7%B9%BC%E7%A8%8B

 默照365

 禪悟之道

禪觀生死

 
 
...
 
这本书很好
 
 
 明現本來性-大手印指導教本
 
....

只管打坐-洪文亮老师开示 (2009-11-09 10:11:33)
转载
标签: 洪文亮 坐禅 禅 道信 文化 曹洞 佛法 正法 只管打坐 打坐 分类: 洪文亮老师
只管打坐
(转自正法眼藏论坛:http://www.hongzen.com
師坐次,僧問:「兀兀地思量什麽?」
師曰:「思量箇不思量底。」
僧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
師曰:「非思量。」
五燈會元~藥山惟嚴
有人问药山惟俨禅师怎么打坐?
药山说思量个不思量底。
思想那个不思想的?!问的人傻了,那个不思想的怎么样去思想?
思想了就巳经动了思想,用思想去思想那个不思想的,那怎么可能啊?
药山禅师回答,三个字:非思量。
打坐就是要你在这个非思量境界,做到了就是真正打坐。
那么非思量是什么境界呢?
非思量是个真实不虚的状态,并不是虚构的,假想的或理念的状态。这就是叫做无念之念,是分别意识不动以前的境界。那么分别意识发生作用之前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呢?大家都忘了在小婴儿的时候,念头还没有起分别之前;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分别意识发生了作用,开始知道这个,知道那个。这些我们都忘了。如果能够恢复到这个状,我们就能看到自己真正的面目。千万不要以为这个状态能用推想可达到,这个思想不动以前是什么样的状态呢?用思想去追求,那可又弄错了。
那怎么办?你可以向你的耳朵、眼睛讨教,向它们学习。请问各位,当耳朵听声音时,它有没有分别这个好还是不好才听?没有啊!眼睛对到什么就看到什么,它有没有分别这个喜欢那个不喜欢,这个要看,那个不要看?没有啊!所以六根对境分别意识还没有动之前的状态,这个就是非思量境界。不是什么都没有才是非思量。你怎么知道什么都没有?当你知道个什么都没有时,那还不是你的意识动吗?
佛在阿含经说:“看就是这样看,听就是这样听”。我们的六根本来就是自由自在的。所以静坐时就只是这样的坐,六根本身在自自然然的状况下来去自如。千万不要去管它们,甚至不管也不管。总之不是有一个我在那里看那里听。所以坐禅就是让万法来证明没有你,不是有一个你来证明没有你。关键就在这一点,千万就不要搞错了。因为当你自己去证明没有你的时候,你已经有一个“我”去证明了,这个还是叫忘我吗?没有吧!
那么如何让万法来证明没有你?万法指的又是什么?
看到的色相,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尝到的味道,感受到的冷热,来去的念头。这些万法处处都在告诉你,没有我啊!没有我啊!
例如坐久了脚会麻,当然是麻嘛,因为你平常不打坐嘛,这是自然的关系。你说现在我来修行,我要坐得好,不要让它麻,我一定要忍耐住,这样坐已经是在玩起“我”的游戏来了。你平常不练习打坐,坐一下会麻,那当然嘛;因为这就是缘生之法。修行就是要忘掉这个我~假我。千万不要玩弄这个“我”去修行。
这个关键的地方我再三的讲明,希望各位不要拿我去忘掉我。很多人以为打坐时要没有念头才对,所以打坐的时候有很多念头,就觉得我这样念头纷飞不好,要把它去除掉。请问各位这样对不对?你想我是个用功的人,打坐功夫好,怎么今天念头这么多,不要!不要!其实如果这样坐这样想的话,你自己已经在胡搞了,在卖弄自己了。这里请各位自己细心反省一下,念头来,你知不知道那个念头要来?念头去,它要去的时候也有没有请教你可不可以去,对不对?因为念头本身就不属于你的啊!它是缘生之法。什么念头要来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跑掉你也不知道。所以当念头来了之后你才知道:“啊!念头”,那是你的分别意识在事后去知道的。如果还以为有一个你在知道,那就是你自己的妄想。这就是所谓的根本无明,修行就是为了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当打坐的时候念头来念头去,你千万不要以为有个不动的在知道你的念头来去,就以为这个对了。以为有一个不动的对着一个来去的念头,好象有两个个别的念头,那是不对的。其实,来的念头本身就是你法身的用。很多人不晓得这个,误以为有一个“我”知道念头来,念头去。明来知道明,暗来知道暗,那个不动的就是真的了——唉呀!错了!这是外道的说法。你有一个不动的在你的概念里头,拿这个不动的当宝贝,然后觉得这个就对了。那不是你想象出来的吗?如果没有你,还要那个不动的做什么!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个作用,通通都在无我的、真正的实相里头自由自在的活动。我们就是误会了,把那个能分别思虑的当作是我。其实它本身只是法身的作用而已。分别思虑这个东西太灵了,一起分别作用的时候我们就自动的把能分别的当作是我。其实意根和眼根耳根一样,对到什么缘,那个在,皆是实相。当你对到石头就是石头,对到馒头就是馒头,你不会在讲石头和馒头这二个名字后,才知道是石头是馒头吧!文字语言的分辨,是事实发生以后的分别意识活动。这个以前,石头在,馒头在,那个在,是分别意识还没有动以前,本身已是了了清楚的分别的了。无分别的分别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把“我”加进去,我们的意根本来就了了分明。
当我们的眼睛对到相,相跟见,是一体的作用。同样的道理,念头的升起跟那个无我的知,也是一体的作用。所以来的念头本身就是你意根的作用,其实就是你的实相。修行能够知道这个就好了。能够了解到这个,噢,你就进步了,你在打坐时就不怕念头的来去,因为念头本身就是你的实相啊。你以为另外有一个念头能让你知道吗?不可能的啦!因为在每一刻的当下能和所、根和尘、心和境、念头和你,本来是不可分开的,永远同时用,同时起,同时灭。本来就是一体的。是我们把一个东西硬硬分开两个来说明,这就是事后的聪明,事实之后的意识分别。
啪!(拍桌子声),迷也是因为它,认为“啊!我听到他拍桌子”;悟也是因为这个,“噢!噢!噢!原来不是你在那里敲,我在这里听,声音跟能听的是一体的东西啊”。啪!(拍桌声),悟也是这个,迷也是这个。同样一个声音,一个迷一个悟。不是悟了就把这个声音听成别的声音,或者一般人以为悟了就等于入定时什么都听不见,那你当石头好了。这也不是说你悟了,就会把馒头看成金刚石,把草茅蓬看成宫殿,把厕所看成饭店。不是这样的,那是神经病!
告诉诸位,迷在何处?如果把一个相对的色相,当作真正有一个色相在那里;而我这里呢,也是真正的有一个我在看到那个色相,这就是迷。而开悟就是假我的误认没有了。那里不是有一个相对的色相真正的存在,而是无相而显现那个样子。无而有的那个样子显现。而我这里呢,也是无而有的缘所生的存在而已,不是真实的有一个叫做‘我’的存在。能看的功能和所看的相,都是无自性对无自性,在缘生缘灭。这就是所谓的缘所生法,了无自性。把这个弄清楚了,一样看一样听,这一切就是法身,遇缘则显,即生即灭,变化无碍。
没有见性的人,永远是我听到那个声音。我和声音是相互分开的,我(根)是跟外面的存在(尘),是永远相对而隔离的。这样永远没有办法成佛,也不是佛的好学生。如果有一个我在求佛法,我拜了会得到加持,我要成佛,我要开悟。以这样的方式来修道你就一直都是在修那个假我。结果会使到自己的我见越修就越多越大,离道愈远。
正传的坐禅是那么的重要,能让各位自己去发现真正的自己。怎样去发现呢?不是“我”去知道,去发现这个不是我。如果这样做,那你已经拿一个假我想去发现真正的自己。
那怎么办呢?——放任六根兀兀的坐。
六根本来就是那么的实实在在,如如的在那里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六般神用空不空。那么自然啊。这是必然的关系嘛。这就是说唯有在真正坐禅的当下,就会悟到我们的心量本来是很广大的,应用无穷。六根应眼见色,应耳闻声,应鼻嗅香,应舌知味,应身知触,应意知法,一切施为运动,皆是法身。六根本来毫无挂碍,无爱无憎,平等平等地随缘生灭,皆自然解脱。
释迦牟尼佛亲自讲,如果你能够真正让万法来证明根本没有你,这样子老老实实的去坐禅,这样子去修持的话,只需要像蚂蚁从你的鼻头跑到你的额头这样短的时间,就胜过你用一个我去坐十年一百年。如果用自己去求法一百亿年都没有办法的啦,永远没有办法的。因为有一个“你”想要成佛啊!
“只管打坐”这个法门,是正传的坐禅之法。坐的当下就是行佛威仪,就是佛的行履。没有妄想的当下就是佛的行仪,所以这个叫做大安乐法门。
1999年吉隆坡鹤鸣寺七日禅节录
洪文亮老师主讲
罗医师整理


 
。。。。。。。。。。。。。。
 
 
 

 Also:


"万物皆空,佛性不空是对初学佛人讲的;万法即佛性是对悟后人说的。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 -
元音老人


“大随禅师答此僧问,是令其反躬自究,而悟物我不二之理,大师若不彻悟性相一体,焉能顺其语脉下搭,轻令此僧言下知归?故投子装香作礼,而称其为古佛再世也。
禅师家如功夫未到物我不二之地,出言吐语难免不闹笑话。
兹举一例:
昔禅者冯济川,见明月庵壁间画一髑髅,乃于旁题一颂云:“尸在这里,其人何在?乃知一灵,不居皮袋。”观其颂,彼只悟常理,色身不是真我,性灵乃真我。性灵是常住不灭,可以离开肉体自由来去,不为肉体所拘的。所以说:“乃知一灵,不居皮袋。”尚未悟物我不二,性相一体之秘。
大慧杲禅师来庵,见之不肯,另作一颂云:“即此形骸,即是其人;一灵皮袋,皮袋一灵。”真悟道人,深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自他之分,物我之隔。故宗下常言“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即此意也。
同样一个案例,在悟道人指授下,风光即迥不相同。昔裴休相国,随侍黄檗禅师次,见壁间达摩大师像,问禅师曰:“像在这里,人今何在?”师召裴休曰:“裴休。”休应诺。师曰:“不在别处。”休当下有省。在明眼大师指授下悟来,多少庆快!此参禅所以贵有名师指授也。
从此可知,悟道就是悟物我不二。如果尚存向外驰求之意,希望有得之心,常在揣摩法身如何才是,拟度报身、化身如何获得,那就还在弄影,未曾真悟本来,不名道人。"
-

元音老人

Labels: , , 0 comments |
 
 
 
 
这是我今天写给妈妈的:
 
参禅是要参究本来面目是什么,自性是什么,不是要达到一种境界。

是要发现,体悟,什么是自性、觉性。要达到完全没有疑惑才是”悟”

要一切念头断后还要回光返照,我是谁?在觉知的是什么?如果有念头回答是这个那个就错,因为答案不在语言文字,所以把念头舍掉再继续参、回光返照。这是明心最直接的法。
要每天打坐,元音老人叫弟子每天打坐两小时。

如果不能把心静下来到无念,很难开悟。你要想想你最容易把心静下的方法是什么?是打坐吗?还是念佛持咒?什么方法如果能安心都可以,可是要每天修,不能断断续续。

可是无念还不是开悟,达到无念时还要回光返照,找出了了分明的是谁,是什么,才能悟到自性,不然你的打坐只是一种静态,还没悟到自性。

悟到自性后只是明心,还不算是悟性(人法二空之理、登地菩萨),还要继续。所以”明心见性”其实是两个:先明心(真心),后见性。

所以要努力修到明心见性。

六祖慧能说过: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还有:

有人问我一个问题,所以我给他发送了以下文本。你应当这样修习,并且每天都有质量的时间来冥想(观照)和修习,这将引领你到达实现的第一阶段。

文本的一部分:

'5. Nāṉ Ār? 第6段:如果或者一旦我们的意识中出现了除了我们自己之外的任何事物,我们应该简单地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即所有其他事物(所有思想、形式或现象)出现的那个( the one to whom all other things (all thoughts, forms or phenomena) appear)

关于您的陈述,“我一直在做‘这些思想是对谁而起?’,‘对我而起’,‘我是谁?’的探询,但我不知道我还应该做什么”,这些话,“这是对谁而显现的?”、“对我而显现”、“我是谁?”是由巴格万给出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指引,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理解他对这个指引的意思。他的意思不是说我们应该在任何事物出现时就重复这些话给自己听,而是说我们应该简单地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即所有其他事物(所有思想、形式或现象)出现的那个。也就是说,他并没有说‘问对谁而言’或‘问我是谁’,而是‘探究对谁而言’和‘探究我是谁’,正如他在Nāṉ Ār?的第六段以下部分中所写:

如果其他思想升起,不尝试去完成它们,就有必要探究它们发生于谁。无论多少思想升起,又有何妨?警觉地,每当一个思想出现时,如果有人探究它发生于谁,就会清楚:发生于我。如果有人探究‘我是谁’(通过警觉地关注自己,即所有其他事物出现的‘我’),心将返回到它的出生地(即自己,它起源的源头);(因为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关注它)起来的思想也会停止。当一个人这样练习并练习时,心在其出生地坚定不移地立足的能力就会增加。

他在这里使用的动词我翻译为‘探究’是விசாரி(vicāri),在某些情境中可能意味着以询问的方式探询,但在这个情境中只意味着以探究的方式探询。提问是一种心理活动,因为它涉及将我们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向一个问题,即一种思想,因此属于除了我们自己之外的事物,所以只要我们在提问,我们仍然只是在心灵表面上漂浮,关注于除了我们自己之外的事物,而探究自己意味着深切地自我关注,这会导致心沉入深处,从而返回到它的‘出生地’,即它起源的源头,也就是我们的本质本我(ātma-svarūpa),这是我们对自己存在的基本且永恒闪耀的觉性,‘本我’。

因此,巴格万在这段话中指出的是我们应该将注意力发送的方向。而不是让我们的注意力随着可能升起的任何思想而外出,我们应该将它转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即所有思想出现的那个。‘对谁而言?’并不是我们应该问自己的一个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指引,指示我们应该将注意力导向哪里。有时候,如果提问‘对谁而言?’能帮助我们想起将注意力转回到我们自己身上,那么它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辅助,但自我探究(ātma-vicāra)不仅仅是提出这样的问题,而只是将我们的注意力单纯地固定在我们自己身上。

这里值得注意的另一个点是,巴格万所指的‘思想’是指除了我们的基本觉性‘本我’之外的任何事物,因此它包括所有感知、记忆、情感、想法以及任何其他类型的心理印象。正如他在Nāṉ Ār?的第四段中所说,‘除了思想之外,并没有单独的世界这样的事物’,以及在第十四段中,‘所谓的世界仅仅是思想’,所以当他在这里说‘如果其他思想升起’(piṟa v-eṇṇaṅgaḷ eṙundāl),‘每当一个思想出现时’(ovvōr eṇṇamum kiḷambum-pōdē),他的意思是,如果或者一旦我们的意识中出现了除了我们自己之外的任何事物,我们应该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即所有这些事物出现的那个。

如果我们警觉地自我关注,正如我们应该尝试的那样,我们将因此避免思想和睡眠,但当我们疲倦时我们自然不那么警觉,所以我们可能会因为尝试自我关注而睡着
您问,‘我应该整天坐着持续做自我探询几个小时吗?我应该在睡前床上也继续探询吗?或者我应该不时停止探询以让身体休息?’首先,自我探究与身体无关,所以无论身体是躺着、坐着、站着、行走还是做任何其他事情,我们都可以练习它。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不必为了给身体休息而停止自我关注,因为自我关注以任何方式都不会使身体感到紧张。事实上,当身体和心灵正在休息时,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条件来自我关注。

关于您在睡前床上继续练习的问题,这也是好的,但由于我们通常在那个时候非常疲倦,我们通常在尝试自我关注后不久就沉入睡眠。这没有害处,因为当我们需要睡眠时我们应该睡觉。没有时间和情况不适合我们自我关注,所以无论时间或情况如何,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尝试自我关注,但我们不应该试图剥夺自己所需的睡眠量。

如果我们警觉地自我关注,正如我们应该尝试的那样,我们将因此避免思想和睡眠,但当我们疲倦时我们自然不那么警觉,所以我们可能会因为尝试自我关注而睡着。正如Sadhu Om经常说的,当我们困倦时我们应该睡觉,因为当我们再次醒来时我们会感到清新,我们应该利用那种清新尝试警觉地自我关注。

我不知道我在这里写的任何东西是否对您有用,但我希望其中的一些至少可以帮助指引您正确的方向。

‘我’这个词本质上指的只是那个觉性,所以如果我们只是在觉知那在觉知的,我们就在冥想(观照)‘我’作为对我的第一个回复(我将其改编为前六节)的回复,我的朋友再次写信讲述他尝试自我探询的做法和他面临的问题,我回复道:

当您说‘自我探询的实践,特别是坐姿(只是觉知那觉知/觉性,不在任何对象或形式上冥想等,仅仅是存在,甚至没有“我”在“我是”中)提升了我的昆达里尼能量’时,我不清楚您实际上在实践什么,因为您说您‘只是觉知那觉知/觉性’,但似乎又说您甚至没有在‘我’上冥想(观照)。冥想(观照)‘我’意味着只关注自己,换句话说,就是自我关注,所以如果您没有在‘我’上冥想(观照),您所说的‘只是觉知那觉知/觉性’是什么意思?

在这个语境中‘觉性’意味着那个觉性,而那个觉性总是以‘我’自觉于自身,所以‘我’这个词本质上指的只是那个觉性。因此,如果您没有在‘我’上冥想(观照),您所觉性的‘觉性’是什么?不幸的是‘觉性’是一个可能引起歧义的术语,因为它可以被理解为对象或现象的觉知,所以当您‘只是觉知那觉知/觉性’时,您只是在觉知那觉知/觉性,即您自己,还是在觉知您对对象或现象的觉知?

如果您只是在觉知那觉知/觉性,即您自己,那么您就在冥想(观照)‘我’。也就是说,您冥想(观照)的不是‘我’这个词,而是‘我’这个词所指的,即您自己,那个觉性。如果您没有在冥想(观照)‘我’这个词所指的,那么无论您所觉照的‘觉性’是什么,都是除了那个能觉知的觉性之外的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巴格万给了我们强大的指引‘对谁而言’,我在我前一个回复中写过。如果我们正确理解这个指引,它是在指导我们的注意力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即所有其他事物出现的那个。换句话说,它是在指引我们的注意力回到那个觉性,远离我们此前所觉知到的任何事物。

如果您觉知到任何现象,例如您的昆达里尼能量的提升,您的注意力就已经从您自己那里转移开了,所以您需要将它转回到您自己身上,即所有现象出现的那个。如果您将注意力转回到自己身上并坚定地持有自己(也就是,如果您只是坚定地保持自我关注),无论出现了什么现象都将因此消失,因为没有任何现象能在您的觉性中出现或保持,除非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它。

无论什么可能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或看起来对我们构成问题,让我们不要关心它们,只是耐心地和持续地尝试自我关注,不理会一切其他事物关于您的昆达里尼能量的提升,您说,‘提升的意思是我感觉到脊柱中有一股能量通过脉轮流动’,但能量、脊柱、脉轮以及能量的运动都是对象或现象,所以您应该通过尝试热切地自我关注来忽略所有这些事物。无论这些事物如何出现,它们都不应该是您关心的对象。它们对谁而显现?只对您,所以您应该只是坚持尝试只关注自己。

无论什么出现或消失都是除了我们自己之外的,所以它们不应该引起我们的兴趣或关心。这些事物只有在我们对它们感兴趣或关心它们的程度上才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并成为我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它们?我们唯一的关心应该是探究和了解我们自己是什么。如果我们对任何其他事物都不感兴趣或不关心,我们就不会关注它们,因此它们就不会成为问题。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因关心这些事物而分心,那是因为我们的viṣaya-vāsanās(外向的欲望)的力量,而减弱我们的viṣaya-vāsanās并从而使我们的心摆脱对所有其他事物的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坚持这个简单的实践,即自我关注。因此,无论什么可能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或看起来对我们构成问题,让我们不要关心它们,只是耐心地和持续地尝试自我关注,不理会一切其他事物。
 
.....
 
 
China Blogger with Deep Insights
Found another one with deep insights into anatta and dependent origination from China. http://blog.sina.com.cn/u/2895657877 - his online moniker is 无心如来。 John Tan and I think his writings are very well written.
 
Seldom do I find people with such deep clarity of insights from China's blogs and forums or teachers. Not non-existent but very rare. By far most practitioners and teachers in China only get as far as the I AM or substantialist nondual/one mind stages. I don't know any currently living official dharma teachers who have realised anatta and emptiness living in Mainland China, although Zen Master Hong Wen Liang and Ch'an Master Hui Lu are both very clear, but they are in Taiwan not Mainland.
 
(But I have conversed or seen posts by someone with deep realisation from Mainland China by the forum name of 谁敢杀我, also someone young in China's Yun-nan province by the name of Sonictt who was at the I AM stage suddenly realised anatta after reading what I shared - my translation of John Tan's 7 Stages into Chinese ( http://awakeningtoreality.blogspot.com/.../chinese... ) and my own translation of a passage of Bahiya Sutta, that was back in 2013, also some of the writings of the Chinese blogger 一念行者 are great but some sounds substantialist, perhaps he could be leading his followers to the I AM realization first, provisionally.
 
In future I will do more or what I can to help the Chinese community realise these insights. More translation and sharing, etc. Hopefully it will not come under censorship, but I read that Xi Jinping is pretty supportive of Buddhism in China: https://www.scribd.com/.../What-a-Buddhist-Monk-Taught-Xi...
 
 There's always more people we can help to awaken. Every year plenty of people awaken through writings I posted in AtR (not necessarily written by me, some could be written by me and some may be written by others but I shared it on my blog). Just about a week ago someone from the LA, USA realised anatta (was previously at I AM stage) at the age of 23 after I shared the 7 stages, some other articles and had a conversation with him on Reddit (private chat). Many more will come. I hope more people with insights will be more proactive at helping others. I am not someone specially wise or skillful so if my little efforts can help others, I'm sure others can do it even better.
 
 
Labels: , 0 comments |
 
 
.....
 
 




........
 
 
一行禅师:太阳我的心31风有知
学佛为成佛,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业力决定往生
一行 禅师,知
学佛有问必答,专家答疑、有问必答,点这进入>>
风有知

  咱们跳一会儿舞,轻松一下,以便更好地理解"知"。假如我说,"我知道在刮风。""我"与其是说指我的身体,不如说是指我的心,这样,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就是:"我的心知道在刮风。"心是知者,这实际就是说:"知者知道在刮风。""知者"是主语,"知道"是动词,"在刮风"是宾语。但是如果说"知者知道",就显得可笑。不是吗?我们想象知者是独立于它对象之外的一个实体,它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为了弄清外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它就走进外界作简单的短途旅行。正如我们用尺子度量某物,我们让自己的心去适应某一预想的模型,而这个模型正是由我们自己的心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称之为"心"的东西,并不是纯净的真实的心。它已经陷入了名相概念之网中。

  当我们说:"我知道风在吹",我们想说的不是一物在吹另一物。"风"和"吹"是并行的。没有吹,也就没有风,没有风也就无所谓吹。"知"也是如此。心即是知者,知者即是心。我们现在谈论一下知与风的关系。"知"就是知道某物。知道与风是不可分的。风和知道是融为一体的。我们可以说"风",这就够了。"风"的存在暗示着"知"以及"吹"这个动作的存在。假如我们把"我知道风在吹"这个句子压缩成一个简单的"风"字,我们可以避免语法上的误解,从而接近真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这种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基于这样一种观念,认为每一事物都是相互独立的。这种思维和言谈方式使得我们要契入非二元的、无分别的真实变得困难起来。真实是无法用名相概念来表达的。

每一行为是它自己的主语

  The wind blows(风在吹),The rain falls(雨在下),The river flows(河在流),在类似这样的句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主语和动词是一体的,相同的。不吹就没有风,不下也就没有雨,不流也就没有河。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行为的主语就在行为当中,行为本身即是主语。

  最一般的动词就是"to be(是),"如"I am (我是)","you are (你是)","the mountain is (山是)","a river is (河是)"。动词"to be(是)"不表达宇宙生机勃勃的动态,如果要表达的话,我们就必须说"become(变成)"。"to be(是)"和"to become(变成)"这两个动词都可以用作名词"being(存在)"、"becoming(正在存在、正在变成某种存在状态)"。但是,"being" 是什么?"becoming" 又是什么?"becoming"意思是"不断地变化",像动词"to be"一样通用。假如主语和动词是相互分立的,那么我们根本无法表达某一现象的"being(存在)"和它的"becoming(正在存在、正在变成某种存在状态)"。在"风"这个例子中,"blowing(吹)"就是风的"being(存在)"和"becoming(正在存在)"。对于"雨"而言,它的"being (存在)"和"becoming(正在存在)"就是"falling(下)"。对于"河"而言,"flowing(流)"就是它的"being(存在)"和"becoming(正在存在)"。

  我们说"rain falls(下雨)",但是,这个"fall(下落)"并不是一个很精确的字眼。因为雪花、树叶甚至辐射等,都可以说"fall(下落)"。假如我们用"to rain"代替"to fall",这样更能够确切地表达主语"rain(雨)"的行为动作。为了表达下雨这个行为动作,我们可以说"the rain rains",在这里"rain"既作主语,又作动词。或者干脆说"Raining",乃至"Rain"。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说:"The painter paints(画家画画)","The reader reads(读者读书)","The meditator meditates(禅者坐禅)"。仿照这种句型,我们也可以说:"The king(国王)Kings","The mountain(山) mountains","The cloud(云)clouds"。国王存在的理由就是"to be King(是国王)","to act king(按国王的要求活动,扮演好国王这个角色)"。山存在的理由就是"to be,to act,to do mountain(按山的方式去存在)"。"Acting being king"的意思就是做一个国君应当做的,如统治人民、接见外宾,诸如此类的事情。于是,按照"rainains"这个句式,我们可以简单地说"The king kings(可译为《论语》中的"君君")"。在这种句式中,第一个词"King"是主语,第二个词"King"是动词,而且这个动词不具有普遍性,只能用来描述国王。因此,每一个主语可以变成动词,而这个动词正是主语的存在状态。也许,说"The painter paints(画家画画)"比说"The king kings(君君)"要顺耳一些,但实际上,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很久很久以前,孔子就使用过这种句式,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King kings,subject subjects,parent parents,childchilds),意思就是"君为君(The king is does kings)","臣为臣(The subject is doesubject)",等等。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作如下解释:"国君必须尽一个国君的责任",或者说,"国君必须像一个国君的样子去严格履行职责。"但是,这些补充和润色最后并没有增加什么。当我们明白了每个行为是它自己的主语,我们才可以说开始领会了"知(Knowing)"这个词的巨大功用。

无生物啊,你有灵魂吗?

  我们习惯于从受和想的角度来理解"知(Knowing)",以至于我们把无机物贴上了"无生命,无感情,无知性"的标签。但是,这些事物只是从我们的观点来看没有生命。一个岩石是由无数的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无数的原子和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在电磁和原子核力的摄引下构成的。原子并不是无生命的惰性固体颗粒,而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内面有无数的粒子(如质子、电子、中子等等)以极高的速度在不断地运动。为什么它们要如此这般地运动?我们还宣称岩石是惰性的、无生命的、没有感情的吗?诗人拉马丁(Lamartine)曾经问道:"无生物啊,你有灵魂吗?"如果我们按自己的观念和信仰来定义灵魂的话,显然,它们没有灵魂,至少,它们没有表现出这一点来。但是,若从动力学的活生生的实际来理解的话,它们肯定有灵魂。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一行禅师:太阳我的心 念头之河

 

  我们坐了大约四十分钟。我注意到我的朋友看着果汁微笑了。果汁已经变得非常清澈。"嗯?我的朋友,你在笑吗?即使你不能做到像这杯苹果汁一样完全地定下来,但是你难道没有感觉到你的焦虑、烦躁和不安比此前减轻了一些吗?你虽然还在微笑,但是我想,你对你也能变得像这杯苹果汁一样清澈表示怀疑,即使我们接着坐几个小时。"这杯果汁有一个非常牢固的基础。但是,你坐在那儿并不安稳。这些果肉渣子只要循着自然的法则就可以轻轻地沉淀到杯子的底部。但是你的思想并没有遵循这样的法则。相反,它们像一群蜜蜂一样嗡嗡地动荡个不停,所以你想你不可能像这杯苹果汁一样静如止水。

  "你告诉我说,人类,作为能思能觉的生命存在,不可以与一杯果汁相类比。我同意这一点,但是,我同时也明白,我们可以像这杯苹果汁那样,去使自己定下来,甚至做得更好。我们可以做到心境平和,不仅仅是坐着的时候,而且在走路,工作时,亦是如此。"或许你不相信,因为四十分钟过去了,你作了很大的努力但仍未能如你所希望的那样获得平静。坦特睡得正香,她的呼吸很轻。让我们点一枝蜡烛,继续谈话吧!""小坦特就这样毫不费力地进入了梦乡。你知道,当你失眠的时候,你愈努力想睡,却愈睡不着。你现在试图迫使自己平静下来,这时你感觉到有一种抵抗力从你体内升起。许多初习禅的人都领教过这种抵抗力。他们愈是着意使自己平静下来,愈是不能平静。越南人认为,这是因为有精灵作怪,或是恶业现前的缘故。但实际上,这种抵抗力恰恰产生于我们的"着意想平静"。着意本身变成了一种压制。我们的思想感情如同河流一般奔涌。如果我们着意要止住河水的奔流,我们自然会遭到河水的冲击。比较明智的做法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顺着水势,来引导它的流向。我们千万不要试图堵住它。

  "记住,河水必须流动,我们要顺着它。我们必须明察它沿途接纳的每一个溪流。同样,我们必须明察我们内心生起的每一个念头──它们的产生、逗留和消亡。

  "念头之河仍在流动,但它们不再处于无意识的黑暗状态。它现在在觉照的阳光下流动。我们的内心,永远保持着灿烂阳光,照亮着每一条小溪,每一颗卵石,每处河曲,这就是习禅。习禅首先就是要观照随顺这些细节。"在觉照的当下,我们感觉到我们是自主的,即便心念河流仍旧存在,仍旧奔流。我们感觉到我们的心态很平静,但这种平静不同于苹果汁的平静。平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思想、感情冻结了。平静也不同于麻醉。平静的心态并不是说心中连思想、情感、意识都没有了,它不是一种漫不经心、麻木不仁。很显然,思想、情感并不能单独构成我们生命存在的全部。狂怒、嗔恨、羞耻、信仰、怀疑、没有耐心、憎恶、贪欲悲哀以及苦恼,都是我们的心。希望、抑制、直觉、本能、下意识、无意识,同样也是自我的部分。唯识宗(Vijnanavada Buddhism )详细地论述了八识心田和五十一心所。如果你有时间,你可以把这些著作找来看看。它们囊括了所有的心理现象。"
一行禅师:太阳我的心 阳光和绿叶

 

  为了创造一个很好的心态环境,以便进入定境开显般若(即真心),初入门的禅者认为他们必须压制所有的思想感情(即妄心)。他们采用种种方法,如把意念集中在某一对象上或者是数呼吸,试图堵住思想情感的产生。专注于某一对象和数呼吸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它们不是用于压制妄念的。我们知道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压迫与反抗总是相续而生。真心和妄心同是一心。否定此即是否定彼,压制彼即是压制此。我们的念即是我们的自我。我们不能压制它。我们必须用一种恭谨的、柔和的和绝对非暴力的方式对待心念。由于我们连"究竟什么是自我"都不知道,我们又如何能知道某一心念是真是妄,是否该压制以及压制什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觉照之光照亮我们的"自我",并促其觉悟,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看透心念。

  正如花叶仅仅是植物的一部分、波浪仅仅是大海的一分子,观念、情感和思想仅仅是自我的一个组成要素。花叶是植物生命的自然展示,波浪是大海的一种自然表现。着意压迫和抑制它是徒劳无功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观照它们。因为它们存在,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产生的根源,这根源与我们自己正是一回事。觉照的太阳植根于自我之核心,它可以使自我获得自觉。它不仅能照亮所有现行的思想情感,它同时还可以照亮自身。(这段意思是说,觉照的功能源于第八识之见分,第八识除见分之外,还具有自证分和证自证分的功能译者注)让我们回到那杯苹果汁。它还在静静地定着。我们的观念之流继续涌动,但是现在,在觉照的光照之下它静静地流淌着,我们也随之平静下来。心念之流与觉照之间的关系并不像自然界的河流与太阳。因为,无论是子夜还是正午,无论是看到太阳还是看不到太阳,密西西比河的河水仍然在流动,不多也不少。但是,当觉照之光照临在我们的心念之河上的时候,我们的心态就会发生改变,在这里心念之流与觉照之光本质上是一,而不像自然界的太阳与河流是判然两立的二。

  让我们考察一下树叶的颜色和太阳光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在子夜,星光和月光只能显示树木和叶片的轮廓。但是,如果太阳光突然打过来,树叶的绿色就会立即呈现出来。四月的树叶绿油油的,全仗太阳的照射。某一天,我坐在树林中,模仿《般若波罗密心经》,写道

  阳光即绿叶

  绿叶即阳光

  阳光不异绿叶

  绿叶不异阳光

  一切形色亦复如是

  一旦觉照的太阳灿烂地升起,心态马上就会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在禅定中,觉照的太阳冉冉地升起,我们因之把一切看得更透彻。在禅定中,我们似乎有两个自我,一方是涌动的思想情感之流,另一方是觉照之太阳。两者中,何者为真正的自我?何者是真?何者是妄?何者善?何者恶?朋友,请你平静下来。放下你概念思维的利剑。不要如此匆忙地把你的自我一分为二。这两者都是自我。两者无一是真的,无一是假的,同时两者又都是真的又都是假的。

  我们知道,光和色是不可分的。同样的道理,自我的太阳(指觉照译者注)与自我的河流(指思想、感情译者注)是没有区别的。来,跟我坐在一起,微笑吧,让你心中的太阳升起来,如果必要,闭上你的眼睛,以便更透彻地看清自我。你的觉照之光仅仅是你自我之流的一部分,难道不是这样吗?像所有心理现象一样,它遵循同样的法则产生、消亡。为了用放大镜观察某一事物,科学家必须把光线打在被观察的对象上。为了观察自我,你必须把觉照之光打在上面。

  我刚才告诉你,放下你的概念化之剑,不要把你的自我劈为两半。事实上,你不可能把它一分为二,即便你想这样做。你认为你能把太阳光同树叶的绿色分开来吗?你决不能够把能观的自我同所观的自我分别开来。当觉照之光升起来了,思想、情感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它们与能观的心融为一体,显然它们有区别,如同树叶的绿色和阳光一样。不要从二元观念又滑向一元观念。永远安住当下的觉照之光同时就是它的觉照对象。当灯拉亮的时候,灯本身也被照亮了。"我知道我知道","我意识到我在意识"。当你认为"觉照之光在我内心熄灭"的时候,就在这瞬间,觉照之光又重新亮起,比光速还快。

 



-------


 

必须直接体悟本来无我

 (2022-05-16 12:41:38)[编辑][删除]
标签: 

无我


宗喀巴大师说过,单单不假设有自我是不足够的;必须直接体悟本来无我。


保持无念只是修定,外道也是修无想定,佛法不只要修定而更重要的是要开启般若智慧。

翻译: “根除无明的过程……不是仅仅停止思想,而是积极地体悟那无明所误解的相反。无明不仅仅是缺乏知识,而是一种特定的误解,它必须通过体悟它(无明)的对立面来消除。 在这方面,宗喀巴大师说,不能仅仅通过停止概念来摆脱对“固有存在”(自性见)的误解,就像一个人是不可能以尽量不去想它的方法来摆脱黑暗洞穴中有恶魔的想法一样。就像一个人必须拿着灯,看到那里没有恶魔一样,所以需要智慧的照明来清除无明的黑暗。”

Napper, 伊丽莎白, 2003, p. 103"

original: "The process of eradicating avidy (ignorance) is conceived… not as a mere stopping of thought, but as the active realization of the opposite of what ignorance misconceives. Avidy is not a mere absence of knowledge, but a specific misconception, and it must be removed by realization of its opposite. In this vein, Tsongkhapa says that one cannot get rid of the misconception of 'inherent existence' merely by stopping conceptuality any more than one can get rid of the idea that there is a demon in a darkened cave merely by trying not to think about it. Just as one must hold a lamp and see that there is no demon there, so the illumination of wisdom is needed to clear away the darkness of ignorance."

Napper, Elizabeth, 2003, p. 103"


心只是一个名字

 (2022-05-15 02:37:36)[编辑][删除]
标签: 

龙树菩萨

 

空性

 

无心

 

无我

 

中观


翻译: “知者感知可知【的事物】;
没有可知【的事物】,就没有知;
所以你为什么不承认
既不存在所(对相)也不存在能(主体)?

心只是一个名字;
除了它的名字,它不存在于任何东西;
因此,将识视为一个名称;
名也无自性。

无论是在内还是在外,
或者介于两者之间,
一切耆那 (意译为情欲的战胜者,即圣人)从未找到心;
所以心有幻相的本性。

颜色和形状的区别,
或者客体与主体的区别,
男性、女性和中性的——
心没有这种固定的形式。

简而言之,佛陀从未见过
他们也永远不会看到【这样的心】;
那么他们怎么能把它看作是有自性
那没有自性【的心】?

“实体”是一种概念化;
没有概念化是空;
在发生概念化处,
怎么会有空?

在知和知者方面的心,
这是如来从未见过的;
哪里有被知和知者,
就没有开悟。

无相也无生,
无实体的存在,也超越言语,
虚空、菩提心【觉醒心】与觉悟
具有不二的特性。”

- 龙树菩萨,《菩提心论》(Bodhicittavivarana)


原文:“The cognizer perceives the cognizable;
Without the cognizable there is no cognition;
Therefore why do you not admit
That neither object nor subject exists [at all]?

The mind is but a mere name;
Apart from it's name it exists as nothing;
So view consciousness as a mere name;
Name too has no intrinsic nature.

Either within or likewise without,
Or somewhere in between the two,
The conquerors have never found the mind;
So the mind has the nature of an illusion.

The distinctions of colors and shapes,
Or that of object and subject,
Of male, female and the neuter -
The mind has no such fixed forms.

In brief the Buddhas have never seen
Nor will they ever see [such a mind];
So how can they see it as intrinsic nature
That which is devoid of intrinsic nature?

"Entity" is a conceptualization;
Absence of conceptualization is emptiness;
Where conceptualization occurs,
How can there be emptiness?

The mind in terms of perceived and perceiver,
This the Tathagatas have never seen;
Where there is the perceived and perceiver,
There is no enlightenment.

Devoid of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ation,
Devoid of substantiative reality and transcending speech,
Space, awakening mind and enlightenment
Po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duality.”

- Nagarjuna, Bodhicittavivarana


标签: 

无我

 

无心


需知真心,只是假名。不可误为实有。
故龙树中论说,如是实有又如何幻化

菩提达摩祖师也是在《无心论》和它其他的著作都也是同样的解释


全文(中英)在 http://www.awakeningtoreality.com/2018/11/the-doctrine-of-no-mind-by-bodhidharma.html

。。。。

  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

  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

  ”弟子于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挂碍。即起作礼,而铭无心。“

。。。。

达摩祖师 在其他的著作:[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兩相俱生滅。][应眼见色,应耳闻声,应鼻嗅香,应舌知味,乃至施为运动,皆是自心。]



-----




同样的,第三世噶瑪巴撰著-《大手印願文》 也说到,连佛也找不到心的自体性:



一段:"一切诸法为心所变现,心本无心心之体性空,



空而无灭无所不显现,愿善观察于体得定见。



从本未有自现迷为境,由无明故执自明为我,



由二执故流转于诸有,愿断无明迷乱之根源。



一切(英文版是“it”)非有诸佛亦不见,一切非无轮涅众根因,



。。。。。


观察于境见心不见境,观察于心心无体性空,



观察二者二执自解脱,愿证光明心体之实相。"


- https://sites.google.com/site/lrblbook/yi-que-li-jian-jie/12-18-ghlin66-da-yue-que-li-jian-jie-jia-shang-06-fu-xing-ru-lai-cang/-le-yi-da-shou-yin-qi-yuan-wen


----


2023,Soh写:


当保持觉照时,刚开始还像观者是在一切影像背后不被影响的镜子,那是修行人在初步的修,到本我的阶段都是这样,但是如果觉照的修持是如佛所教的,就不会停留在这里。Ven Jinmyo Osho禅师曾说,“只有手能感觉到手。如果有任何'向下看手'的感觉,那是因为头部的位置感。所以,对此的'解药'就是练习身体感觉的直接性和即时性。只有脚能感觉到脚。只有呼吸能感觉到呼吸。只有丹田能感觉到丹田。它不需要一个'中间人',一个某个'人'来做这个练习。它需要那个某个'人'让路,让它尽可能简单和直接。” (original:“Only the hand can feel the hand. If there is any sense of 'viewing down at the hand', that is because of that sense of locatedness in the head. So the 'antidote' to that is to practice the immediacy and directness of bodily sensation. Only the foot can feel the foot. Only the breath can feel the breath. Only the tanden can feel the tanden. It doesn't need a 'middle man', a some 'one' to do the practice. It needs that some 'one' to get out of the way and let it be as simple and direct as possible.”), 这也就像佛陀教的四念处(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就是这样教,

一行禅师/Thich Nhat Hanh:

"在解释了十六种有觉照呼吸的方法之后,佛陀讲述了四念处以及七觉支。存在的一切都可以归入四念所-身体,感觉,心,心所。另一种说法是"心所"是"一切法",也就是"一切存在的事物"。因此,所有的四念处都是心所。在这篇经文中,我们通过有觉照的呼吸来充分认识四念处。要充分理解四念处,可阅读念处经。

"在身观身","在感观感","在心观心","在法观法"这些短语出现在经文的第三部分。"观照修法"的关键在于,观照的主体和对象不能被看作是分开的。科学家可能会试图将自己与观测和测量的对象分开,但是meditation的学生必须消除主体和对象之间的界限。当我们观察某件事物时,我们就是那个事物。"非二元性"是关键词。"观身于身/在身观身"意味着在观察的过程中,你不是站在你自己的身体外面,好像你是一个独立的观察者,而是你百分之一百地认同/融入于被观察的对象(you identify yourself one hundred percent with the object being observed)。这是唯一可以通向洞察和直接体验现实的道路。在"观照冥想"中,身体和心是一体的,观照的主体和对象也是一体的。没有区分现实的剑切成许多部分。修法者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观察者。"(2011-12-20T22:58:59). 心的觉醒 . Parallax Press. Kindle版.,。

(原文:Thich Nhat Hanh:

"After explaining the sixteen methods of conscious breathing, the Buddha speaks about th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and the Seven Factors of Awakening. Everything that exists can be placed into one of th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the body, the feelings, the mind, and the objects of the mind. Another way of saying “objects of mind” is “all dharmas,” which means “everything that is.” Therefore, all of th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are objects of the mind. In this sutra, we practice full awareness of the Four Establishments through conscious breathing. For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read the Satipatthana Sutta.24The phrases “observing the body in the body,” “observing the feelings in the feelings,” “observing the mind in the mind,” and “observing the objects of mind in the objects of mind,” appear in the third section of the sutra. The key to “observation meditation” is that the subject of observation and the object of observation not be regarded as separate. A scientist might try to separate herself from the object she is observing and measuring, but students of meditation have to remove the boundary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When we observe something, we are that thing. “Nonduality” is the key word. “Observing the body in the body” mean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observing, you don’t stand outside your own body as if you were an independent observer, but you identify yourself one hundred percent with the object being observed. This is the only path that can lead to the penetration and direct experience of reality. In “observation meditation,” the body and mind are one entity, and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meditation are one entity also. There is no sword of discrimination that slices reality into many parts. The meditator is a fully engaged participant, not a separate observer." (2011-12-20T22:58:59). Awakening of the Heart . Parallax Press. Kindle Edition. )

我的佛友Yin Ling(已经证悟无我、空性)也说过,"Meditation的第一步是确定知觉的心。没有它,就没有真实的体验。鸟、天空、触摸、咖啡,都是你的心。一旦心被确定并强化了,它将带你走出“我知我见”,达到证悟,我们就不会迷失。...念处经是达到(般若)智/洞见(insight)的精彩指导。"在身观身",当你练习时,不要思考,去感觉。真正地从身体内感受身体。从声音本身感受声音。(1)待续...(2)感受那感觉、思想以从及所有六根本身去感受(六根)。就像你将你的觉插入感觉的中心,从(感受)内去感受。...(3)坚持练习念处经数月至数年。佛陀的正念练习旨在转化我们的心:1)削弱中心自我能量和2)证悟到觉本来就已经灌输在六根,不是分开的。...(4)如果你被正确地教导,并且每天坚持练习2小时,念处经将带你达到强大的无我证悟。在8-12个月内,心的能量将会迅速转化。(原文:”Yin Ling: First step of meditation is to ascertain the knowing MIND. Without it there is no realisation. The bird, the sky, the touch, the coffee, are all your MIND. MIND once ascertained and strengthen will take one out of “self view” to realisation & we won’t get lost. … The Satipatthana sutta is a wonderful instruction to reach insight.“Feel the body in the body”, when practicing, don’t think. Feel.Truly feel the body FROM inside the body. Feel the sound from the sound itself. (1) tbc …

(2) feel the feelings, thoughts and all 6 senses in itself and via itself.It is as though u Insert ur awareness into the middle of the feelings and feel from inside. …. (3) practice satipatthana for months to years, consistently.The Buddha’s mindfulness practice aim to transform our mind : 1) weaken the central self energy and 2) realising awareness has always infused in the 6 senses, not apart. … 

(4)satipatthana will bring u to the powerful no-self realisation, if u were taught correctly and if u practice consistently 2 hours a day.The mind energy WILL transform rapidly in 8-12 months.😁😝“)

这样修,又有正见(比如anatta stanzas/bahiya sutta/等等的指点),觉照时就不会停留在“观者”的我相、法相,而会渐渐体会,(特别是有正见的引导)证悟无我,这样认真修,应该一两年就能突破。佛陀在四念经就有提到,如是修,7年,或7年都不到,7个月,升至7天就可以解脱了。

在我的group就有50+证悟无我(之前多数也是经历过本我、一心的阶段),所以说难也不难,但需要有正见的引导。证悟无我也不是结束,当然还是要精进修行直到成佛。所以,刚才我说“我发现,99%的人当他们认为已经开悟了,其实大多数都是指”本我“,还有少数的在讲”一心"”,但话说回来,这不是因为证悟无我很难,也不是因为无我很玄奥高深,如果很难那么为什么佛陀的僧团有上千上万的人开悟证悟,或者我的group怎么十年内导致50+/60人证悟到无我?所以,不是因为很困难,也不是因为修行人根器太差了,或者太懒惰,我觉得其实是因为不够人在强调推广正知见,有正知见的人很少,虽然有了正见也不代表就证悟了(我在概念上理解了可能3~4年后才证悟到无我),而是要证悟正见才能真正解脱,就像John Tan在本我阶段stuck 13年而且失眠,因为没有了解和接触正见(因为执于觉体而产生了energy imbalance难以入眠,我的group也有一些在本我阶段失眠的不知怎么google找到我,我就告诉他们要去证悟无我、性空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有一些不是很好的体会(energy imbalances),已经算很不错了,很多人几十年、一辈子都不能突破,因为没有因缘遇到善知识或正见的引导。但如果有正知见的引导,那么,佛陀有上千上万的弟子证悟、解脱,对我来说不是神话故事,而是非常可能的事情。

虽然指出“觉”“觉性”为基础的“初悟”也非常重要,我本身也是建议人们可以先去体悟“觉体”/“本我”。但是,也同时需要指出这不是finality最终性,也要证悟无我、空性的正见,而且后者才是解脱的关键。

如John Tan2009年也说过,"作为开始,我们几乎不可能不感觉到二元性。一个观察者和观察被观察的对象是我们的普通经验,这似乎是一个经验性的事实。因此,我们不应该急于做任何事,只需要简单地认识到'原因'。使我们以这样的方式看事物的原因被称为'无明'。尝试理解'无明',不是作为不知道,而是作为一种知道的形式。将它看作是一种我们已经接受为真理的非常深层的'二元知识'。然后,我们将通过两个步骤来克服这个错误的观点;一个是强烈而坚定地建立正确的正知正见以替代我们现有的'二元见和自性见',第二个是通过裸露的觉照力去观,以减少知见的影响。练习在身体感觉中保持裸露(bare),直到在身体感觉中有一个非常强烈清晰的镜子感觉。然后在正知正见下,非二元会出现。没有正确的知见,它很可能会变成一个镜子反映现象的体验。

修持可能需要几十年,而且在旅途中经常会感到很挫败和有挑战性。但要有信心,要有耐心,要有自信,所有的努力最终都会证明是值得的。" (原文:”As a start it is almost not possible not to feel dualistic. An observer observing the observed is our ordinary experience and it will appear that this is an experiential fact.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rush into anything but just simply recognize the ‘cause’. The cause that made us see in such a way is termed ‘ignorance’. Try to understand ‘ignorance’ not as not knowing but a form of knowing instead. See it as a very deep form of ‘dualistic knowing’ that we have taken it to be truth. We then proceed to overcome this wrong view in 2 steps; one by strongly and firmly establishing the right view to replace our existing ‘dualistic and inherent view’ and second, practice seeing in bare attention to lessen the grip of views. Practice being bare in bodily sensation till there is a very strong clear mirror feeling in bodily sensation. Then with the right view, non-dual will dawn. Without the right view, it will most likely turn into a mirror reflecting phenomena experience.

Practices can take decades and often quite frustrating and challenging during the journey. But have faith, be patient and have confidence, all effort will prove worthwhile eventually.“)




--------


我给某人写了一条消息:


据我所知,金刚经都在讲空无自性。当然,需要明白空性不是断灭,不是什么都没有。


比如:有小乘修者问龙树菩萨,你说诸法皆空,那不是断见吗?若是如此,怎么有苦集灭道、佛、阿罗汉、等等。


龙树菩萨的解释简单是:不是诸法有自性才能苦集灭道,而是precisely/因为诸法空无自性,才有可能苦集灭道。诸法性空不代表一切不存在。(就如有提过,若是实有又如何幻化)


诸法性空不是断灭见,就是因为一切缘起无自性才可能运作,若一切法有自性,就不是缘起(因缘聚合的假相)的,而是有自体性存在的。无自性才能缘起,才可能谈因果,不然一切皆有定性,若无明和苦是有定性的,那么修行又怎么能有效,就不可能有苦集灭道、佛、菩萨、阿罗汉等等。


这里不是说苦集灭道、佛、菩萨、等等是真实存在的(心经:无苦集灭道),而是一切法,苦集灭道、佛、菩萨、等等都是缘起空无自性,空无自性才能妙有,一切如幻,苦集灭道,六度,八正道,菩萨道、阿罗汉道、等等才会有它的作用。一切法不真实存在(本无自性)但不是说一切不存在,如果说一切法不存在就是断见,如果说一切真实存在那么可能又落入常见,而是说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众缘和合的假名假相,”自缘起而生的法,只不过是依靠其自身的设施处而安立的假名而已,如同马车一样。所谓缘起性,也就是远离常断有无等边戏的中观道之真实大义。“


所以是从这个角度,金刚经说,”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X 非 X, 是名 X。一切法缘起性空,不落两边(常、断,存在、不存在等等)的边见。


对我来说,这其实也是在讲心性。一切相本空明,缘起无自性,如梦幻泡影,不落两边(存在/不存在等)。


龙树菩萨:


“若汝见诸法,决定有性者。


即为见诸法,无因亦无缘。”


”若一切不空,则无有生灭。


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


苦不从缘生,云何当有苦?


无常是苦义,定性无无常。


若苦有定性,何故从集生?


是故无有集,以破空义故。


苦若有定性,则不应有灭。


汝著定性故,即破于灭谛。


道若有定性,则无有修道。


若道可修习,即无有定性。


若无有苦谛,及无集灭谛。


所可灭苦道,竟为何所至?


若苦定有性,先来所不见。


于今云何见?其性不异故。


如见苦不然,断集及证灭,


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


是四道果性,先来不可得。


诸法性若定,今云何可得?


若无有四果,则无得向者。


以无八圣故,则无有僧宝。“


”汝破一切法,诸因缘空义,


则破于世俗,诸余所有法。“


- https://mingguang.im/reading/中观根本慧论释/二十四 观四谛品


--------


如何才能真正体证到“无我”

0.jpeg
如何才能真正体证到“无我”
weixin.qq.com

Original 之觉 觉世间 2022-11-25 12:56 Posted on 河北
收录于合集
#无我
52个
#缘生
22个
#灭苦
62个
#修行
61个
#佛法
64个
点击上方【 觉世间 】,关注更多内容
Image
心点亮心的法宝——自明本缘生无我。

放下对过往的挑剔,平等慈心一切时,即是不满之“我”的伪装卸除时。

如何才能真正体证到“无我”
音频:
00:0032:06
语音:之觉

生命中一切感觉状态必然都是众条件相互且相续影响的结果,也就可以说,都必然是“该”发生的。

生命状态本来“无我”,来见证这个真相,才是彻底解决我们生活中,心灵总有贪嗔不满的唯一方向。

而唯有放下挑剔的心态、思路,就必然能见证到它。

方法就这么简单。

具体如何实践此法呢?

当下已是觉知,当下必是发生,所以,觉知就是发生,它还是什么?!——还是心呀!

发生必有过往,必在生灭,佛法的正观修行到此为止!

过往生灭(各种感受状态),正不停发生着,无论叫投入迷失状态、放开不执状态、旁观式状态……这都是那觉知的心本身的各种呈现状态!

回归到这个角度体验时,它已经自然超越了有个观察者、觉知者,打掉了观者、知者之“我”,才会逐渐不生造作心态,只剩“无挑剔”的觉知心态的不停相续生灭过往的突出体验,而最终会自然生起“根本无我”心态,破除心认知心自己是我、有我的妄想,这也才是能根除烦恼的佛法,所要找的那个事实真相——缘生无我真正呈现的状态。

正观,就是到此为止,至于其后的——生灭皆因缘起,缘起自然无我,这是它正观因缘具足后,自然会产生的了知效果的必然,不用去理这些了,只有“当下——觉知(发生)的即生即灭”是我们的关注点。

觉知心无所住,不可得。所以,不是放下什么,是见证——一切觉知状态,也就是心,也就是现实发生,本自然生即灭去,本不可得。

注意,这里“现实发生”始终是指涵盖所缘对象的整体觉知感受,就是一个个心态本身,也就是一个个觉知心。

因为佛法是根除心中烦恼的方法,是心法,佛法过程都没离过此心(觉知)。

不论怎样,唯体验当下觉知状态,也就是发生状态的无法住停不变!最终见证其无常乃至被条件逼迫的无我性,从而破除了导致我们凡夫,贪嗔痴不满心态不断再生的,最根本的错误认知——有我。

烦恼的根除在心上,佛法是心对心自己的真相见证,当下的发生状态也就特指心的状态,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众生现象也是指此。

所以,觉观无常过往,不是指对觉知内容里的一个个对象,只去观它们的过往生灭,那还如何生活、工作呢。比如做饭时需各种具体分别的操作,看个手机也都是有步骤,方方面面都是如此需觉知、分别、思判……那样的话,恐怕生存都谈不上了。

因为啊,生活中的正常的分别取舍,并不是导致烦恼的有无的原因所在。而是觉知状态本身的是否有我的真相见证决定了烦恼不满的有无,再不再生。

所以呢,注意了,不是去觉知身体的无常,直接回到觉知着身体的这个觉知状态上来,受想行识也一样的,不需或说实际也就不存在刻意找或求啊,各种想法出来的状态,它们也必然地是变换过往不住的……呈现着这个真相的。

由此也可见,佛法本质上,它所见证的缘生法,不是对这个世间里边的各种事物、现象都了知,它们是否缘生的。

其实呢,世人也一直在这么研究着,研究着世界的方方面面。如研究身体,它们的确是由细胞乃至分子电子组成的,无一不是条件组合、无常变化的。感受也是这样的……这些,古今的人们不都研究了嘛,也见证了它们无常且无独立性。

实际上,佛法不需要去研究这些。什么意思?因为一般情况,你本来就知道,它们不是你,因为那是你的身体,你的感受,你的想法,你的某某某,或别人的某某某……那些都是你的或别人的,怎么会是你?这个你,也就是这个我在哪儿?怎么去见证其有无呢?

所以说,这个世间、宇宙啥的,佛陀说了,有常还是无常,生命何时开始结束,世界里边或可能外边,那里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事物,还是都是无常的?佛陀其实是否定回答这类问题的,为什么?道理就在这儿,也就是说,他所针对的缘生无我,只是我们当下生命状态,也就是觉知状态,这个觉知的发生状态,或说心理各状态,它是无我的,他不是必须去研究里边的那些内容的发生状态,是不是恒常还是无常,他是指的这个意思。

你或许会问了,经典里不是说,像阿含经里提到的,观色(身)无常吗?那不是观身体吗?的确不是,而是观身体时的这个觉知状态,也即心理状态。那,它为什么还提这个观字呢?因为,在我们同样一种觉知状态,如昏沉、发呆、无想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没法觉知到无常。

所以,观无常这个观指的是,在我们相对清醒的时候,在清醒的觉知状态的时候,觉知各个所缘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够体会到这个觉知状态,也就是生命状态的那个缘生无我性。

如果不是在觉知状态本身的自然关注上呢,就必然陷入到觉知所缘里,即觉知内容的关注上了,自然就会设立一个观者、知者角度,也就是“我”,也必然开始了造作式“观”,也必生两种结局之一:

一种呢,这个觉观者(灵、我)见证了其外的一切“缘生无常无我”,而觉观者(灵、我)却是恒常的,待死后或活着出离、摆脱身心世间后,便能脱离这无常之苦。这是多数外道法之归宿,终不能当下见证不满的止息,活着的未来亦不能。

另一种,因有佛法正见为导向,发现仍有“实我”认知存在,这显然不符合佛法中“无我”观,便会反思、寻找之前“缘生无常无我”的漏洞,最终可能会见证到,原来这“觉观者”也是生命状态下,生灭不断发生过程中的,一个个夹杂其间的心的状态而已,也是本缘生无常、无我的。而这才是佛法中需见证的真正的“缘生无我”性。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禅观行者,在观了身体了,观了感受了,观了想法了……知其这些都是无常无我的,可怎么还感觉有个观者呢?是呀,你从来就认可有一个观者角度,有一个我在那里,然后,我们从来都是研究里边的对象,它们是怎样的规律,我们也研究了它们的条件性,是啊,哪个不是因缘而果的无常变化的,然后你再回归那个知者,何谓回归,就是原来所有的这些,都是在我们的觉知状态里,这个觉知状态本身,无论是观(觉知)什么,是投入到对象内容里,还是旁观式前面的觉知状态的已生起又灭去,原来它们都是不同的觉知状态,回归是指的这一点。这才是唯一需要见证的缘生无我的角度、地方。

所以,他跟观哪个所缘是没有关系的,如他在观身体,观身体任何一个部位,观何种感受,当时无论觉知哪个所缘,那个觉知状态下,一旦体证到缘生无我,心(觉知)就见法了,就明白一切觉知状态的共性——条件影响下的不断相续生灭的逼迫式无我性,而不是说观了身,再观受,再观想、行、识,才能见法,或者说才能心解脱,不是的。若这见法及心解脱,必须与所缘的不同具体分类都一一挂钩,那也就需和一个个具体所缘对象挂钩,那怎么能去体验老早过去已无法记起的或未来还没经历的,它们是否也必缘生无我呢?

每个人,都有生命中的自己角度的觉知状态,所以说,每个人只能是破了自己的这个觉知状态的有常有我,而知缘生法,然后,这个时候他里边的任何的所缘,他心中都不会再执着、挑剔而生不满之苦了,是指的这个意思。

因此,我们并不是要做到全知,佛陀也否认了自己有否全知的问题。从这一点,你去想一想,你能够了知所有的一切现象吗?既然不能全知,你就不可能了知一切现象,你怎么能说它们肯定都是缘生无我的?

所以说,佛陀从来不在这些问题上与人纠缠,为什么?原因就是在这儿。

烦恼的根除与生命生活中的其他规律、真理、真相的是否了知,是没有关系的。

生活中,我们面临的各种事情,可说都有它们相应的因果条件及规律等。象手机、汽车、空调呀,如何制造、使用有其相应因果条件、程序;太阳系各行星运转有其规律;又或某疾病如何治疗啦,也有其因果条件及规律……

佛陀的灭苦过程及后来开示的灭苦法,不是在探究、验证觉知状态里的相关内容、对象,它们是怎样怎样的,怎么发生的,怎么因缘生灭的,那不是必须要研究的,但这有些的确是生活、学习、工作所需要的,但是,灭除烦恼是不需要的,不在这儿的,而在觉知它们的这个当下的觉知状态本身。

所以呢,若不是因觉知而呈现的这心本身去自证其状态相续生灭、被变而无我的共性,无论探究诸如以上所缘对象怎样的因果规律,都是无法令不满之心态不再生的。

觉知状态就是发生的现实,不是指里面那些所缘、对象怎样的现实发生,是指包含着它们的当下过往的觉知状态,即心态本身。

如果回到觉知状态本身时,它就自然可说,是觉知心无条件接纳已灭觉知心时,也就自然只剩一种真相呈现——此觉知心过往生灭……由此,自证心本无我而灭除了心生不满的根基。

好啦,朋友,现在正在发生着怎样的觉知状态呢:看到文字的觉知状态,接着是思考其含义的觉知状态,其后或是旁观式回忆刚才那个思考时的觉知状态,又接着或开始看文思考的觉知状态……

来吧,先放下手机,放松下来,体会一下……对,这就是觉知状态,如无声的流水过往,过往,……无论它又怎样,它仍在过往不住停……

看,就这么简单,如此,觉知心也就逐渐没了刻意着力点,这是破无明断烦恼,唯一的关注角度。

这最后,就是简单事,重复做,坚持就是。

未来,我们终有一刻,见证并体验到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烦恼不满的彻灭,也就是涅槃的真实不虚。

那时,生活依旧,老病死依旧,然一切烦恼已荡然无存,亦不再生!

....................


将Awareness teaching ("觉性教学")作为一种让人觉醒本觉、觉性的方法是重要的第一步,但更关键的是必须引导修行者走向正确的知见和正道,这样他们就不会被错误的知见困扰,阻碍他们的进展。然后,他们将明确他们前进解脱的方向,即使他们体悟到本我。否则,他们可能会一生都停留在本我阶段,没有任何进展。实践仍然是disassociative(把觉和物分开,还是二元的),这是费力和有作为的(contrived and effortful),不是开放于人事物而是远离人事物、并隐藏在lalaland的“梦幻之地”,在人事物中保持一种不被影响的背影,而不是在人事物中当体即空的解放,这不是佛法里真正的解脱。

虽然一开始,离念、反闻闻自性的修法来体会本我本觉也是重要的,但是,如果不强调和教导正确的知见,那么强调的只是关于二元的认知和disassociative分离式的Awareness teaching ("觉性教学")。这不会导致解脱,实际上会陷入非佛家的常见/永恒主义non-Buddhist eternalism教导中。这样,修行者将会把佛法和解脱误解成和外道的梵我和Moksha是一样的。

无我是一种洞见(insight)/般若智慧(prajna wisdom),一个人突然觉悟到我们称之为“我”的基本假设,这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和不可否认的,实际上是空的,根本就不存在。这是看到“无明”是什么以及自由是什么。入和出由于无明的困惑而似乎真实存在。当被理解和视为缘起而性空时,就没有困惑。缘起是被教导来克服这种困惑。所以,并不是练习直到没有进出,而是体悟本来无我作为法印,没有进出。实际上,“练习直到没有进出”本身并没有错,但它不应被误解为最终目标,而应该是临时的路径,因为无明还没有被克服。

我们必须明确区分,被看破和纠正的错误认知不是种所达到的境界。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坐下来直到自我和身心被忘记(坐忘)并不是一个洞见(insight)/般若智慧(prajna wisdom)。但在那坐忘或忘我境界之后,他突然觉悟到,"我"是如何能够消失和出现的,如果它可以这样出现和消失,那么"我"又如何是真实的?这才是洞见无我的开始。很多人都能够经历忘我和与一切融为一体的经验,从这种经验中,他们说,在这样的状态下,“我”是不存在的。但应该强调的是,必须洞见到:从未有过这样的我,本来就无我,“我”是完全虚假而不真实存在的,这与单纯的经验/体验是不同的。所以我常会告诉别人,无心的体验和证悟本来无我是不同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坐禅不重要,坐禅由于其他原因而重要,它也可以用于深观,但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是否使一个人觉悟到设置娑婆世界/轮回运作的基本认知缺陷或无明。

当佛陀传授八正道时,知见很明确。必须先教导正确的知见,然后您可以讨论正确的禅定和专注(meditation and concentration)、正念和正定。八正道的所有八个方面都取决于拥有正确的知见。这就是我在约十年前写道:“尽管一个人可能会这样练习正念,但如果我们同时有正确的指引和正确的知见——无我、空、缘起等,通过深观,当条件成熟时,我们将体验到进入了义、解脱的道路。否则,如果我们只是修持而没有正确的知见,即使我们觉悟到无概念的直接体验临在明觉,它经常被塑造成永恒的目睹者(Eternal Witness)或一个所有色相的终极来源和基础(source and substratum),这些都是“灵性束缚”的更微妙形式或自我感,这不是佛法中了义的觉醒或解放。这就是为什么在佛法中,佛陀说正确的知见是八正道的先导,它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所有其他的修持更为重要。”正念不只仅仅是觉照,有些人解释正念为“觉照,保持当下”等等,但是外道也是这样修,而佛教的正念包括了保持觉照但也有“提醒”之意:提醒三法印的正念,提醒无我、缘起性空的正念。一个人能够保持觉照为“永恒的目睹者(Eternal Witness)”但不代表他们正在修习佛陀的正念(Right Mindfulness),虽然体验明觉方面的觉照,但还坚持守住邪见、我见(比如Eternal  Witness),而不是提醒无我的正念,等等。所以佛陀在中部117经说:“他为了邪见的舍断、为了正见的具足努力,那是他的正精进。他具念地舍断邪见,具念地进入后住于正见,那是他的正念(Right Mindfulness)。像这样,这三法对正见绕著跑、随著转,即:正见、正精进、正念(Right Mindfulness)。“

同样地,堪千創古仁波切Thrangu Rinpoche(他对无我和空性有深入的体悟)也写道:“前两个圣谛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应该觉知并了解什么是苦。应该放弃苦的起因。简而言之,一旦我们认识到苦是什么,我们就开始消除其原因。我们通过停止做造成苦的恶行来做到这一点。为了停止这些不善的活动,我们在它们的根本上消除它们,即扰乱的情绪和各种不健康的态度。为了消除这些扰乱的情绪,我们需要移除它们的核心,即对“有我”的信念。如果我们这样做,那么我们最终会认识到无我的智慧。通过理解没有我的存在,我们不再创造扰乱的情绪和坏行为并结束整个过程。实现这一点是非常可能的;因此,有第三个圣谛,即止谛。止谛的本质和性质是寂静(藏文:shewa)。”

H,E, 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

来源于:“The Four Noble Truths and the Eightfold Path”/”四圣谛与八正道“

https://www.samyeling.org/buddhism-and-meditation/teaching-archive-2/kenchen-thrangu-rinpoche/the-four-noble-truths-and-the-eightfold-path/

由Yael Gal分享”

例如,当我们说「觉」。但觉在哪里?如何用觉来深观?可以教打坐,动中修,借假修真,但知见、道、果必须清晰。所有宗教都指向「觉」,但它的【空】性质没有被揭示,因此都将其实质化为有自体性而并且停留在本我和一心。有了错误的知见,尽管他们也练习修定、觉观,他们的修行无法克服我见、边见、邪见。正如佛在一切漏经中所说,那些在修行中不适当关注的人(由于错误的知见)仍然确立一个觉者作为一个真实主体、不变和感知一切六根见闻觉知的真我,因此将无法达到苦的尽头或涅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修法没有正确的知见作为先导,所以他们并没有实践正定或正念。他们可能体悟临在明觉的清晰性,体悟本我到一心,但这不是佛的正确知见,也不是解脱的原因。

最近有人在本我的阶段告诉我,他说:“我很难将前景[现象]看作「觉」。我可能只是在脑海中将「觉」和「背景」等同起来。”我告诉他,这是因为他对「觉」有某种定义,阻碍了他。他告诉我:“那么忘记「觉」的定义,只看「前景」的彻底生命力(aliveness)。这足够了,对吧?”我告诉他:“不,不仅仅是忘记觉的定义。您需要深入地探究它,挑战它,调查它,分析它。”我还发送了一些我早些时候发送给另一个人的文字,并说:“有一种没有背景的体验[作为无心的经验],与觉悟到从未有过背景的主体或见者或除了光明的所见之外的从未有过一个观者或觉,是不同的。后者必须作为一种体悟、证悟。所以您需要在直接的体验中进行分析。直到您毫无疑惑地确认到:本来只有自知光明声音在听声音,只有自知、光明的景色在看景色,本无觉者,观者,听者(或独自与一切的觉、观、听)。“

关于在大手印经中实现无我的体悟,Khamtrul Rinpoche曾说:

“在那时刻,观察者——明觉——与被观察的——静止与动作——是否有别,还是它实际上就是那静止与动作本身呢?通过您自觉来调查,您会明白那正在自查的(明觉)也与静止和动作无异。一旦这(领悟)发生,您会体验到清澈空明作为自然光明的自知(self-knowing)觉(awareness)。最终,无论我们说性与光明,不良之物与解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正念与思想,静止与动作等,您应知道每对的术语都无异于彼此; 通过得到上师的加持,正确地确认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最终,达到无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一片广阔是对真实含义的证悟,也是所有分析的巅峰。这被称为“超越概念的知见”,这是摆脱一切概念,或称为“金刚心知见”。

“果位的毗婆舍那(Vipashyana/毗婆舍那的意思是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是对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非二元性的最终坚定的正确体悟。”

Khamtrul Rinpoche上述所说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经验。它由分析而看破世俗(convention),般若智洞见了这一切世俗法(conventional phenomena)的空性,”每对的术语都无异于彼此“,就如风和吹,觉和物,等等。

在佛教中,非分析性的终止/非择灭无为 (non analytical cessation),如无心状态和平凡的三摩地,并不是解脱。只有基于洞见并看破错误的自性见的分析性终止(择灭无为)才能解脱 (analytical cessation)。那种般若智慧洞见到了本来法印之无我、空无自性、缘起性空。

我很久没有翻开“人乘菩萨道”,但是我几天前一打开的第一篇就翻到了第645页(第650页也很清楚),达摩祖师正在讲无我的证悟,他说“若自心动,乃至语言施为运动,见闻觉知,皆是动心动用。动是心动,动即其用。动用外无心,心外无动。动不是心,心不是动。动本无心,心本无动。动无心离,心无动离,动是心用,用是心动。动是心用,用是心动。动即心用,用即心动。不动不用,用体本空。空本无动,动用同心,心本无动。故经云:动而无所动,终日去来而未曾去,终日见而未曾见,终日(口+笑)而未曾(口+笑),终日闻而未曾闻,终日知而未曾知,终日喜而未曾喜,终日行而未曾行,终日住而未曾住。故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闻觉知,本自圆寂。乃至嗔喜痛痒何异木人,只缘推寻痛痒不可得。”,达摩说,”动用外无心,心外无动。”,不是真实存在的本体在产生作用,本来无心体,用体本空,在作用外无心可得,作用也不可离心而言,跟上一次我也提过,达摩无心论里的“心外无心,物外无心”相似,达摩祖师也说,“汝但仔细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这里的心,其实是觉,所以同样的,要分析、探究,“觉"能否在所见所闻之外或内或中间有何自体性存在,直到体验觉也本来无我,无自体性,本来如此。重点不在于只是保持无能所的状态,比如那些修忘我,心物融合一体的境界,这只是无心的体验而未证悟本无我或达摩的本来无心。第650页达摩祖师也说,“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是非有,亦非无。”,“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

当时我观修Bahiya Sutta也是这么探究,我不只是在修”无念,保持只是看见,只是听“等等,而是一直在探索,在见中真的有闻性独立于景色而独自存在吗?在声音外有听的本身或听者吗?直到突然彻悟本无我,顿时整个主-动-客(subject-action-object)的结构被彻底地看穿,不再有疑惑,原来本来如此,在听中只是声音,听本来就只是声音,本来就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听”,也从未有过听者,看也只是景色而已等等,所以“觉”也只是这一切光明动态展现的假名,无自体性可得。这时才能体悟Bahiya Sutta,”...在所見中,只有所見。在所聞中,只有所聞... ...您將看到,你不在此處,不在彼處,也不在兩者之間。此即苦的止息。”,是从体悟方面,而就如达摩祖师所言,”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因此,我认为强调无我作为法印的体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在见中只有见,从未有见者存在。这并不是一种达到的体验(忘我)层次,观者的感觉溶解为仅仅只是见、只是听,达到无心的体验并不难也不罕见,实际上拥有无我的体悟要稀有得多,尽管无我的体悟也只是通向佛果的另一个起点。很多人都关注体验,而缺乏明确性的智慧来穿透差异。很少有修行者和老师真正地体悟到无我为法印,本来无我。大多数有非二元体验的人仅将“在见中只是见”视为无心的状态,而不是更重要的体悟而看破对有我、主体、观者、作者等等,独立于一切相的定点。

上周六,我去常青佛教书店取书。我看到一本新书,来自圣严法师的法脈傳承弟子,果如法师的著作(还有一位在马来西亚的繼程法師的书也是很清楚,也是圣严法师的法脈傳承弟子)。简单翻看后,我看到他深刻地体悟了「无我」和「空」。他的第一章就开始强调正确的知见,区分真正的禅与本我、一心以及其他宗教的错误知见。第一章的标题是:“先清楚默照不是邪禅、真常唯心不是神我:弘扬祖师禅的前行”。在第一章中,我发现了很多宝贵的内容,以下是第一章的两个引用:"所以禪宗如果沒經過般若慧的觀照,只認定佛性的清淨、不生不滅,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都能同样具足的话,那就违背佛陀所证悟的缘起观。一旦离开缘起观,所有一切修行都不叫正确修行,包括禅宗。不是祖师讲错,而是您们误解。”、“佛陀告诉我们因缘和合的当下是空寂的,没有一个法永远存在,在因缘和合的当下,说它存在。既然是空寂,所以就叫实相,但实相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是离开一切诸法之后,另有一个所谓清净实相,这就不对。现象生灭当下的本质就是不生灭,麦克风与毛巾这些是不是生灭的?离开这个生灭要去找另一个生灭,不可能。般若的东西与真常唯心有点不太一样,它一定是告诉您所谓本性的空寂或清净终究空,而终究空的当下就是一切有,一切的当下其本质就是终究空。” “認為有個清淨心存在,那絕對是錯的,「真照無照」、「一心非心」這幾句話都是在講諸法究竟實相,《善慧大士錄》又提到:「寂滅性中無有滅,真實覺中無覺知」,從義理上可以瞭解。” 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显然,他从一开始就强调了正确的知见,我认为这非常好,因为解脱的关键是正确的知见,不仅是知识上的理解,而且是直接体验正确知见(无我、缘起和空性)的体悟。我认为现在很少有老师、修行者讲法是这样的明确性。

很多年前,我曾多次访参与于芽笼的一个禅中心,那里的法脈是从一位非常著名的韩国禅师开始的,他在全球设有许多佛法中心,于2004年去世。我发现他的著作很有共鸣,因为他能够简单明了地表达无心的状态。我读了他的很多书。他甚至说过:“您的真我没有外面,没有里面。声音是清明心,清明心是声音。声音和听觉不是分开的,只有声音。”等等。

然而,我后来失望地发现,他虽然有无心的体验,但却有一心的知见,意味着他还没有对无我法印的体悟,这使得他未能穿透自性见。因此,尽管他有非二元的体验,但他仍然无法超越自性见的单一实体,即印度教里的吠檀多不二论的梵我知见。我在详细阅读他的教导和文章后才意识到这一点,其中一篇文章中他表示,法性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普遍实质,它是一个宇宙不变的本体,如水一般无形,但可以呈现为雨、雪、雾、蒸汽、河流、海洋、雨淞和冰等,所有事物都是同一个普遍宇宙而不变的本体的不同形态。

我明白他体验到非二元和无心,但他上面所说的仍然确切地具体化了一个本体论的、普遍的、单一的、不可分割的、不变的来源和基质,这是“唯一不二”(梵我)的多种表现。即使与现象非二元,也仍然有自性见。

我2018年告诉了我的mentor John Tan从他说写的发现到那位禅师还没证悟本无我,他当时回答我:“对我来说,是的【指:XX禅师不是证悟无我】,体验被误解了,因为缺乏(正)见。我认为这是禅宗的问题。无心只是一种体验,而必须洞见无我的般若智,之后再精炼自己的知见”。

("To me yes. Mistaken experience due to lack of view. That is Zen's problem imo. No mind is an experience. Insight of anatta must arise, then refine one's view.")

(玮昱:当然关于禅宗的comment也只指overall普遍的趋向,但不代表禅宗本来是这样,因为达摩祖师,很多祖师们都非常清楚也强调正见的证悟,包括今日还在的慧律法师、洪文亮禅师、繼程法師、果如法师等等,他们都很清楚)。

很多年前,我也读过一位住在美国的禅修者和作者,我以前也很喜欢阅读他的书,因为他能够表达无心的体验和我所称的Maha的全力以赴。他写道,佛心是山河大地,是太阳、月亮和星星。并且“在真正的修行和觉悟中,寒冷杀死你,整个宇宙中只有寒冷。炎热杀死你,整个宇宙中只有炎热。香的香气杀死你,整个宇宙中只有香气。钟声杀死你,整个宇宙中只有“boooong”的声音。” 这是无心体验的好表达。

然而,进一步阅读后,我失望地发现他还未证悟法印之无我,因此还没有超越一心的知见,但却有无心的体验。他继续断言,“觉体的对象在无尽的流中来来去去,觉的内容起起伏伏 – 心或觉是一个不变的领域,其中对象来来去去,觉的内容起起伏伏。” 尽管他认为觉是不变的,而一切现象都在觉之内变化,但他坚持觉与现象非二元:“简而言之,现实是非二元的,因此现实中的一切都是那唯一现实的固有方面或元素。”

显然,尽管他有非二元的体验到无心,自性见非常坚强,也具有二元的特性。知见和体验之间的不同步(desync of view and experience)还是持续存在。他持有印度阿特曼观点,认为一个不变且有自体性的实相与一切非二元。我可以继续举例说明其他无数的老师和修行者,无论是佛教还是非佛教,都有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很常见的。

这就是为什么无我不仅仅是无心的体验,或非二元的体验,或者甚至是主体和客体、知觉者和被知觉者、听觉和声音之间的没有分割的体悟,这只是nondual realization非二元的体悟但不代表是证悟本无我。很多修行者和老师不幸地误认为是这样(只是nondual realization)。证悟无我应该是一种看破、穿透有自体性的来源/基础/觉的体悟。就如我所说,“真正的无我,觉就像风和吹,知和所知也只是别名,只有一切的动态展现在知而并无知者,dynamic process rolls and knows without knower”,而且也没有任何形式或方式的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本质存在(no ontological or metaphysical essence)。

所以,从本我到非二元的突破后,摆脱“一体”的知见并通过无我的体悟是至关重要的。即使这只是一个开始。

最近,我的博客上有更多的人体悟到无我,我一直在引导他们深入洞见缘起性空。然而,如果没有对我们的光明灵觉(体悟一切相都是临在明觉)、我们的空明的深入了解,真正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是不能体会的,因为缘起和性空皆是这空明的本性。我通常不会在他们完全明确了通过两个无我的诗节(“two stanzas of anatta”)、两个无我的验证的无我的体悟之前,过多地让人们混淆缘起和空性,因为那(无我)是基础。一切都是无自体性的,但却明亮而辉煌,一切都是因为它是那明亮之光。因此,要有深入的洞见,直接验证一切相都是自己的光明是至关重要的。无我的体悟是关键。

在第一节中,背景的主体、行动者、观察者、做者都被看破了,一切都是自然自发地显现。在第二节中,看就只是所见,一个人的光辉清晰度和临在明觉直接被验证为所有的现象,所有的山、河、大地。

这两节都同样重要。缺乏这种直接验证光辉(radiance/luminosity)作为所有光明明亮的现象,这种强烈的味道和所有瞬态作为临在明觉的觉悟/洞见,不是我所称的对无我的真实体悟。它可以是知识性的理解,或者仍然偏向于非做者,还不是非二元和无我。但即使体悟到觉作为鲜明的现象,它仍然可能陷入实质主义的非二元(substantialist nonduality)如一心到无心,所以必须小心升入洞见这“觉”的本质,并看破任何剩下的自性见,突破那对觉有“自性、不变、独立”特性的幻相。

无我的两个验证就像我之前写的,“两个stanza也帮助了很多人突破无我:

“Stanza 1

有思维,没有思想者

有听觉,没有听者

有视觉,没有观者

Stanza 2

思考中,只有思想

聆听中,只有大音

观看中,只有形态,形状与颜色“

这必须被体悟为法印之无我。必须洞见到「无我」是一个法印而不是一个层次,以进一步进入「毫不费力」的自然状态。也就是说,无我是一切体验的本性,一直都是这样,本来无我,本来如此。在见中,总是只有所见,在听中,总是只有声音,在思考中,总是只有思想。不需要任何费力,从来没有「我」存在。

我最近翻译完John Tan在2009年写的另外一篇文章,很详细地指出无我、缘起性空等等的体悟,https://www.awakeningtoreality.com/p/blog-page_25.html ,里面也详细地解释了这两个无我的stanza。我已经打印了那篇文章和我博客上的其他中文资料给您。我会把这些以及一些我觉得写得很好的书拿给您,特别是那些由堪千創古仁波切 (Thrangu Rinpoche) 和 达波札西南嘉 (Dakpo Tashi Namgyal) 所写的,我觉得他们的书特别清晰。


...........


小乘与大乘圣果的正确与错误的认知  

 

小乘与大乘圣果的正确与错误的认知

我观察到现代的小乘佛教有很多人不了解佛法(大乘里也有很多人不了解的,但在此只针对小乘来讨论),我把它归纳成这几点:

1)有一些人把灭受想定当成是涅槃,或者相似的境界当成是达到第一果阿罗汉,等等
2)有一些人,包括Daniel Ingram和一些其他已经证悟无我的,认为证悟无我就是四果阿罗汉
3)有一些人,比如自称精通四禅八定的俱解脱阿罗汉的一位美国人,Jhanananda,他误认为阿罗汉就是二十四小时持续保持"本我"的清明觉体,在睡梦中也从不间断地不失觉,就是四果阿罗汉
4)有一些人,比如泰国一位已经过世十二年、有名的僧人,自称是证四果阿罗汉,但他的第三果还是"本我"范围,在他所谓的"第四果"他超越能所达到一心,还没证悟无我,虽然觉光遍满整个宇宙而超越能觉所觉的二元,他认为这就是佛陀的"无我",但他还未超越对"觉体"的常见和自性见,所以真正来讲他还未超越外道知见,只是到了一心的非二元梵我的阶段,还未证到入流(第一果阿罗汉)。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他错误的见解,但我就不谈其他的。

小乘佛教的核心是基于无我的体悟,这是非常明确的。它不是一心的有实体性的非二元或印度教里的吠檀多不二论,也不是印度教中的三坎雅的本我或Purusha。只有认识到无我的清晰度和明确地看到它的含义还是不完整的 - 也就是说,将无我的洞见扩展到人法二空的第二种空性 - 所有现象的空性。这就是见到正见的真正含义。修行人可以体悟无我,并体验无心、无主体(no agent),但还未深入(正)见的深度。

佛陀在四圣谛、八正道的第一谛就有说道:五阴受盛为苦,很多人误解或解释成"生命就是苦"(life is suffering),这种对生命和世界产生的一种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其实完全误解了佛陀的法益,我很久以前也是有这种错误的见解。后来才发现,其实这里讲的upadana skandha(五阴受盛),upa^da^na是有盛、取、受等义,真正来说是upadana在英文应翻译成appropriation,就是对五阴产生了我、我所的认取,那时五阴就变成了五阴受盛,在这一刻五阴受盛马上变成了苦因、轮回之因。

所有宗教中所体悟到的清净觉体作为本我(或者到一心),都被看作是无处不在的,但又超越所有无常的现象,是所有现象的真实存在的基础、来源和基础。正如我的mentor John Tan之前所说,本我 "I AM" 被视为真实是妄的和苦的根源。其他宗教把本我/觉体视为他们的解脱,在佛法中,这并不是解脱,而是苦的根源。只有在佛教中,它指出即使清净的觉性也不存在于五蕴之外,空无自性,与缘起的因缘、条件不可分割,而不是作为现象的形而上学的源和基础 - 这是印度教和所有宗教的其他神秘传统中所教导的Atman观点。即使一个人从本我进步到一心和无心的体验,如果没有般若智慧看破将自性见、自我/真我(后来归因于所有现象)的无知范式,非二元体验也没有解决苦的根本原因。它被误解为一个有自体性的觉性在经历一个非二元的体验或是有自体性的本体在与现象非二元,只是体验变得更加精炼,但它没有帮助我们完成生死大事。

五阴若当下体证本无我,既是佛性,本来清净,当下上就是解脱了。所以关于这一点,佛陀在bahiya sutta 婆酰迦经和其他的其实小乘已经很清楚,见中只是见,听中只是听,没有我,这就是苦的止息,很清楚但是很多人不知法益。
对于任何一个花过时间研究经文的人来说,这都是非常明确的,小乘佛教的四果阿罗汉的成就都与无我的体悟(realization)和实现(actualization)有关,以及如何深入实践以解放所有的痕迹。在四果阿罗汉的四个阶段中,没有一个是可以与所有宗教中都可找到的本我的体悟相提并论。实际上,即使在小乘经中,若有任何佛陀的学生持有一个不变且独立存在的觉体的观点,佛陀都会斥责他们。例如,学生Bhikkhu Sati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生生世世那个"觉体"是永恒的知者,能感知者,生生世世都是依靠那个"觉体"常在来感、知一切、从未失过,佛陀骂了那个徒弟,告诉他那是一个错误的方式来看待觉,而觉应被认识为是缘起的。

达赖喇嘛也在他的新书中做了一段注解:“Sāti的观点是,识本身存在,独立于因缘/条件之外。说‘我’正是那能说话的作者显示‘我’是说话的行为的主体(agent)。说‘自己’正是那在感知的‘我’是一个在经历着一切的被动的客体的观念。“这里和那里”表示‘我’是一个在多次转世中保持不变的转世者。这个识或自我从生到生,创造业力并体验其结果,但在过程中没有被转化或改变。它有一个不变的身份,当它经历一个事件又一个事件并从一个生命过渡到下一个生命时,它保持不变。简而言之,Sāti将识视为ātman或真我/大我。”-《深入了解深奥的观点》由Bhikṣu Tenzin Gyatso和Bhikṣuṇī Thubten Chodron所写。

几年前,有另外一个受尊敬的大师,一个相当著名的和尚,他多年前从中国的浙江省来到新加坡的一座当地寺庙进行了讲座。我参加了那次讲座,尽管他能够口齿伶俐地描述非二元,但他犯了以下的错误的描述。

我当时在2018年写了一个笔记:"今天那位法师谈到了无我和一切五蕴的空性。然而,这是'知见'方面(可以只是知识上的理解),尽管他对无我有一些直接体验性的洞见(如同Thusness的第4"临在明觉如同明亮如镜的清晰"的阶段,而不是第5阶段的无镜子"没有镜子在反射"),但他确认了本自光明心是有实体地存在的(不变的,永恒的),与非佛教的Advaita知见没两样。我之前说过,这与印度教里的吠檀多不二论的非佛教知见没有什么不同。当然,这是一个不错的体悟,但我不会把它等同于佛法。

他还讨论了佛教如何通过其独特的无我的教导与其他宗教不同,但他没有意识到其实他自己的体悟与吠檀多不二论没有什么不同。

然后他这样区分小乘与大乘的教导:

在小乘中,修行者通过与现象分开(dissociate),把现象看作为不是我的、无我的、无常、苦,最终体悟心-实质 -- 这是无生、不生不灭、无自我感的 (这里是指无小我)-- 基本上他是指本我的体悟。他将阿罗汉的涅槃与无形的真心-实质的无形三昧和自性定相提并论,其实跟外道的无依余三摩地Nirvikalpa Samadhi没什么两样。(那位法师把无我误解为是一种dissociative分离式的方法,把法当成不是我,所以心和法分开,就如外道的neti neti (not this, not that)来找到真我,这不是佛法的无我之义,但也有很多佛教徒也错解了这一点)
然后,那位法师认为,在大乘中,修行者体悟佛性,如《大涅槃经》中所定义。那大乘涅槃(一位菩萨/佛所体悟的)本身具有无限功能的能力,就像一个清澈的湖没有月亮,但可以清晰地反映月亮(如我所说,如实性的第4阶段"临在明觉如同明亮如镜的清晰"),就像电是看不见的,但可以点亮灯泡,我们的心是无形的,但可以产生无限的功能,在耳朵里可以听,在眼睛里可以看。因此,生与死是涅槃,烦恼即菩提,思想不必被摒除,"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海的波浪和无波的海都是由水构成的(因此两者都平等)。这与一心的体悟阶段没两样。虽然经验到非二元,但心的实物化和自性或自体性的知见仍然很强烈 -- 仍在实体化梵我...

...基本上,这位法师(和许多其他老师)犯了一个错误,将小乘归因于体悟无形的本我,而大乘归因于一心,其中实质可以产生无限的功能并与其功能为非二元。他们陷入了如实性的第1到4阶段。他们没有意识到像Daniel M. Ingram这样的'小乘'/南传的老师可以有一个毫不费力、持续非二元"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经验与正确的知见和无我的体悟,这使得非二元体验更加毫不费力...反而比那位法师对"大乘"的见解更进一步。"

我也看过另一位在中国的著名大师,二十多年前去世了,他对小乘和大乘之间的区别也有非常相似的理解,我认为不幸的,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误解,所以很少有老师是能清楚大小乘的精髓。

在南传的世界里,有来自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和其他国家的人,特别是泰国的僧侣,特别是强调觉性教学的泰国森林传统,大多数这些泰国森林传统的老师都体悟到了本我,事实上许多人认为本我是最终的理解。他们将光辉的心实物化为一个不变的存在根源,他们也给永恒的见证者起了一个名字:Poo Roo(One Who Knows/知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佛陀在经文中的原始小乘教导是将本我作为最终的体悟。事实上很明显,本我甚至不是第一果阿罗汉,它可能在印度教中被认为是圣果或解脱,但它不是佛教类型的圣果。这种趋势也有例外,例如在珀斯居住的著名英国出生的泰国森林法师Ajahn Brahmavamso,他体验了本我,后来体悟到了无我。他正确地认识到,真正的入流是无我的体悟。他非常了解他的泰国森林传统中的情况,他在他的演讲和书籍中也批评了许多著名的僧侣和实践者陷入了印度教的常见、永恒主义的理解。

还有,有些人(特别是那些不修泰国森林传统的南传修行者,也就是在泰国外的小乘佛教,这些小乘通常不注重觉性教学/Awareness teachings),甚至认为灭尽定就是涅槃、解脱,其实这完全误解了小乘经,佛陀在小乘经从未说过无受无想的灭尽定是解脱、涅槃,那只是一种修定的境界,修无色界定的修行者可能会体验到。

所以我也常和别人解释,灭受想定只是暂时性的定境,不是出世间的什么境界,出定了还是照样能受能想,不然就和死人没两样了。所以灭受想定不是涅槃。涅槃虽然有"灭"cessation之意,佛陀说的"灭"是灭尽贪嗔痴,佛陀很明确的说过很多次:涅槃的定义即是灭尽贪嗔痴。而四果阿罗汉和第八地菩萨是永远灭尽烦恼障,不是一时灭尽一时又回来,那只是修法时达到身心安详而暂时降伏烦恼的状态。阿罗汉没有"我"见也没有"我"执,也完全没有贪嗔痴,但照样能见、能闻、能想,能吃饭。

小乘经解释阿罗汉有两种:俱解脱及慧解脱,俱解脱阿罗汉是有修无色界定到灭尽定的,但也有一类的慧解脱阿罗汉,他没有体会灭尽定但也能解脱,俱舍论二十五卷十页云:"何等名俱及慧解脱?颂曰:俱由得灭定。余名慧解脱。论曰:诸阿罗汉得灭定者,名俱解脱。由慧定力,解脱烦恼,解脱障故。所余未得灭尽定者,名慧解脱。但由慧力,于烦恼障得解脱故。"

这两种阿罗汉都是修定慧,才能解脱,但是过程有一些不同。所以阿罗汉不一定体会到灭尽定,体会到灭尽定也不代表是阿罗汉。

作为一个非常明确和有经验的修行者,Geoff说:"首先,Nibbana涅槃不是一个‘状态’。其次,涅槃是贪、嗔、痴的终止。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是每条路径上熄灭的结的终止。在'突然所有的感觉和六根的见闻觉知都停止运作'的清醒状态是(1) 世俗的无感知的三昧,和(2) 灭受想定。这两者都不是超世俗的(不是出世间法),也不是与体验涅槃同义。","空无所有状态的终止不是入流(第一果阿罗汉)或其他圣道或圣果所能作为的可靠指标。"

还有一些人会有对阿罗汉的其他误解,比如误认为阿罗汉就是神通广大,但是外道修者也很多是神通广大的,六通里五通俱全,这一点只需修定不需要开悟,只是不能得到第六通的漏净通,因为还没解脱。但是在Susima Sutta 须尸摩经,经典明确的说明:真正的阿罗汉很可能什么神通都没有,而那部经提到有很多没有神通的阿罗汉,特别是那些比较专修慧的,由慧而得解脱,这是关于他的修法过程有关。

很多人误解灭尽定就是涅槃,或者有些人以为达到相似灭尽定就是证得第一果阿罗汉,而证悟无我就是第四果阿罗汉了,这都跟小乘经典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这完全都是现代小乘修者自己错误的见解。其实相视灭受想定的境界有什么特别的,每个凡夫每夜进入深睡deep dreamless sleep的状态也是"灭受想"(什么感觉也没有),睡醒了烦恼照样回来,所以跟智慧和解脱无关。其实那些有真正证悟无我但把它当成是四果阿罗汉(比如Daniel Ingram)已经算是不错了,现在很难找到老师是真正证悟无我(很多人都对无我没有正确的了解,就算有了正确的了解,但见解、甚至体验,和证悟无我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他教的缅甸Mahasi派对四果阿罗汉的误解不太好,这一点偏离了佛陀所教的,会让人产生一些误解。其实Daniel也只是第一果阿罗汉,但是他很清楚地证悟到本来无我,比如Daniel说:"1)In the seeing, just the seen. In the hearing, just the heard. In cognition, just the cognized. In feeling, just the felt... This standard line from the Bahiya of the Bark Cloth Sutta in the Udana is one of the most profound there is in the whole of the Pali Canon. It means that sensations are just sensations, simply that, with no knower, doer, be-er (not beer, as that is a beverage), or self in them to be found at all.
2) Point one, taken in its logical inverse, means that the "light" of awareness is in things where they are, including all of the space between/around/through them equally.
3) Said another way, things just are aware/manifest/occurring where they are just as they are, extremely straightforwardly.", "Fourth path involves a total lack of split between what one might call the mind and phenomena, so the notion of a mind here noticing those thoughts there and keeping them on track misses something of that basic point."
Daniel说:"1)在见中只有所见,在听中只有所听,在认知中只有所认知,在感觉中只有所感...这个标准的句子来自Udana中的Bahiya of the Bark Cloth Sutta,这是整个巴利藏经中最深奥的句子之一。它意味着感觉就是感觉,仅此而已,没有知道者、做者、存在者或自我在其中可以找到。
2)第一点,从其逻辑的反面来说,意味着觉的‘光’在事物中,包括它们之间/周围/穿越的所有空间都是平等的。
3) 另一种说法是,事物就是在它们所在的地方觉知/展现/发生、如是,就像它们是那样,非常直接地。","第四果涉及心智与现象之间完全没有分裂,所以这里的心智注意那里的思想并保持它们在正确的轨道上,错过了那个基本的观点。" 


确实,一个第四果阿罗汉已经断绝了"我",经验是自由的、清洁/清净的、辉煌的和非二元的。所见只是所见。所听只是所听。四周都是光明和自由。但是体悟到以上的不代表马上就是第四果阿罗汉,是因为他误解了把灭尽定相似的境界当成是初果,而第四果当成是证悟无我才会这么说。根据佛经十结的解释是五下分结有:疑,戒禁取,身见,欲贪,瞋恚;一个行者破前三结证须陀洹果(sotapanna初果),消弱后二结证斯陀洹果(sakadagamin二果),破后二结证阿那含果(anagamin三果)。五上分结有: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一个行者破五上分结证阿罗汉果(arahant四果)。这里的身见不是身体的身,而是身份Identity,所以身见翻译成英文是"self view"或者"identity view",把觉当作真常不变也是包括在身见"identity view"内,佛陀也称它为身见、边见(断常)的一种。多数修小乘的,当证悟如以上(无我),也只是证悟初果阿罗汉(即入流者、须陀洹、stream enterer) ,虽证悟本无我,佛说已断一切我见/身见的见惑,已经不可能堕落三恶道或阿修罗道,但还未了脱生死,未断思惑,或者小乘说的,断了前三结而不是后七结, 佛说这些人最多在七世以内,最多自能投生人、天道七次,将会证得四果阿罗汉、了分段生死。当然,那些精进修行的,也可能很快在几年、几个月,今生就从第一果跳到第四果。证悟本无我不代表就能马上了脱生死是因为虽然见惑已断,还有思惑未断,也就是贪嗔痴,由根本我执而产生的思惑依然未尽,Khemaka Sutta的柯梅卡尊者使用了一个布被洗涤者使用如盐土、草木灰或牛粪来清洗后仍留有余香的比喻。即使布已被清洗,它仍然保留着这些物质的微细的味道。 同样地,即使证悟本无我的初果到第三果阿罗汉的弟子放下某些结,仍有对似乎"我是"的lingering trace(仍留有余的痕迹)/执念残留,虽然他认清楚这也是虚假的假相,对人事物还可能产生细微我、我所的执着。

但是我在一些网站或youtube video发现到,这一点很多现代人也误解了,包括多过一个已经证悟无我的人。他们误解为:Khemaka/柯梅卡尊者 本来超越了对小我的虚幻我相,但还执着"本我"的"我是"和""大我",然后后来才证悟无我而达到四果阿罗汉。但是Khemaka很明确的解释了,他本初已经证悟无我,他这里的"我是"不是本我、真实存在的大我,而只是一个lingering trace,就像把瓶子里的苹果汁喝完后,再洗一遍后,还可能闻到有一点苹果的味道。那些只是体悟本心灵觉方面的,变成大我的修行者,这些人还没开始见性,还没证悟无我、断我见,这时的"我"/"大我"不是一种剩下的痕迹/lingering trace,而是视为究竟真实体,ultimate reality,是真实存在的,本质上就是不变,独立存在等等。这和证悟无我后,了知本来就没有我,也体悟本来没有究竟遍满一切但不变而独立存在的大我(觉也空无自性),是很不一样的,证悟无我后,一切只像痕迹,也如一阵风,痕迹虽然是有一股推动力(momentum),但也只是那一念、那一时、暂时的展现,"我"也只是一念的生起,没比声音和景色有任何的特殊。那些还执着大我的,根本还没达到一果阿罗汉,也还没超越外道的悟境和知见,因为还没证悟本无我,破除我见、边见。所以当四果阿罗汉去除"我慢"之第九个结,这不是"大我"(大我在身见、我见的范围,一果阿罗汉已经由证悟无我的般若智而去除),也不只是无小我,佛陀在第九结所谓的我慢也不是说骄傲的意识,而是证悟无我之法印后,再把那种对我执剩下的痕迹/lingering trace也exhausted了。
大乘法在这一点上也是一样,例如Jamgon Mipam/Mipham,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师,是我和John Tan都非常喜欢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学派中最伟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他也是这样解释大乘初地菩萨的,"这(第一)地菩萨有了直接体悟到"我"的本来不存在。这使他们舍弃了三结:暂时组合(所立的身见)、相信他们的道德纪律的优越性、和疑惑—和所有在见道(达到初地)上被消除的障碍... ...据说当菩萨到达第一地时,他们可能落入恶道的所有道路都被关闭了。","...如弥勒菩萨Maitreya的教导和无著菩萨Asaṅga的大车经典所教,初步的动机行为中的一个人首先理解所有的现象只是心智(一切皆是心),然后体验到心智是没有所感知的对象。然后,在加行道的至高品质时,他认识到,由于所察觉的对象不存在,所以观察者也不存在。在此之后,直接体悟到摆脱了二元固着的真如的实相。这被解释为证悟第一地。"

Acarya Malcolm Smith也说过,大乘的入流(stream entry)就是菩萨的初地。
Jamgon Mipam的书再写:"开悟之路
以下是Mipam如何展示佛教觉醒之路的简短解释。根据他的说法,我们在小乘中只能走这么远,基于其道路实现了个人自我的缺乏,但没有大乘,我们将不会完全证悟所有现象/诸法的自我的缺乏(即,空)。换句话说,小乘修者只是证悟了空的一部分(个人自我的缺乏),但没有证悟空的整个范围。他们坚持现实的最终基础(现实的基本元素,或法),但实际上没有这样的基础。因此,根据Mipam,一个人不能仅仅基于小乘之路成佛;成佛是大乘的结果。尽管如此,认识到个人自我的缺乏足以使我们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因为这样做,我们舍弃了烦恼情感的障碍。这些烦恼障可以被纳入"三毒"的执着范围:贪、嗔、痴。 


这些烦恼障的功能是阻碍解脱,并且与认知个人自我的观念紧密相连。基于这样的自我观念,我们会产生依恋/执着(对我和我所)和反感(对于一切作为其他的对象)。这种自我观念使轮回之轮不断转动,因为它使我们持续地以自私的方式表达依恋/执着和反感,从而播下痛苦的种子。烦恼障有两个方面:一个粗略的、遍计(imputed)的方面和一个更细微的、固有(innate)的方面。根据Mipam的说法,当您直接感知到现实的真相时,遍计(imputed)的方面在初地/第一"地"(Tib. sa, Skt. bhūmi)被舍弃。这种体验性的体悟称为"见道"。

遍计(imputed)的烦恼障是后天习得的,不像固有方面是与生俱来的。遍计(imputed)的方面涉及明确的概念性扭曲,而不是构成固有(innate)方面的感知扭曲。遍计(imputed)和固有(innate)方面之间的差异可以理解为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某种差异:固有(innate)方面更深地嵌入一个人的意识流中,因此更难以消除。遍计(imputed)的自我执著是指将不存在的品质归于自我——即,将自我视为一个独特的、永恒的和独立的实体。这在第一个菩萨地上通过对实相的直接、非概念性的体验而被克服,是分析所达到顶峰的洞见/智慧。然而,自我执著的更细微、固有(innate)的方面仍然存在。

固有(innate)的自我执著,作为基于五蕴而遍计(imputed)的最基本的自我感觉,更难以消除。它不是将诸如独特性或永恒性等品质赋予自我,而是在例如我们早上醒来时的一个更细微的感觉,简单地说就是"我是"。这种固有(innate)的自我感觉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本能习惯。因此,它不仅仅涉及遍计(imputed)的身份;它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扭曲的主体性体验。尽管对自我的本性进行分析为其被克服铺平了道路,但仅仅通过分析是不能使其消失的。相反,它必须通过修行Path of Meditation(修道/禅定之道)来舍弃。根据Mipam的说法,到了第八地,没有任何烦恼障的固有(innate)方面留下。然而,烦恼情绪只是两种遮障中的一种,另一种是所知障。

所知障无非就是概念:主体、对象和行动的三重概念。概念与认知现象的自我紧密相连,其中包括误解现象为实,在对象化现象和简单地双重地感知。这种概念会阻碍全知。根据大乘,这些所知障可以被完全舍弃;因此,大乘之路的结果不仅仅是脱离轮回,如在小乘中,而是成为一个全知的佛。根据Mipam的说法,直到第七地,大乘和小乘的体悟(双重的无我)和舍弃(双重的遮障)是相同的。

正如大乘一样,他坚持认为,完成小乘之道意味着体悟到现象/诸法的无我,看到现象/诸法是空的。那些完成小乘之道的人也体悟到现象/诸法的无我,因为他们对人的空性的体悟是体悟现象/诸法空性的一个实例。然而,小乘之道的最终体悟是不完整的。Mipam将其比作喝一小口海水:我们可以说那些在小乘中体悟空性的人已经喝了海水,只是没有喝完。然而,大乘中菩萨之道的最终体悟,却是空性的完全体悟,就像喝下整个海洋一样。

- 《Jamgon Mipam: His Life and Teachings》

佛陀在楞伽经(达摩祖师把这部经作为法脉传承印心的法本)也说:

佛告大慧:"为无余涅槃故说,诱进行菩萨行者故。此及余世界修菩萨行者,乐声闻乘涅槃,为令离声闻乘进向大乘,化佛授声闻记,非是法佛。大慧!因是故记诸声闻与菩萨不异。大慧!不异者,声闻、缘觉、诸佛如来,烦恼障断,解脱一味,非智障断。大慧!智障者,见法无我,殊胜清净。烦恼障者,先习见人无我断,七识灭;法障解脱,识藏(注:八识)习灭,究竟清净。因本住法故,前后非性。无尽本愿故,如来无虑无察,而演说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忘故,无虑无察。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二烦恼断,离二种死,觉人法无我,及二障断。"

因此,尽管第一地菩萨和小乘的初入流者都有无我的体悟,且在第三地几乎没有任何负面情绪了,但自我执著的微小痕迹以及所有烦恼倾向向贪嗔痴的痕迹只在Arahantship四果阿罗汉和第8地时才被消除。四果阿罗汉和第8地的菩萨都已经克服了分段生死,但直到达到佛果仍然有变易生死。在第8地之前的菩萨仍然体验到隔音之谜,他们在下一世会忘记他们的体悟,直到条件成熟,他们再次证悟般若智慧。

所知障在达到佛果的时候将被完全消除,通过完全实现在菩萨的第一地阶段所洞见的双重空性的般若智。

Kyle Dixon 解释说:"在《辩正明论》的背景下,由于主要解释了大乘独有的道路,所以认为从离诸戏论的体悟是对法无我的体悟,这种体悟对声闻和缘觉者来说是不存在的。"

Malcolm 指出,"阿罗汉体悟了加于五蕴上立下自我的空性,但没有体悟五蕴本身的空性。这意味着声闻乘只产生了单重的空性体悟。" (简单来说:菩萨证人法二空,罗汉证人我空)

果如法师对小乘和大乘之间的差异有一些简明而深刻的解释:

"要知道诸法是缘起缘灭,一切法因缘生时,为假相的短暂存在;因缘灭时,小乘见到因缘灭,而有生灭现象出来;但是大乘告诉我们生灭现象当下就是实相,也就是《心经》所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缘起就是空。 我们清净的自性为什麽清净?因为是空的,无形相,没有东西可污染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给佛性一个名称叫「清净心」,为什麽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世间所有的东西因为有相状,才有生有灭、有来有去。举例来说,现在下课我就不在这里,但上课我就在这里,是不是有来有去、有生有灭?因为有形有相,才有生灭。佛陀告诉我们因缘和合的当下是空寂的,没有一个法永远存在,在因缘和合的当下,说它存在。既然是空寂,所以就叫实相,但实相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是离开一切诸法以後,另有一个所谓清净实相,这就不对。"

也就是说,当小乘修者证悟无我后,体会一切法无常暂时性刹那刹那的生住灭,这还没真正了悟缘起性空,因为虽然无我、无观者、无主体,一切法还视乎有存在体在进行刹那的生住灭,但真正体悟缘起性空,法本无生,无住,无灭,无性,法本空寂,一切相本空明,缘起性空,就如水中月。

无论如何,真正解脱的是般若智,而体悟法印之无我的觉悟是至关重要的开始。

我一个在线的朋友以前写过一个很好的观点,"我认为通过考虑入流果的这个意义,这可能会帮助一些在道路上的人评估他们所在的位置,以及他们消除结的能力。例如,如果对入流果的严格解释(三个结,彻底的无我的体悟和因缘性)确实是正确的,那么它必须是实际永久消除/根除后面的结(如感官欲贪、瞋恚...等)的先决条件,因为必须首先根除前三个结,然后才能永久根除后面的结:
"First, Susima, comes knowledge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Dhamma [conditionality and selflessness], afterwards knowledge of Nibbana."

"须深,⾸先要有法住智(缘起和无我的智慧),然后便会有涅槃智。"
SN 12.70 《须⼫摩经》

John Tan也曾说过,"不能修练「修至无修」,必须先有觉悟和洞见,然后才真正「无修」。如果无明没有被根除和看破,当条件存在时,如何会没有戏论和执着的产生?无心的状态并不等于无我(法印的证悟)。"

 

----------




我昨天刚刚和一些人分享:“体悟无能所二元还不是体悟无我。体悟无我是更进一步的体悟”。

从您写的,您是表达有实体性的非二元(substantialist nondualism),其实外道Advaita也有这种非二元梵我的体悟,比如外道Advaita老师Rupert Spira说:“因此,我们直接而亲密的体验是,树的实相与我们自身的实相----觉体,是相同的。在我们的实际体验中,不存在看见者和被看见者的这两者(的二元)。看见者的实相和所见的现实是一个单一的本体,而那个实体就是我们自己,觉体。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说把客体带回了我们自己之中。事实上,这个物体从未离开过我们自己。

我们看到,正是我们自己,觉体,以视觉的形式成为视觉世界,以听觉的形式成为声音,以品尝的形式成为味道,以嗅觉的形式变成一种气味,以触摸的形式变成一种质感。

然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永远不会变成除了它自己之外的任何东西。”

这种“一体”的体悟和知见还不是洞见佛法的本无我。

Rupert Spira 也了解开悟有两种:一种是本我(无形色觉体为真我、永恒见证者),再来才是nondual realization,无能所,觉和物不分。但这两者都还没达到证悟佛法的无我,所以还没达到小乘的圣果。大乘体悟是人法二空(不是advaita的无能所nondual)。

您所体会和表达的和second stanza of anatta有关,就如John写(also printed for you in the file),“对于第二节,重点是瞬态现象的生动、清净。思想、声音和所有瞬态都与觉知无法区分。 没有体验者--体验的分割,只有一种无缝的自发/自然体验作为思想者/思想、听者/声音、触觉者/感觉等出现。 在听觉上,听者和声音是不可区分的。 对于任何熟悉“我是/本我”体验的人来说,那种纯粹的存在感,那种让人感觉如此真实的强大临在明觉的体验,都是难以忘怀的。 当背景消失后,所有前景现象都显现为临在明觉。 它就像自然的vipassanic(毗婆舍那,意思是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或者简单地说,在觉知中赤身裸体。 从电脑(PC)的嘶嘶声,到移动中的捷运列车的振动,再到双脚着地的感觉,所有这些体验都非常清晰,如同“我是/本我”而不亚于“我是/本我”。 临在仍然完全临在,没有什么是否认的。”,“届时将很明显,只有根深蒂固的二元知见模糊了我们对这一经验事实的洞见。 在实际体验中,只有现象显现的水晶般清晰。 成熟这种经验,身心溶解为纯粹非二元的光明,所有现象都被体会为这种非二元的光明临在的表现----这是导致“一切即是心”的关键洞见。”,“在此之后,不要过于应接不暇或过度要求什么是不必要的; 而是进一步调查。 这种非二元的光明是否表现出任何独立、不变和恒常的自性特征? 修行者有时仍会在不知不觉中固化非二元临在而陷入困境。 正如我见解的 7 个阶段的第 4 阶段所描述的那样,这留下了“一面镜子”的痕迹。 虽然经验是不二的,但空性的洞见仍然没有。 尽管二元关系已经充分松动,但“固有”知见(自性见)仍然很强烈。”

虽然Advaita的非二元也能达到以上“一切即心”(这里的心指的是‘觉’)的体悟,但还不清楚本来无心(觉也空无自性)。也就是说,Advaita的知见是:觉体是真实存在的,但于一切物不可分割,没有能所二元,镜子和影子是一体的。

所以“Thusness “真如”/PasserBy “过路人”开悟的七个阶段”也有提到:“ 第4阶段其实只不过是主体与客体/能与所没有分割的经验。从那无我的寄语所瞥见到的体悟是没有我的,但到了后期进展的阶段似乎比较像是主体/对象(能与所)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合并(inseparable union),而不是绝对没有客体/我(No Subject)。这正是“对不二/非二元,三个层次的理解”文章的第二例。我仍然是因现象的纯净与生动而感惊异。... ...(在第五阶段)所有的生动和临在明觉仍然留着,但此外还加上了一个自由感。在这里,已经很清楚地照见“镜子与映像不可分割”并不正确,只有生动的映像之反射。如果本来就没有一个客体(subject)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合并“

简单来说,能所一体的体悟不代表真正体悟到主体和客体的空无自性(包括把觉体当成与万物一体的一真实体的知见)。

我今天应该不会来,其实我写的email和文章已经很清楚,可能改天您有空看过后,如果想和我讨论,可以找一天见面吧。

🙏🙏



——-



刚刚有人昨天问我,无能所二元不是证悟空性了吗?我告诉他,无能所可能只是没有能所分裂的体悟(realisation of no subject object split),还不是一切主体客体(包括”觉性“)的空无自性的体悟,所以可能是真心/觉性作为宇宙的一真实体,和万物无别、无分裂。(It can be like the view of a monist nondual substance. Consciousness being all there is without subject object division but still reified.)

我也分享了John Tan在2008年告诉我的一段话:

"尽管ken wilber的体验是非二元的,但它还不完全是(佛教里的)一味。吠檀多对非二元的理解与佛教不同。一味的体悟包括两个部分:没有客体/主体的分裂,和主体和客体两者都空无自性。 (玮昱的评论:吠檀多只体悟到没有客体/主体的分裂,但没有’主体和客体两者都空无自性‘的体悟。)深入这两个方面,就会产生一味的洞见。我什么时候告诉过你吠檀多的理解是佛教的非二元?

我告诉你很多次,佛陀来教导我们的是空性,而不仅仅是光明(luminosity)的方面。非二元的光明性在吠陀(Vedas,印度教的经典)中到处都有描述。不谈论三法印,任何人不以理解无我类的非二元性,都不是在谈论佛教。 佛教的一心, 一真法界是空无自性的。这不应该从二元和自性见的理解。"

其实体悟觉性遍满一切,没有主客的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的分裂或划分,在吠檀多中也能找到,很多外道的老师和修者也描述了这一类的体悟,正如外道吠檀多老师Rupert Spira所说:

"如果我们沉浸在一部电影中,最初可能会觉得屏幕在图像的背后。同样,如果我们如此被经验所吸引,以至于忽略了明确的在觉知的经验或觉性本身,我们可能首先会将其定位在经验的背景中。在这第一步中,在觉知或觉性本身被识为是所有客观经验的主观见证者。

仔细看看,我们可以看到屏幕不仅仅是图像的背景,而是完全渗透其中。同样,所有的经验都充满了那觉性而所以能被知。它充满了在觉知的体验或觉性本身。没有哪部分的思想、情感、感觉或感知不被其觉性所渗透。这第二次体悟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崩溃了觉性与其一切物之间的区别。

在第三步中,我们明白,即使宣称觉、在觉知或觉性本身遍满所有的经验,也不是合理的,好像经验是一种,觉性是另一种。就像屏幕是图像的全部,所以清净的觉性、觉知或觉性本身就是经验的全部。念头的全部是思考,而思考的全部是觉性。情感的全部是感觉,而所有的感觉都是觉性。感觉的全部是感觉,而所有的感觉都是觉性。所有的感知都是知觉,而所有的知觉都是觉性。因此,所有的经验都是觉性,而是那觉性在觉知这觉性。作为一个完全独自的存在,除了自己之外没有其他东西所能限制它或分裂它,觉知或清净觉性是整体的、完美的、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无限的。

这种缺乏二元性、分离或其他性是爱或美的经验,在其中一个自我一个对象、其他或世界之间的任何区别都已经溶解。因此,爱和美是觉性的本质。在熟悉的爱或美的经验中,觉性正在品味它自己永恒、无限的实相。就在这个背景下,画家Paul Cézanne说艺术给了我们‘大自然的永恒味道’。

- Rupert Spira, 《Being Aware of Being Aware》"

Rupert描述了从本我的永恒见证者到吠檀多梵我的最高悟境,nondual realization,体悟到原来就没有能所的二元性、没有觉和物的分裂,一切万物原来都是一体、和觉性是一体的,体悟到非二元的本心之光,但并没有证悟空性或无我。这里的空性不是那种可以容纳万物而不分空有的空,这种空Rupert也提到过很多次,而是佛教所说的空无自性。能所二元能消融入一切都是清净觉(也没有觉和物的二元,都是一体的),但唯有将这“一体的清净觉”的自性见以般若智被看破,而化解,才能真正完全体会自然的自如与无为的微妙运作和解脱。

不只是我和John Tan,比如大圆满老师Acarya Malcolm Smith和很多其他的老师在这一点也是和我同样的见解。


关于XX老师的见解,其实我听过很多XX老师的VCD,他对小乘的见解是这样:小乘修定到最后,以三法印的无常、苦、无我,来作为分离式(dissociative)的与万物和念头分开(一切都不是我),然后体悟到本我的觉体(他称这觉体的体悟为空性,我不同意用这样的词语),他认为体悟到这本我的觉体、然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包括睡觉都保持)就是证到四果阿罗汉。他在这里所谓的无我是无小我,不是悟法印无我。然后,他将把大乘立为nondual realization,就如以上的一切万物,包括念头,都和本觉是一体的,所以都也是实相而超越能所二元。可能用的词语有点不同,但是大概是这样的解释和理解。但是我在我写给您的email(那篇小乘大乘的文章)有详细地解释,这是一个蛮普遍的误解,很多大师也是有这样的理解,但其实不是这样,小乘大乘的精髓不是在本我和非二元的nondual realization。所以,尽管我也appreciate,欣赏,感恩他的教导,我觉得我在佛法某一方面的体会和理解和XX老师不太相同。

🙏



------------

 

我觉得我昨天写得不太清楚,所以想补充一下:

当将觉性实体化时,它成为一个一整体,其包含万物作为其部分,好像大海和波浪。但当您解构波浪和大海、整体与部分时,它仅仅是声音、味道、颜色的明亮、透明、清澈的意味,是波浪和大海的赋予的概念。觉性只是一个名称,就像天气是表示雨、风、阳光等一切动态展现不可得之相的名称,并不是包含它们的容器(container)或单一实体,或是单一的实体在转变(transform into)或调节为(modulate as)它们,同样地,觉性不是一个永恒的单一实体,渗透或包含或甚至调节为一切。所见、所闻、所感都是清晰、生动的,明亮、水晶般,而“觉性”仅仅是表示那样而已的名称,而不是被一个单一实体性的觉性在渗透/遍满一切所见、所闻、所感的多样化。最终,觉性被看破为拥有其自己的自体性,不只是有二元的背后见证者的自性见,而也包括了万物共一体”或与万物一体的一实体性,那类对觉性的自性见。并把觉体”被看破而不留一丝痕迹,而只剩下于一切呈现之相的光明和清澈度,不仅仅是一个无心忘我的状态,而是一种般若智的洞见。正如美国教一位老师Scott Kiloby曾说:“如果您看到觉性与万物无异,而那些事物都不是分开的“事物”,为什么还要使用觉性这个词呢?您只剩下这个世界,您的生活,经验的多样性。”另一位,也是本来修Advaita而后来深入佛教的老师Greg Goode博士告诉我:“看起来您的婆醯迦经的体验帮助您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觉性,更加... 性空(无自性)。您之前有一个看到觉性更为固有(inherent)或本质或实体性的观点吗?

我也有过这样的体验。我在读Nagarjuna龙树菩萨的论文中的一句sloka关于“先前的实体”,并且我已经对“空即是色”进行了一年的深度冥想。这两个思路在一个巨大的闪光中融为一体。一瞬间,我洞悉了觉性的空性,如中观所述。这种体悟与印度教里的吠檀多不二论的统一风格的体悟(Advaitic oneness-style realization)完全不同。它带人入“万物”(ten-thousand things)中,以一个美妙、轻盈、自由、万花筒似的、富有戏谑性的、无实质的清晰和即刻中。没有面纱,没有保留。任何地方都没有实体或本质,但到处都有爱、直接性和亲密性。”在我遇过的修行人(不管是修佛教还是外道的),大多数能证悟无能所,尽管超越了能见者所见的二元,也还是保留在一真心的Advaita oneness,而不是证悟佛法的无我,还是留下痕迹。虽然他们也可能体会”见中只是见“的无心体验,但还保留一心(遍满一切的一真觉)的知见,所以体验和知见不同步。

所以圣严法师的传承弟子果如法师也在我给您的书中说,认为有个清净心存在,那绝对是错的,「真照无照」、「一心非心」这几句话都是在讲诸法究竟实相,《善慧大士录》又提到:「寂灭性中无有灭,真实觉中无觉知」,从义理上可以了解。”达摩祖师也说,“兼妄心智永息,觉照俱尽,寂然无为,此名为太也。”,达摩无心论:"弟子于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挂碍。"

🙏

 

 

------------

 

 

最近我参观了位于台北的果如法师的寺院(祖師禪林Chan Grove),他是圣严法师的法脉传承弟子,曾经跟圣严法师和东初法师学习。

在他的书架上,我发现了许多书籍,有些在外面的书店似乎难以找到。果如法师目前只有一本可以在亚马逊找到 (https://www.amazon.com/%E7%A6%AA%E7%9A%84%E7%9F%A5%E8%A6%8B-%E7%82%BA%E5%8F%83%E8%A9%B1%E9%A0%AD%E5%81%9A%E6%BA%96%E5%82%99-%E7%B2%BE%E8%8F%AF%E7%89%88-Traditional-Chinese-ebook/dp/B09158YFMJ/ref=sr_1_3?crid=2U80U6SHUPQP9&keywords=%E6%9E%9C%E5%A6%82&qid=1699162147&sprefix=%E6%9E%9C%E5%A6%82%E6%B3%95%E5%B8%88%2Caps%2C277&sr=8-3 ),但是在他的寺院里,我还发现了其他书籍中的一些精彩内容,这些只能在那里才能找到。

他对无我、缘起和空性的证悟极为深邃。我认为他的悟性深度与慧律法师和洪文亮相似。

台湾人很有幸:全岛遍布了诸多如此深刻悟性的大师。

在台北的果如法师、台中的洪文亮,以及高雄的慧律法师,都是值得尊敬的师资。

如果有机会,讲中文的朋友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并尽可能参加他们主办的静修。马来西亚的继程法师同样是位具有深刻悟性的禅师。

 -----


思想间隙与间隙中的思想 基于今年早些时候和去年的一些对话,由Thusness/PasserBy提出,我稍作编辑: 首先体验两个思想瞬间之间的本觉间隙,然后体验两个间隙之间的思想的本觉。 ~ Thusness/PasserBy 关于在思想间隙中实现光明性,2005年的这段对话很相关: [23:23] <ZeN`n1th> 大圆满老师Tenzin Wangyal(1997,29)指出: [23:23] <ZeN`n1th> 两个思想之间的间隙是本质。但如果在那个间隙中缺乏临在明觉,就变成无知,我们只体验到缺乏本觉,几乎是无意识。如果间隙中有临在明觉,那么我们就体验到了法身[终极]。 [23:24] <ZeN`n1th> 所以临在明觉是本觉? [23:24] <^john^> 没有临在明觉,就只是定境 [23:25] <^john^> 说得很好,这引用哪里来的?🙂 为了第一层觉醒的冥想目的,Angelo Dillulo(《觉醒:轮到你了》的作者,他还实现了比最初的觉醒更深刻的洞察,他的指点非常清晰)的这个指点很重要: “第一层觉醒的探究 通往第一层觉醒的探究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想知道“如何”准确地进行这种探究,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它不是通过描述某种特定技巧就可以完全传达的。实际上,它是在投降和意图相遇的那个甜蜜点中找到的。我在这里将描述一种方法,但重要的是要记住,最终,你没有能力(作为你认为的自己)来唤醒自己。只有生命有那种能力。所以当我们投入到某种探究或实践时,保持开放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保持神秘和可能性的通道敞开。我们必须认识到,不断地下结论“不,这不是,不,这也不是……”仅仅是心智的活动。那些都是思想。如果我们相信一个想法,那么我们就会相信下一个,如此这般。然而,如果我们认识到,“哦,那种怀疑仅仅是现在出现的一个想法”,那么我们就有机会认识到,那个想法会自行消退……而“我”作为那个想法的知晓者,仍然在这里!我们现在可以对思想消退后的这里所呈现的东西感到着迷。思想间隙中是什么?这种纯粹的自我感、纯粹的知觉、纯粹的存在是什么?这种能照亮思想的光(如同每天成千上万次那样),即使没有思想也依然发光。它是自我照明的。注意到思想、在思想前后醒着、清明、和觉知到的那个,不被任何思想以任何方式改变的本质是什么?请理解,当你提出这些问题时,你不是在寻找一个思想上的答案,答案是体验本身。 当我们开始让我们的注意力放松到这个更广阔的视角时,我们开始解绑自己脱离思想。我们开始通过感觉、通过本能,认识到未束缚本觉的本质。这是进入的方式。 起初,我们可能会得出结论,这个间隙,这个无思想的本觉是无趣的、不重要的。它感觉相当中性,而忙碌的头脑无法处理中性,所以我们可能倾向于故意再次参与思想。如果我们认识到“不有趣,不重要,不有价值”都是思想,并简单地返回到这个流动的净识,它将开始扩张。但不需要考虑扩张或观察它。如果我们与之保持一致,它会自然地这样做。如果你愿意将脑海中的每一个想法和图像识别为这样,并保持你的注意力警醒但放松进入与本我感觉连续的“思想的东西”,一切都会自行照顾。 只需愿意暂停判断。愿意放弃结论。愿意放弃对你进展的所有监控,因为这些都是想法。对纯粹的体验保持开放。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没有对象的本觉或纯粹的本我的净识之处。如果你愿意这样做,它会以一种我或我所见过的任何人都无法解释的方式教会你自己,但它比实际更真实。 旅途愉快。 艺术由:Platon Yurich 创作" 然而,超越最初的觉醒,我们还必须理解以下内容。 当我们区分本觉和思想时,本觉似乎是思想背后和之间的“虚空”。由于区分了本觉和内容思维,背景现实比内容更受青睐,所以背景本觉看起来像是“觉醒”——但实际上只是将特定的尘埃当作镜子,因此无法看到一切都是镜子……因此,它并不是“觉醒”,而实际上是“迷失”。这种体验只是临在明觉的一个维度……但由于根深蒂固的习惯性双向抓取,一个紧紧抓住“背景主体”。也就是说,临在明觉被误认为是所有对象背后的真实主体或真我,某种不变的背景。或者它变成了永恒的见证者(无动于衷地)观察并且不受所有无常对象来来去去的影响(实际上,认知不能与现象流动分离)。(见Thusness/PasserBy的“觉悟的七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但这不是临在明觉的全部——非二元、无我(无自性)、空性和缘起的方面并未包括在内。因此,很难看到五蕴(被指定为“自我”的体验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是佛性。 当我们谈论赤裸的本觉时,这不是一个连一个思想都不出现的状态。当教导关于两个思想瞬间之间的间隙时,首先是体验本觉的赤裸。触及本觉的那个方面。当我们扩大间隙时,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少,清晰变得更明显。 然而,会有一个时刻,无论做什么,投入多少努力,多久,其他蕴不会消退。这就是一个关键时刻,无论一个人能否突破到主客非二元。 本觉是一种无二元性质的无缝体验。在这种无缝体验中,没有任何边界,没有经验者体验经验;无论出现什么都是经验,都是本觉——如鸟儿的啼鸣,屏幕上出现的文字,思想本身。没有分离的听者、看者、观察者、思考者。一切都在发光,自觉,自知,自己发光,没有中心。它总是只是自发的产生和消失。没有中心、主体、边界、内外......只是无缝的整体体验。 无论是感知还是无感知,无论是动量(业力的流动)还是无动量,无论有没有思想,都无关紧要。这是非二元智慧的出现,理解瞬息即是临在明觉。 然后无思想和思想被彻底理解。当无思想和思想被清楚理解时,就变成了无间隙。这是真正的无功夫,是无入无出的无门之道。 走在思想和感知产生之前,瞥见那光明的本质只是一个瞥见。这就是“专注与修定”在灵性实践中的重要性所在。也确实,即使对于有洞见的人,不间断的专注力可能也不在那里,它必须与他们新发现的非二元洞见并行以获得稳定,并且还要进入非二元的各种毕业阶段。实际上,没有任何阶段/表象比其他更纯净——每个状态都同样纯净,本质上是非二元的。当心灵把纯净的本觉视为“无形态”、“无思想”、“无属性”,作为背景现实时......纯净本觉作为“形态”的“织物”和“质地”就被忽略了。尽管如此,对于Thusness/PasserBy的“觉悟的七个阶段”中的前三个阶段 - https://www.awakeningtoreality.com/2007/03/thusnesss-six-stages-of-experience.html,问题肯定是缺乏持续的冥想专注力以及试图理智把握的倾向......这也是为什么Thusness经常强调打坐的重要性。这是由于对本觉本质缺乏清晰和更深的洞察,这将导致临在明觉或空明的无功夫和自我解放的实现。 前三个阶段是在非二元洞见出现之前,持续性的目的是在两个思想瞬间之间创造足够的间隙,以允许概念性/非概念性之间的对比感觉,使思维头脑意识到进入象征之前的可能性,从而放松其顽固的双向框架。 持续的赤裸注意也引起了“内部”、“外部”、“空间”、“时间”甚至“身体”和“心”都是单纯构造的认识。从这些构造中解脱,也为非二元洞见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对于前三个阶段,实践采取的形式是努力达到某种完美的阶段,而Thusness第四阶段以后,实践从“努力”转向自然的光明性和自发性。即使如此,冥想仍然非常重要,正如在《无我之后的冥想》https://www.awakeningtoreality.com/2023/09/meditation-after-anatta.html 中所解释的。 如果修行者错误地将最初的一瞥(如第一阶段的我是觉醒)误认为是佛性的全部,并试图维持那个明亮的镜子,追求那个特定的状态,最终将证明是徒劳的。如果我们只看到无思想的境界,那么两个瞬间之间的间隙最终将成为障碍。 然后实践变成了两个间隙之间的思想瞬间。体验那个思想的光明空性本质。本质上它是清晰的,是本觉本身,是空的。波浪和海洋是一体的。所有波浪都是一味。体验本觉如海洋,并回避思想和色相同样是迷失,更深的洞见(洞见非二元)是将一切视为自光明的本觉或心的洞见。:) 然而,首先练习两个思想瞬间之间的间隙,并扩大它,但要有无我/非二元的正确理解。然后当光明照耀时,它将逐渐理解,因为它知道什么是障碍。当它尽其所能去除瞬息而瞬息仍然存在时,一个人将不得不等待正确的条件出现,比如有人指出或一些作为觉醒条件的经文。 所以首先体验两个思想瞬间之间的本觉间隙,然后体验两个间隙之间的思想的本觉。 摘自《指出内在思考》: “思想消融后是一个觉知的空性吗?还是通过冥想驱走思想而成为一个觉知的空性?或者,思想的生动本身就是一个觉知的空性?” 如果冥想者说它像前两种情况之一,他还没有澄清之前的不确定性,因此应该设定几天来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他亲自体验到像后一种情况,他就看到了思想的本质,因此可以给他以下指示: “当你探究思想的本质时,无需消融思想,也无需通过冥想强行排除它,思想的生动本身就是无法描述和赤裸的觉知空性(空明)。我们称之为看见内在思考的自然面貌或思考如法身显现。 “之前,当你确定思想的本质,当你调查宁静和动态的心时,你发现除了这个无形的、自知的、自然的觉知之外,没有别的。就像水和波浪的比喻一样。” ~ 14世纪大手印大师,Dakpo Tashi Namgyal “当你生动地感知一座山或一座房子时,无论这种感知如何出现,它不需要消失或被停止。相反,当这种感知被体验时,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空的觉知。这被称为看见感知的本质。” “之前你在探究感知的本质时澄清了不确定性,并解决了感知即心的问题。因此,感知不在外面,心不在里面。它只是,也不过是,这个空而觉知的心以感知的形式出现。就像梦中物和做梦的心的例子一样。 “从感知发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是一种自然解脱的、无形的感知空性。这种感知而无形和赤裸的空感知状态被称为看见内在感知的自然面貌或感知如法身显现。 “正因为如此,‘空’不是更好的东西,‘感知’不是更糟的东西,感知和空不是分离的实体。所以,你可以继续在任何经验中修炼。当感知时,为了有意识地训练感知,无需阻止它。当空时,为了有意识地训练空性,你不需要产生它。” 澄清自然状态,Dakpo Tashi Namgyal 宗教大师Chogyal Namkhai Norbu Rinpoche: http://www.fudomouth.net/rhizome/nnawareness.htm 即使那些开始练习的人发现很难持续这种状态超过一瞬间,也不必担心。无需希望状态持续很长时间,也不必害怕完全缺乏它,只需保持纯粹的心灵临在明觉,不陷入观察主体感知被观察对象的二元境况。如果心灵即使保持简单的临在明觉,也无法保持这种平静状态,而总是倾向于追随关于过去或未来的思想波浪,或者被视觉、听觉等感官的蕴所分散,那么就应该理解思想波浪本身就像风一样无实质。如果一个人试图抓住风,他是不会成功的;同样,如果一个人试图阻止思想波浪,它也无法被切断。因此,不应该试图阻止思想,更不用说把它当作负面的东西来放弃。实际上,平静状态是心的本质条件,而思想波浪是心自然清晰的功能;就像太阳与其光线、溪流与其涟漪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一样,心和思想之间也没有区别。如果一个人认为平静状态是要达到的积极状态,而思想波浪是要抛弃的消极状态,并因此陷入接受和拒绝的二元对立中,就无法克服普通心态。 楞严经: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喇嘛苏里亚·达斯: http://www.dzogchen.org/teachings/talks/dtalk-95may22.html 我认为这个五蕴的概念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它可以开始提出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挖掘,而不仅仅是拥有一个模糊、无形的理解。我们是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我们的业力和我们的关系负责。我们的个体性由这五蕴或蕴组成。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这实际上是佛性的表达。 现在,没有人想说,“我没听到五蕴里有佛性。佛性在哪里?是谁编造的?”那是正确的问题。什么佛性?我从没说过它。是谁编造的?什么觉悟?什么涅槃?都是谁编造的?它在我们内部还是其他地方?如何从“这里”到“那里”? 我们都在寻找某些可以寄托希望的东西,但当我们真正深入到当前时刻、到我们自己的体验、到清晰的看见时,我们来到了佛陀所说的:“在听觉中,只有听觉;没有听者和被听之物。”只有那一刻,那种听觉。你可能会想,“哦,一只美丽的鸟。”你怎么知道是鸟?可能是录音机。可能是自行车刹车吱吱作响。在第一刻,只有听觉,然后我们开始忙碌,我们的心智和概念开始介入。佛陀经历了所有五感。“在看见中,只有看见;没有看者和被看之物。”等等,涉及品尝、触摸、闻味、思考。无思者的思想。在思考中,只有思考。只有那一刻的过程。没有思者。内在思者的概念只是一个想法。我们想象有人在思考。就像《绿野仙踪》里的巫师。他们以为那里有一个辉煌的巫师,但那只是幕后的一个小人,就在屏幕后面,幕布后面。就像自我一样。我们以为里面有一个大猩猩在操作五个窗户,五种感觉。或者可能是五个猩猩,每种感觉一个;一个喋喋不休的猴子屋,有时候感觉就是这样。但真的有一个具体的个体或永久的灵魂在里面吗?看起来更像是灯亮着,但没人在家!


Labels: Anatta, I AMness, Non Dual, Thought 0 commen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