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s

I like this article. Going to compile all writings by this author into a PDF and upload to AtR blog. 无心如来
If anyone saw any articles by him that dwells more into Mahayana and emptiness teachings let me know.
让正观从现在开始
Original 之觉 觉世间 5/28
点击上方【 觉世间 】,关注更多内容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
我们遇到状况时,常会生起“这是我喜欢、想要的”、“这是我不喜欢、不想要的”、“能不这样该多好,应该那样才更好”之类的想法。
我们也总以为自己有“自由”选择性或一定程度的“自由”选择度,对发生的状况是有挑剔的资格和达到如己所愿的能力的。于是,便“理所当然”的对生活中的种种身心内外,遭遇的变化挑剔起来,如前面提到的喜欢、不喜欢的评判,欲望即不满自然也生出来了。
当我们认为事物是独立实存并实有对错、好坏、成败……之分时,加上前面提到的自己的“自由”选择能力,必然会产生执取合理、善好、成功的欲求,随后寻求条件(攀缘)以期达成所愿。可说,人类主流都是依这种思路在生活中追求着,不断提高身心能力,发明、创造种种工具,欲把身心内外改造成“认可”的有利有益的那方面去。当然这就包括各类以身或心为改造对象的修行者,以及各类为死后做善好去向准备的宗教。
如今,人类诸多领域都远远超越了过去,各种改造能力大大提升,现状的变化明显是大为改“善”……但好坏、成败在心中依旧纠结,只好无坏、只成不败、只生不死的“圆满”根本无法实现,不满始终徘徊不去,似乎一点儿不比过去有所减轻,这和发达甚至神奇般的改造能力及其“非凡”成果完全不成正比,这里同样包括种种追求神通、境界(各种空间体验)的修行,更象拼力奔跑却原地未动。为何会出现这种结果?难道是不满的产生及消除另有原因、方法?
早在2500多年前的佛陀也是在怀疑并放弃了通过改造身心内外及不断提高改造能力、毅力等来灭苦的思路、方法后,才找到了“不满”产生的真正原因,同时也找到了令不满永不再生的方法,并真正实现了这“圆满”。
这个方法就是“八正道”,或说“四念处”(可说是八正道的另一种角度的表述)——对待身心的变化依止于觉知(念)而非有着对错好坏标准的思维判断。
原来灭苦终极答案就在这个纯然觉知下,无须任何的成见标准指导其方向、评判其真伪!佛陀在开示这段觉悟经历时,就特别提到过一个细节:回忆起自己儿时一次在树下坐着,单纯地觉知着呼吸,那种没有任何贪嗔的初禅心态体验。
为什么说没有贪嗔?因为他没有生起任何期望达到的目标,没有如调整呼吸到怎样、看看呼吸背后是什么、什么影响着它运动……等等欲望,只是觉知着呼吸,它怎样动就是怎样,没有思想干预,不预设任何结果的出现……觉知本身是没有关于对错标准的指导属性的,也就没有欲贪,而产生对错成败式欲求的,是思维运作中依种种错误成见标准,去评判的先行生起。一个儿童,思想中本就没有成人才有的那么多且复杂的是非善恶、利弊成败标准,贪好嗔坏的欲望、纠结自然也少。
佛陀正是总结了形成那次体验的关键条件——只是觉知,便很快再次生起初禅,直至第四禅心态(舍念清静)的生起,随后洞见苦与集,灭与道,彻底圆满结束了人生唯一奋斗的事业——灭苦……
其实,烦忧悲恐等一切不满的产生与事物及其变化丝毫无关,只与我们对事物及变化产生之因不如实知(实相——缘生)有关。比如,健康与疾病的转化、年轻与衰老的转化、感受变化、钱多钱少、知多知少甚至种种负面心理变化(注:后面还有解释)……总之,生理及心理及种种能力变化、乃至生与死的转化、社会及自然环境变化等,它们其实并没有让我们为之烦恼的因素,只是由于对事物及其变化产生的原因误判后才导致了贪嗔不满、一切负面情绪的不断生起。
“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某人这么好,却为啥这般倒霉?这人做多了坏事,咋没受恶报?我好委屈,为何对别人好却不被理解、接受?”……未见缘生法的人常会这样疑问,甚至纠结于该做好人还是坏人。事情之所以这样发生,没那样发生,只是条件相互作用后的“综合”结果,而条件从时空纵向、横向看可说是无量的,从未间断的。
所谓好人有时遭苦受,恶人做恶产生着福报(乐受)之果,从缘生法则看再正常不过,正说明了条件的无量、复杂、多样性,其果必然体现的是综合作用后的结果,没有所谓“不公平”,皆是遵循自然法则、规律运化着,毫无“失误”可言(我们本就是条件产物,成为怎样就必然该成为怎样),不会打丝毫“折扣”(超出条件的发生现象不存在)。
我们之所以心理不平衡、不满意,正是对因果缘生法则的不如实知造成的。对乐受(福报)、苦受(恶报)的贪嗔执取,正是世人普遍采用的灭苦方式,可这恰恰是让不满之欲无休止的动力。
不满的产生和消除,根本与感受及对象的变化无关。
解脱于不满的佛陀及阿罗汉依然会遭遇各种苦受便是证明,生也非“福”报,死亦非“恶”报,乐受如此,苦受如此,都是众缘之果报,何时何地何种方式发生皆是自然条件运作产物。
见证者可说是释然再无纠结,安然再无挣扎,寂然再无挂碍。
心里产生动力、积极努力、犹豫决断现象一样是条件产物,整体无量自然条件下的必然。生命中遭遇的所有一切状态都是如此——无量条件相互依规律运作下的必然现象,古今之种种事件已注定如此变化(故可一定程度的知过去、预未来),不是不变(被动式有我宿命论),也不是无规律、无迹可循而变(纯偶然不可知论),也不是有“全能”的上帝、“任性”的独立灵魂参与而变或令保持不变(主动式有我改命论)。
世间没有绝对独立、不变的事物,有生必有灭,且必然是依众条件而生、住、坏、灭,而非有条件之外的事物(独立的灵魂、自我)参与。无论正感受着普通还是进入了某特殊、以前从未有过的“境界”,此状态的从生到变、从无到生……每一个环节一定是丝丝相续并不停变异着的,一定是众条件相互影响后的结果。前一环可说是因,在从未隔离开内外条件的众缘(决非只有一缘或数缘)作用下,形成新的果,这果又可说是下一环节的因,这里的因果同时也必然是其他事物状态的缘。所谓的个体式内外,不过是诸条件形成的样式之一,实无独存个体、绝对内外……
这因缘而果的缘生现象是自然法则,内外并无独立有限、不变的个体(上帝、神灵)掌控、参与,觉者见证了世间生命现象的“无我”性,独立式个体存在及参与(造作)的妄想及欲望(渴爱)自然破除了,个体式生老病死等八苦亦荡然无存。这就是“觉悟”了生命真相那一刻,渴爱灭(心不再对事物、各个状态因片面而集结为孤立个体,即集断),一切心苦现象灭……
如果没有不满,怎会在乎苦多苦少呢,佛陀(古今觉者)教法或者说人类唯一目的,只在如何让不满之欲不生。诸如追求幸福、快乐、有意义、有价值等种种表述,无不体现着对生活中没达成或达成而期留住的欲望、不满心态。觉者找到了正确方法并如期达到这不满心态的永尽,更多人们或说人类主流还在摸索或走在以为正确实则错误的道路上。
生老病死等种种不如意苦“相”,是从彻底觉悟(佛陀、阿罗汉……)就已完全不存在了,此时、以后的生活觉知依在,种种感受依然变化不止,与常人“无异”,唯因有曾圆满实践了正确灭苦法这“经历”,才必然有了与常人不同的再无贪嗔痴的心态。
我们之所以还“认为”有生老病死等绝对事物状态及相伴而生的种种不如意,只因我们还有渴爱(执取之集)之心态,我们无法理解觉者心态下的不生无灭、无来无去(偏见式个体性消失)……的表述,所以,这跟凡夫认为实有个体,故有生理死后这个条件下才会彻底涅槃的“推理”相悖。无贪无嗔无痴的涅槃是非缘生的,不会依赖于任何条件、状态,更不会不满于活着时的各种遭遇感受的恶劣而“忍”着,或大公无私式的奉献着。因为自我及外在对象本非实有,再也不须大公无私式的情怀(善式心灵鸡汤)满足。无贪无嗔的见法解脱心可说才是终极之善,从此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只剩唯善、相容,一视同仁,不二分别(不是不分别,而是再无引生贪嗔的妄想分别)。
还是反复提到过的,生命中种种遭遇感受的所谓“好坏”变化根本不是产生哪怕一丝不满的原因,又何须它们彻底消失与否呢。
许多信佛者、修行者的思维始终落在有好坏、福祸上,认为世间是不完美的、有祸的,所以才心生不满,也把对无常的理解等同于祸厄、不如意事物的出现,而误认为(无余)涅槃就是彻底摆脱了所谓世间而只福无祸,“感受”变还是不变都只好无坏,……即把不满的产生仍归结于了事物的不同变化上,这还是原来的趋利避害、趋吉避凶的错误的灭苦逻揖,不去反思的话,在修行过程中又怎能真正理解并实践正确的解脱之法——佛法呢。
这也是佛陀教法中唯观无常而非观善恶或说观无常中的谁善谁恶、是利是害、哪吉哪凶……也是三法印中,只字不提吉凶、善恶等字眼的原因所在。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段经文,便见分晓:“……当观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观;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节选自《杂阿含经》)
所以,如何消除这渴爱,破除“我”见,唯有放下造作意识(刻意性的寻找目标时,好坏式评判成见已生,欲贪已生),依觉知自然“流向”(没有评判意识参与,没有贪嗔欲求),可说这样既让觉知本身“客观”了,觉知对象也同时在客观下了。生命、身心本来面目(客观性)才会呈现在此觉之下,故名觉悟。之所以对觉知本身也提客观,是因为由此才能最终见证它也是“无我”的,与觉知对象不是对立式的,而是一体式的,本是众缘合和的表现状态。即见法者表述的能所双亡,或者有说观者与被观对象相容、同时消失等。
这自然需要一个条件运作的过程,当粗的欲贪不生时,会生起初禅状态的心——因离欲界粗贪的是非评判意识而轻松得喜乐感,是非评判意识出现得越少越轻,生起的心也就越轻松而会达到第三禅的“妙乐”,当达到暂时彻底不生是非意识而唯剩觉知时,就会生起那种轻松、清静的四禅心态——舍念(是非)清静。这时的心态因不带任何后天成见评判标准,才会“客观”到随后生起的状态的真相……
这里可看出,禅定的心态与是非评判意识多少、有无有直接关系,而与身体状况是无关的,无论身体强弱,健康还是疾病,是僵硬是柔软,是痛是麻,经脉通否,坐着躺着还是站着走着……都无碍心不生是非标准而得轻安、柔顺、稳定的禅那,比如有的禅修者就依专注腿疼麻的感受入定,只要对疼麻逐渐不生评判,(注:凡夫生起的往往是错误的是非评判,就会引生贪嗔情绪。觉者也有是非评判,但因知评判本身的缘生性而无贪嗔。)就会不生情绪而入轻安、祥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也有些人禅修时,心好象也很平静了,但会因感受到某些状态的出现生起恐惧或高兴的“情绪”,这说明心还有错误的是非成见标准生起,并且还“相信”了这评判,就会起贪嗔大波动,这也一定还没有进入初禅,最多也还在欲界定阶段。
不少打坐者,入静后因感觉到或听到、“看”到某些境界、事物而生起了评判意识,又不能“自拔”地欣赏或恐惧起来,无论那些事物是真是假,都无需评判它们而进入连续的贪嗔情绪中的,否则心上升不到初禅……
佛法中的禅定是观照身心无常(苦、非我)时的次第心态,目的是依止于觉知,平等觉照身心出现的各状态。而非为了获得清静、舒适或神通,如预知未来吉凶,能见听到神仙、美景而喜,学些奇功异能为高……所以,无论出现何状况,都是“如如不动”其思判,唯放舍之,即不迎不拒,当然这就自然是佛法中的正观(注:参看杂阿含经首篇)了。
另外,前面曾提到事物及其变化并不是产生不满的原因,当然也包括各种负面情绪,即已生起的烦恼、贪嗔不满本身,它们同样不是后续不满生起的因,如果发现它们生起而不生起评判其“不好”的思维判断,即“只是知道”(觉照),就不会生不喜欢。
对事物“好坏对错”的评判下去,永远无法令不满不生。
这点对禅修实证者可说很重要。
很多修行者的掉举、后悔心就跟这点有关,修行人往往不喜贪嗔(因闻法后思想评判而不喜之),于是在修止观时,它们一出来(身心状态一出,好坏评判的念头后起,就产生贪嗔了),就往往影响着修行者开始了连锁反应,即当发现它们时随后又生起对它们的不喜的心态,即嗔心再起(其实凡夫都是有好必贪,有坏必嗔的,因为错误知见存在,又相信这知见的结论使然。)……频繁、不停地好坏成败地评判起来,止(不起是非念)也失了,观(如实觉当下)也停了。这也是没真正理解或说没体会到只有依止、回归到“只是觉知”上来,才能让这贪嗔现象停止。已经发生的,不论什么,都放舍(不再继续让思判的结论为主导),终极判官唯觉知,即无所判。
所有“不满”(注:属名法类,亦属五蕴)除了我们给它们定的善恶等各种标准、标签外,它们更是缘生而无常、无我的,只停留在前者好坏上便不满常生,而见证后者缘生实相者自然便无不满。
要想贪嗔不生,不是继续嗔恨它们,继续生起对其好坏评判,而是发现后“如理作意——只观其变,不评不判”,对所有状态“一视同仁”,唯觉观其变,不要期待看清它怎样变、实相又是怎样,那是思想生欲贪,产生的想法一概不信,只知其产生过就够了,这是回归信任觉知、唯依觉知的关键。这点至关重要。
经有云:没证得阿罗汉前,不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也就是“打七”——打掉第七判断识。
觉知本身才是至柔至善的真正中道所在,依它最终必会见证生命缘生无常、无我的属性,心灵不满状态也会在这儿彻底止息。
再也没有了对过去的种种所谓无法挽回的遗憾,再也没有了对未来要求更好的期盼,总之再也没有了当下的任何不满,无论当下正回忆起过去还是正思考着未来,还是正做着什么。这才是最实实在在的毫无“水份”的解脱于苦(不满)。
“人生本就不完美”的无奈哀叹,“活着就要奋斗”的豪言壮志,或把圆满寄托于他人他物,寄托于未来乃至死后、来生、天堂,无不证明着那些灭苦方法于当下的失效。
人类一直不满着,所以就一直在奋斗、发展着,只为好些或更好些……
当下真的有哪怕一丝“欠缺”吗?唯有不带成见的觉知能给自己一个答案,还活着中的一切状态一个“公道”。
说了这么多,不为让友们思考的更复杂,也非得出个合情合理的结论,甚至奇思妙想,只为回归一个简单、平常,即依觉观变。
朋友,看过了,也想过了,也必然都觉知到了,无须要求觉知成怎样才行,那是思想的“要求”,变只是变,知变足矣,若没觉到“变”呢,亦足矣,是啥样就啥样吧,不思判时必无欲贪。
正观就从现在开始……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吧
推荐: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