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

English Original: Advice from Kyle Dixon

Clean Copy — Part 1/1 (SegID 1–12)

 

我在二〇一二年看到他人的一,写得很好。经凯同意,特此出:

 

那次经历相当自,若要我精确指出是什么引的,我也不清。但在那之前大一年的时间里,我断断续续地修奢摩他(寂止)之的禅修,基本上就是安静地坐着,着眼看着某个所或空,什么也不做。若有念升起,就它自行经过、当下自解脱,不去追随。如此修持使我的明晰与在大增上。在那次大的悟无我之前,我曾有两次小的无我体,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律打坐。我也做了我是的自我参究。至于那天,当我在就与当下相关的念做参究,其非常用力,因此我也不确定怎么就引出了那次无我现见。我只是烈地注于当下,并采取这样度:只有此、此地;只有眼前正被经验的存在,它就是曾与将来的全部(的确如此,但与我以往的运作方式恰好相反)。于是我注于:每一个升起的念就是唯一的一念,没有之前,也没有之后。于彼当下只可能有一念。既然只有一念,就并非好像有一个念正等待升起,或有一个念已离去;没有来与去,只是此此地。然后不知何故,当下念就成了没有意的噪声、像胡言乱一般,随即无可置疑地分明显现:此从来就从未有任何。念止息,正在生,却无人正在生,却无人,等等。唯有经验在,自我的缺席仿佛我已死去,或者只是看我从未存在——在某种意上令人崩解与难过,同又极其美妙。

 

所以也很奇特:我当是在用力参究,但那种体却是自发现前的。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我其稍微偏离了大圆满,因直到那,我尚未有任何足以印其教法的实质。就在那段时间,我了很多尼迦达塔·哈拉吉(Nisargadatta Maharaj)的,他甚至不是一位佛教导师,但他自我之不真得非常好……而在那次体之后,我圆满的投入反而比以前更深,因它不再只是理——我看它是真的。我也看是一次体,而是现实随地的呈方式。

 

至于试图制造那种体——问题恰在里,而你似乎已看到了……任何到达那里的用力,都是自我的用力,因此阻碍了它的前。大圆满之所以无所作”“无努力,正在此。所以你在做的那种安住于的禅修是好的……再加上等等的洞也很好。再把无性的面向加来也很关也是无的,因唯有;只是一点并非而易)。得有一个穿时间的个体,正是问题的重要部分。你有帮助的是要明白:只是一个念,只是一个念而已;个念并不是在述一个离念而存的;它只是一个念。所以,除非有念升起并声称主宰当下已只是、只是。而等既不在内也不在外,它只是前,只是,直接而立即。经验只是经验本身:并不是,所即是并不是听到声音,所声音即是”——毫无二分。

 

然而若试图以如此方式去理解,仍然是老问题:自我在试图得到它。只要要在时间到达那里,任何用力都会遮蔽它的显现。在一点上(例如)克斯其实说对了(然他把它推到了极端,我最并不同他的)。

 

要明白,只是一个念。所自我,是念头们彼此注、彼此指涉;但甲念从不与乙念在同一当下并存,因此并没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念流条。

 

也正因如此,幸运的是,自我仅仅是念念、概念);当念不再被有化属于某个自我,它仅仅是念……只是噪声……无人思念,念只是自、自于同一刹那。因此,仅仅安住于实际上是在让这些功能以其如如本然而起。若你安住于那不造作、不虚构的天然明中,一切所起自行解脱,所要看的,就是唯有生起之流。至于你禅修的第二部分——在那里预设并用力无我的那个成分——可能有两种走向。它是概念性的,因此可能成陷阱,但关在于你如何关它:如果在禅修逼迫无我的那个逼迫相被体成是在用力,那么它就成了陷阱——只有才能去迫一个无你是自我的诡计,反而通过这种用力自我错觉被巩固、被持。另一方面,如果当逼迫正在,能出:就在逼迫之中,逼迫本身也只是在自显现、并在当下自解脱,那么就是在地。大圆满中那种放松的要点极其关,其旨趣正在露:和并不构成一个作为实体的自我,而是自我只是的假和。前几天我看到一,有人这样说明:一个水分子由两个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些原子并不是合起来形成一个叫作水分子的某种西”……水分子就是些成分原子本身。我恐怕未尽其妙;可参其演接:http://www.ted.com/talks/julian_baggini_is_there_a_real_you)。

 

在你上面的息里,我注意到有一点:你五根生起各自的境,而找不到一个自我在自然本然之上又叠加了……若你能在当下经验看:所五根功能并不前;五根一指称只是通俗定,便于交流,但离开其定性并无自立之。同也是仅为约定而施(不是否定它,而是要如是施)。你已在朝经验中看无我,但若一步看亦是空,那就更有帮助。此即意味着:在你的当下经验里,既没有自我的据,也没有根及其所据。当下唯是如此,无我、无根、无境,只是超越名言施的自然本然。若你于用力去又是自我在;要在于:它本就始如是。根并不取境;所即是,所即是,两者不二……但即便如此,说这些也已是多余……只是当下砰然显现,就在眼前。并不意味着有某些之物;它只是意味着一切都收束的如此性”……没有一个客体性的”……是全然无二的融。

 

至于一面向……性也会被体化某个物性正是我对贾克斯之的一个异例)。关于问题在于:因某些与我定的身体相近的动觉感受相伴,我便感安坐于,在经验周遭之法。于是被当作安住或定位于,而不是那里。但动觉感受与时间幻象的耦合。事上,从所向外看的感,只是一个非局域的在;没有那里”——“”“那里都只是念。当在之感,它并不自称在此或在彼或在任何……若能于直上体会到一点,就会看显现是向自身显现,于自身毫无距离。

 

回到奢摩他或寂止禅修中念流的明晰的培养……固会减少念头对名相的投射,使经验可以赤裸地安住而不致度受,因此非常有帮助。从里出,安住在中,你会看即是显现显现亦即在。同单纯的正念也有助于一点,即便它有些刻意或用力……只要时时保持当下在即可。南开布仁波切(Chögyal Namkhai Norbu ChNN,要像开去做……留意眼前正在生的事,就在里。即便感好像有一个试图,也它如此。随时间推移,也会引的洞;关是要那与生俱来的真在一切念之外自明自……只要保持在,禅修本身就会自行运作,真切的洞会自行显现……所以尽量不要分心,把不分心当作救命一般去练习——仿佛一分心便性命攸关,把它置于最重要的位置,连贯的流。大圆满与南开布所不分心,并不只是保持当下在,他指的是:一旦不二的自然本然状态显明,就不可从之分离。所幸,由于自我、根、是安立之假名,在保持在的举动中,天然本然之状已被暗含;而那种有意的正念只会加深与自然状……也几乎像一个重塑的程:去除将二分有化的气与——正是主客二分看起来像真经验。随着在的保持,会自然……那种观实体的感会自然消退。所一切基,或那种有化处发生之的感,都会熔融入自然本然。不要在正念上太用力:只要在、放松,让显现自生自解,去除时间与空念,确知此此地确乎就是它本身,但要体会一点……不要在念上服自己;在流中,即是流本身。

 

=========

·狄克写道:

……那次无我的确断除了多情绪烦恼;基本上我已不再有面情。无我或格的奢摩他训练,也来了定的奢摩他;念几乎不起作用,并被明晰之力大大减弱。我也能控制念在任何所需段止息,等等——我明白那并非重点。能否一切所完全敞开?我会可以。我明白经验的每一刹那都作明晰之光的耀而自明自,同在无中彼此离散、无从……

 

Labels: | edit post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