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

只管打坐:與洪文亮老師三日禪(第九十屆)——個人記錄與誠摯推薦

地點:臺中──「正法眼藏只管打坐禪堂」 時間:2025年10月(為期三天,前一晚有公開開示) 指導:洪文亮老師(曹洞宗)

我最近在臺灣臺中隨禪師洪文亮參加了一次禪修。每日設八支坐香(每支45分鐘),三天中每天皆有洪老師的法談,且在禪修開始前一晚亦有一場法談。全程遵守止語。不過,禪修結束後有可選的聚餐、卡拉OK與小酌(我想幾乎所有人都參加了晚宴——其中包含一位比丘尼,但她依〈律〉之規定,當然在卡拉OK開始前先行離席)。全程提供素食與葷食(料理十分美味)。三天給我最深的印象,是老師說法樸素而銳利;他不以繁言說理取悅聽者,卻直指要害:無我(anatman)——緣起——全機(total exertion)。若你懂中文,我強烈建議把握機會親自參與、親自印證。

關於洪老師(據我整理) • 1933年生於雲林;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曾任外科醫師與法醫。 • 長期修學後入日本曹洞宗法脈,強調只管打坐(Shikantaza),並以〈現成公案〉/全機開示要旨:無可執取,整體當下全用。 • 目前九十餘歲,形體清瘦、拄杖而行,然心智銳利、言談清晰精確。 • 一般每月兩次公開說法;禪修依因緣安排(欲詢問下次禪修,請聯絡主辦單位: 👉 正法眼藏只管打坐禪堂(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895641674

現場所聞所記

1)決定印在無我,而非「永恆見證者」或實體化的一心 洪老師屢次指出:把「我是純粹見證/一心/絕對」當成究竟,仍是微細我執。

在他的開示中,常將科學的客觀取向(主體研究客體)與東方宗教所探問的「主客分裂之前」作對照;並補充說,佛陀否定《奧義書》所說的「非二元一體」。他也告誡不可將「梵」或「一心的絕對」誤作佛法之覺悟。佛教的洞見是無我、空性與緣起,而非把一切還原為單一實體。覺悟在於無我與全機的體證與實踐。**Zenki(全機)表示:任何現前之法,無論梅、花、樹,抑或生與死,本身即是十方三世一切緣條的總體顯現,沒有見者異於所見、聞者異於聲、知者異於所知的虛妄二分。生、死與一切行持,本身就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與十方的全體活動——故云:「盡十方世界真實人體」。**要緊在於現前體證萬法無自性與全機,並在行住坐臥中念念實踐。佛性不是靜止不變的本體,而是無常正無常、動中之動,生生不息。

「覺悟不是某次『發生過』而後永遠算數;任何一刻行與真理相應,即是悟;不相應,即是迷。」 ——課堂筆記(依我禪修體會轉述)

想要更了解老師的聲音與風格,可參考相關講談與翻譯彙編: https://www.awakeningtoreality.com/search/label/Zen%20Master%20Hong%20Wen%20Liang%20%28%E6%B4%AA%E6%96%87%E4%BA%AE%E7%A6%85%E5%B8%88%29

他明白指出:佛教的覺悟是反本體論的非二——無我與緣起;主客、能所、知與所知不成真實二,卻也不是把一切約化為一個實體。

2)全機:生即徹底之生;死即徹底之死
依道元之語,他教示:「生不轉為死」,正如夏不轉為冬。此既非否定延續,亦非主張常住;而是說一一法無自性,當下具足全用。一法安住一法位,前後截斷不相續。正因一切法與「我」皆無自性,故可說「無生」——這不是否定因果。
進一步說,依他對〈現成公案〉「生死」段的闡明:生不轉成死,死不轉成生,因為每一當下都是全機之現前——如同夏與冬不互變。「生是無生」並非斷滅,亦非道家式不死,而是說諸法無自性,沒有一個固定的「某人」或「某物」出生、持續、再死亡。也因此,這個洞見並不取消業果:所否定的是「遷移的實體」,而不是業報的延續。不昧因果:善惡行為植種待熟,乃至異熟於後世,因此戒德、願行與善業至為關鍵。他亦對比「無生無滅」與某些斷滅式「寂滅」觀的差異:大乘說「無滅」,因為生滅本空,當下全體現前方為圓滿;但在此圓滿中,緣起仍運作、輪迴仍成立、後世亦可說,將道元誤讀為否定後世是錯誤的。(按:近代西方曹洞宗論者中,否定業果與後世者不乏其人,此近於斷見(uccheda-dṛṣṭi);佛陀與道元皆明確破斥此見
https://www.awakeningtoreality.com/2023/03/did-dogen-teach-literal-rebirth-and.html 。洪老師對此有清楚釐清。關於不應否定後世,亦可參見 John Tan 的強調:

https://www.awakeningtoreality.com/2025/09/meeting-notes-with-john-tan-and-yin.html)

3)不昧因果
他鄭重指出:**「無我 ≠ 無因果、無責任。」**正因萬法緣起而空,業果更為分明。修福修慧、持戒行善——因緣成熟,果必現前,乃至未來世。

4)身心與姿勢:只管打坐不是疊加技巧,而是全身心的參與
雖然我參與的場次中,他未多談技術細節,但其他開示一再強調每日端坐端正姿勢。坐禪不是純粹的心理活動,而是身心一如——安住、放下造作,使主客慣性於端坐中自解自落,全體現前自明自現。指導十分具體:端身正坐,照顧呼吸與身骨,讓整體在此刻現成。依他所言,只管打坐就是讓萬法自顯「無你」(無我)
https://www.awakeningtoreality.com/2023/12/shinkantaza-just-sitting-letting-all.html
他所教的並非「製造某種特別境界」,而是卸下造作與假我之執,使佛性、無我、空性與全機自然顯發。

講義與課堂的若干摘錄

•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以此發心,整個禪修都以「願解真實義」為宗旨,而非追逐某種可擁有的境界。

• 〈現成公案〉(講義所載)

「學佛道者,學自己也; 學自己者,忘自己也; 忘自己者,為萬法所證也; 為萬法所證者,即今自己之身心及他己之身心脫落也。」

• 關於「能所」與兩邊(講義所引偈)

「境由心境,能由境能; 境滅能沉;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按:主客互依;執一為實即成顛倒;即便說「一」,亦不可守為另一實體。)

• 關於念與住(講義§9要點)

「無念於念而不住念…… 念若住,名繫縛; 於一切法上,念若不住,即無繫縛。」

(按:不是僵化的「一念不生」,而是不住。念起能知,不須擯斥,亦不隨轉。)

• 惠能與「自性」
如洪老師所解,第六祖惠能(相傳目不識丁的樵夫)起初言「自性生萬法」。老師說,他其實已意在全機(現成公案/亦稱「摩訶生命」):一切事相都是全體發用、無餘無欠。後來見「自性」一語常被用作類似「梵我」的實體本體,遂去「自」留「性」,以「」指向全機無我顯發——非在萬法背後另立一物,而是諸緣具足時之即刻呈現。如此會通,「自性生萬法」並非建立形上自體,而是善巧假名,意在此時此地的全機現前。因此,老師引惠能之語,是提醒我們:不要執一個固定「自性」,而是只此現前的全體活動——生全是生、聲全是聲——免得將「性」又凝為離萬法之外的實體。

• 關於「萬法盡在一性」之警惕(講義§9e)
文中警示,「萬法皆含於『性』,萬法即是此性」之類說法,極易被誤解為把一切歸攏到一個被實體化的「大『性』」或「大自然體」。所謂「摩訶生命」,是超越大小對待的無邊生命流行,這纔名為「性」。洪老師並告誡:不要把「空」或「性」變成可執取而被實體化的「東西」。現前者是緣起無自性,而非去打造一個更大的「一」

• 在世間修行(講義§§10–11)
在人群之中難免磨擦與競逐。真實修行不是逃離,而是在因緣網中守德、養正念、少爭少競、以柔軟與正直相對,並且敬重且探求更高之真理。這不是退縮,而是在人間行菩薩道

John Tan 的話 • (2022):

舉身聽就是全機。這不需要先有訓練,是直覺的靈知……心傳心而非邏輯分析。一旦氣眼開了,不要以任意思想系統將之籠罩……這也是我建議你讀洪文亮的原因。」

• (2020,修正表述):

「最重要的突破在後非二:不要把一切再歸入[普遍覺知或一心]。[路向在]緣起與空;或以道元之語,在全機與空——如同洪文亮。」

• 另語:

提示極多、值得反覆閱讀。難得有老師能如此親密於自己之空性靈明。

我為何誠心推薦

  1. 見地與落實並重:他對無我與緣起的闡述徹底而貼地,直入行持
  2. 只管打坐的清爽力量:在端身、止語、守時中,能所習氣自解,全機不是口號。
  3. 把握因緣:老師年事已高,然法語鏗鏘、思維嚴整。若中文是你的語言,正是時候

欲續聞請洽
• 老師一般每月兩次公開說法;禪修依緣通知。
• 欲報名或詢問下期,請訊息主辦單位:
👉 正法眼藏只管打坐禪堂(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895641674

願此因緣,令更多人親近善知識,並親證無我與已然現前的全體發用

0 Responses